首页>总结报告>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热门14篇)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热门14篇)

时间:2024-04-12 12:00:52 总结报告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xxx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_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_”,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1.侵争

(1)时间:60年代初到1973年。

(2)经过:

①美在越南南方建立_越南共和国_,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

②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

③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_局部战争_。

④美国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叙述型

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xxx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

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xxx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xxx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4篇

汉初的xxx之学

1、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

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

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xxx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_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xxx对策”。

2、xxx新儒学、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xxx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xxx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xxx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

①全面肯定xxx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儒者参政。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4、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_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⑤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春秋末年, 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朴实,现实感强。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战国屈原《离骚》。采用楚国方言,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①特点: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②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xxx的《二京赋》。

4.唐诗

①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代表:初xxx有xxx xxx等;盛xxx有边塞诗人高适 岑参,山水诗人xxx xxx;的诗是xxx以浪漫主义赢得“诗仙”美誉。xxx以现实主义“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原因:随着商业,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②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③代表:婉约派的柳永 xxx,豪放派苏轼 辛弃疾等。

2.元曲

①兴起:宋代,民间兴起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③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④代表:xxx xxx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出现《_》等志怪小说,xxx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③xxx现供人说话用的话本。

2.明清小说

①原因:一方面专制主义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新现象,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繁荣提供了丰富素材。

②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③代表: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xxx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6篇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思想基础:1911年,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 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

(4)直接原因:xxx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概况

(1)兴起:1915年,_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人物:_、_、xxx、xxx等。

(4)主要阵地:《新青年 》。

(5)主要活动基地:北大。

(6)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xxx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_发表《文学革命论》;xxx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3.影响:

(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xxx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xxx主义传入中国

1.条件

(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xxx主义。

(3)五四运动促进了xxx主义传播。

2.概况

(1)1918年,_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xxx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在中国,xxx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1919年,_为《新青年》主编《xxx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xxx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_的《我的xxx主义观 》比较全面的介绍了xxx主义。

(3)一批研究xxx主义的社团出现。

(4)_的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xxx主义,还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3.影响

(1)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xxx主义者,他们开始用xxx主义 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_的早期组织。

(2)1921年,以xxx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_诞生。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7篇

百家争鸣

一、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xxx下士,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xxx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概况

1.xxx。政治思想,核心“仁”和“礼”。“仁”反对苛政;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遵循“忠恕”之道。“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为政以德”。哲学思想,“敬鬼神xxx之”。教育思想,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评价,“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2.xxx.发展了xxx的学说,被尊为“亚圣”。“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xxx义后利,xxx义。评价,“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荀子.战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儒家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5.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6.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7.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8.xxx.(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评价:xxx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①起源: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被称为“图画文字”;后来符号化,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子已形成完整体系。②演变脉络: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③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xxx前是自发阶段,xxx入自觉阶段)。

①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xxx繇和xxx;xxxxxx、颜真卿和柳公权。

②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xxx、xxx,唐朝xxx、怀素等。

③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东晋xxx、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xxx頫、明朝文xxx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远古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xxx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等,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4.魏晋: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的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5.隋唐: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等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北宋画家xxx端《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xxx《牡丹蕉石图》、清代xxx《墨兰图》都是精品。

三、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出现①中国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③元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④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曲。

2.京剧的形成①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②xxx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③经过徽汉艺人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长处,形成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 xxx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3.京剧的传播①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②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4.其他剧种:清朝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等。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9篇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明代晚期的理学因循守旧。

二、明后期异端思想家李贽

主张:①破除xxx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③批判“君为臣纲”的愚忠;④主张“工商皆本”.

(2)xxx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② “天下兴亡,xxx有责”.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3)xxx之.唯物主义.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②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

2.三人的共同主张.①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 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② 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③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评价.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④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 儒家思想小结

一、儒家思想演变小结:

1.形成-先秦.xxx创立儒学,经过xxx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大宗.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道、辩证法);法家: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独尊-汉代.xxx“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xxx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形成了新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发展.xxx学.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

4.继续与变异-明清.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现代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xxx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xxx和早期儒学

1、xxx生平:xxx姓孔名丘字xxx,春秋晚期xxx人,是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xxx创立儒家学派。xxx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xxx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xxx,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xxx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xxx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xxx发展了xxx“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xxx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3)xxx、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xxx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印刷术,xxx现雕版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代彩色套印技术,xxx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3.火药,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 xxx,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xxx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发明的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5.世界影响

(1)造纸术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后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早期采用算筹; 后来演变成为算盘; 珠算运算法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运算如飞。明清商业繁荣,珠算普及。人们还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天文历法和农书成就

1.条件: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需要,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历法和农学著作成就突出。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xxx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xxx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艺人。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一、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2.隋唐:“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xxx学

1.程xxx.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和xxx熹(《四书章句集注》)。xxx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xxx学的集大成者。

(1)内容:①“理”是世界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 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历史地位:程xxx,特别是xxx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xxx.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陆九渊是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xxx(xxx)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三、评价: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xxx学的特点.哲学化;以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佛道化.

历史高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春秋末年,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朴实,现实感强。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战国屈原《离骚》。采用楚国方言,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

①特点: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②代表: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xxx的《二京赋》。

4、唐诗

①繁荣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②代表:初xxx有xxxxxx等;盛xxx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xxxxxx;的诗是xxx以浪漫主义赢得“诗仙”美誉。xxx以现实主义“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原因:随着商业,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②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③代表:婉约派的柳永xxx,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①兴起:宋代,民间兴起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③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④代表:xxxxxx等人的创作成就。

三、明清小说

1、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出现《_》等志怪小说,

xxx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③xxx现供人说话用的`话本。

2、明清小说

①原因:一方面_义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新现象,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繁荣提供了丰富素材。

②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③代表: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xxx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