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五言古诗 第1篇
韦应物五言古诗
韦应物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体”,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为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从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若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复难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复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拓展阅读:韦应物的清逸诗情画意,不输李杜
有文友点拨我,生计中遇到索然无味之时可以读读韦应物的集子。偶合的是,我也喜欢韦应物,喜欢其诗不时散发的清逸之气。春潮带雨,野渡无人,“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彻底清”。
门可罗雀,一缕一缕的,正如澡雪的梅芳。而这梅又只能是江边野梅,一树临水,三点两点。刘玄德三请诸葛孔明,大雪纷飞,有隐逸之士唱道,“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此亦是野梅。若是罄口梅花,则又过浓了。梅花的'香味幽烈而沉实,有药意。更不是秋桂,秋桂酽如醇酒,是可以乱人心性的。
上海的桂子开得浓烈,一树细碎锦簇, 绽放得那样酣畅过瘾。 馥郁芳馨奢华地漫空飘溢,十里氤氲。枝头的那些小精灵每常淘气地悠闲而下,点缀在俏式妻子的发髻,落在莽撞少年的肩头,乱人心性,似男女苟合之事。我信笔由缰,谈到秋桂,真是扯远了,和韦应物的清逸风马牛不相及。韦应物的清逸之气,只能是微渺的,孤迥的,是初月临照幽篁,是一夜微雨过,不觉春草生。清逸之气,是初发的草香,会意处可以体味到淡淡的酒意。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我读韦应物,就如远方传来的钟声。儿时也有类似的感受,只是这铃声不是教堂晨祷晚祷的钟声,也不是禅林暮时课诵的钟声,此类钟声轻巧活泼。这钟与我的记忆相关,是钟头候学院的铃声。
苍穹麻麻亮,我们就要去上学了。踏着轻快的步伐,一流烟地跑到学院。放学的铃声敲响,我们追着秋风跑回家。谙熟的小路上,满地黄叶。背着书包,我看见小溪河浜,路边的花花草草,蛐蛐儿蛙鸣,都足以勾起小儿的乐趣,让我忍不住停下步子,侧耳倾听。铃声敲击一阵,小锤碰撞铃的内壁,一记一记,那声响是,清、脆、冷,最终的余韵,颤远了,即是逸。
莫高窟五言古诗 第2篇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莫高窟五言古诗 第3篇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论语十二章》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塞下曲》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_《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闾祠》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写怀》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