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关于荔枝的诗句(共5篇)

关于荔枝的诗句(共5篇)

时间:2023-11-22 08:12:34 古诗文

关于荔枝的诗句 第1篇

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和陶归园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300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不错,从一些现象上看起来,苏轼在岭南时的心情与初贬黄州时相比,确实显得更加*静,不见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失意与苦闷。《宋史》本传说苏轼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介,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贬为琼州别驾后,居在“非人所居”的地方,“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苏辙《东坡先生和陶诗引》介绍: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苏东坡在岭南时,除了关心自然风光和民情风俗以外,还与出家人交往频繁,诗文中就留有很多与僧人唱和的作品。这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了避世意识。

我们实在无法相信苏东坡这样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会避世遁俗。有一件事实很能说明这个有趣的问题。

晚年的苏东坡似乎很喜欢陶渊明,不厌其烦地和陶渊明的诗,并把和陶的诗专门编为一集。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以居岭南时为最多。从绍圣二年正月在惠州贬所到元符三年八月迁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安置,在短短的五年零八个月里,和陶诗凡四十四次一百余首。东坡先生还**其和陶用意:“*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见苏辙《东坡先生和陶诗引》)这仿佛在告世人:苏东坡从此绝意仕途,欲效陶渊明归隐园田,长作岭南人了。

有意思的是,东坡先生那位心迹相通的老弟却对东坡**的和陶诗用意提出了疑问,他在《东坡先生和陶诗引》一文中说:“嗟乎,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清人纪昀也以为苏轼“敛才就陶,亦时时自露本色”。

苏辙不信其兄会真心归隐,几百年后纪昀的看法也一样。他们的看法可以在苏东坡和陶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一曰:“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其十八曰:“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明年起华堂,置酒吊**。”其二十曰:“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和陶咏三良》有:“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君为社稷死,我则同其归。”这都可以看出苏轼恬淡的外表掩饰不了牵挂国运民生的忧患情怀。

关于荔枝的诗句 第2篇

2、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3、 青又生菱角,红应熟荔枝。——陈起《怀三山友人》

4、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5、 檐堆柑子大,盘货荔枝鲜。——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

6、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郑谷《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7、 明年有约重来否,一骑红尘贡荔枝。——汪元量《送张总管归广西》

8、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9、 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赵蕃《送何叔信三首•几年惆怅荔枝红》

10、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1、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

12、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种荔枝》

13、城角晓吹榕叶月,塔镫宵飐荔枝风。——黄任《秋日刘邻初招集罗山堂话榕城旧胜•其二》

14、梅花国里荔枝村,颇记张灯作上元。——杨万里《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梅花国里荔枝村》

15、愁恨暗消榕树绿,寸心漫拟荔枝红。——吴潜《谢世诗二首•边马南来动北风》

关于荔枝的诗句 第3篇

1、 当年东坡老,作诗叹荔枝。——熊禾《茶荔谣》

2、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苏轼《荔枝叹》

3、 当年东坡老,作诗叹荔枝。——熊鉌《茶荔谣》

4、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桔未应先。——何景明《鲥鱼》

5、 唤作荔枝元不是,是渠犹着小红裳。——苏泂《杨梅•孙梅过尽官梅在》

6、 渐荔枝吐蕊,木棉残了。——屈大均《垂杨•暮春客凤城假寓黄氏池亭有作》

7、 湘湖蓴菜胜羊酪,项里杨梅敌荔枝。——陆游《致仕後即事•湘湖蓴菜胜羊酪》

8、 梧桐雨凋零了海棠,荔枝尘埋没了香囊。——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9、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死马。——李清照《浯溪中兴碑诗》

10、龙眼初如绿豆肥,荔枝已似佛螺儿。——杨万里《西园晚步二首•龙眼初如绿豆肥》

11、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韩翃《别李明府》

12、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枝红。——金庸《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

13、辟寒犀角重,解酒荔枝香。——张萱《赠方凫阳民部出守广州二十二韵》

14、花开多酿荔枝红,偕二三子来朝贺。——金天羽《岁暮寄怀赵星澥昆明》

15、月季冒霜秋肯挫,荔枝冲瘴夏宜然。——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关于荔枝的诗句 第4篇

【一】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二】

咏荔枝

明•丘浚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三】

荔枝四首•其一

宋•曾巩

剖见隋珠醉眼开,丹砂缘手落尘埃。

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每星始下来。

关于荔枝的诗句 第5篇

1、 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白居易《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

2、 老子岂知差别相,高眠饱看荔枝花。——郑刚中《时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萧条居处湫隘为欢观如》

3、 天生尤物为民瘵,荔枝奔腾自南海。——赵蕃《寄莫万安》

4、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丘浚《咏荔枝》

5、 荔枝来自远,卢橘赐仍叨。——李德裕《述梦诗四十韵》

6、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 ——欧阳修《浪淘沙》

7、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无生荔枝。——方回《俳体戏书二首•世变茫茫不可期》

8、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白居易《荔枝楼对酒》

9、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王建《白纻歌二首》

10、龙眼也随君并熟,一生空作荔枝奴。——周紫芝《食生荔子》

11、妃子园中荔子奇,莫因名号起猜疑。——王十朋《食荔枝》

12、独擅东南美,谁知十八娘。——洪炎《食生荔枝》

13、五月荔枝熟,空山暑不欺。——王渐逵《荔支》

14、祸根妃子尝珍嗜,今日何须有荔枝。——晁说之《荔枝送郭圆机戏作》

15、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戴叔伦《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