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1篇
《寒夜》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深冬小寒之夜招待来客时即兴之作,表现了一种“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喜悦心情。炉内炭火炽红,茶水沸腾,窗外月光皎洁,和往常没有两样,但今夜却感觉那梅花的香气格外袭人。“茶当酒”表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雅,“火初红”喻意待客的热情,“一样”与“不同”反映出诗人此时此刻的特有心境,寥寥数语,暗中呼应,其情景、心态、意境,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唐]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皎然[唐]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
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顾渚行寄裴方舟》
皎然[唐]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鶗鴂鸣时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
吴婉携笼上翠微,蒙蒙香刺罥春衣。
迷山乍被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峰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烛影摇红(再次虚斋先生梅词韵)》
张榘[宋]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
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憔悴狂胡计短。定相将、来朝悔晚。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腊梅香》
宋喻涉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艺纤蕊。摄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心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芜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替同醉。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2篇
1、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小寒》唐-元稹
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小寒虽冷,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如果有亲朋此刻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不如送上这首诗,把困境挺过去终是一片春暖花开。
关于小寒的优美诗词
2、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宋-黄庭坚
雨雪和寒冷挡不住对友人的思念,朋友啊,纵然我们不是经常相见,可我对你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盼和祝愿,相信你也一样。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宋-杜耒
寒冷的天气,好友相聚更显得温馨,哪怕只是与你饮茶聊天,我也会觉得这一天与以往不同。小寒过后,春节将至,离家的游子将要返回家乡,邀三五好友相聚言欢,岂不快哉!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3篇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早发竹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微雨(陆游)
晡后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小园独酌(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病躯剩喜即新秋,残暑无端抵死留。
风雨扫除虽一快,凋年摇落已堪愁。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
射虎南山无复梦,雨蓑烟艇伴渔翁。
重九后风雨不止遂作小寒(陆游)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
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浣溪沙(舒亶)
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
画桥红日下秋千,惟有樽前芳意在。
应须沈醉倒花前,绿窗还是五更天。
魔女
常忆烟波水上居,寂寥正是小寒初。
山高还积千重雪,雁去难捎万里书。
何处西风吹瘦影,谁人玉指动帘珠。
又看日近乡关处,两鬓霜丝无计除。
见影,雉鸲闹我意踌躇。
垒石
寒从一夜锥心起,究是冬深力不扶。
树拽北风侵白屋,冰裁僻地逐青蚨。
身微雪打齐头雁,宵小杯斟八爪鱼。
物外荒芜怜似我,偏将利好幻屠苏。
碧水秋泓
小村暮雪舞寒庐,怜我孤芳影自疏。
岸隔渔光追晚唱,樽前笑语醉狂书。
玉壶一阙藏肝胆,秃笔千言赋雅茹。
赊得春归如梦醒,鹧鸪声处好耕锄。
梅影点点
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
林鸟匆归风雪路,慵人偏爱向阳居。
流年暗换容颜老,冻墨空耽诗笔疏。
幸得一梅长伴我,花前独醉又何如。
雪满山中
温馨炉火暖村庐,大野萧条腊月初。
乌鹊穿林塘水冻,雾凇涂粉柳条舒。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4篇
第一首:《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二首:《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名篇,描绘了一幅冬日里临江垂钓的`图景,塑造了一个在雪天独自钓鱼的老渔翁形象。诗人通过寒冷、寂静的描写,突出老渔翁的孤独,借此比喻诗人的寂寞情怀,也表现了诗人不畏严寒、勇于抗争的精神。
第三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笔触,描画了一幅以旅客夜晚投宿、风雪人归为素材的画面。诗人风雪图中的所见、所感、所闻,只简单几笔就烘托了诗人苍凉和悲切的心境。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5篇
这时节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和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在冬季,我国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水汽含量很少,形成的降水也不多。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降水最少的两个节气。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6篇
1、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pàn)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lán)怀古。残柳参差舞。
2、冬夜书怀(唐代-王维)
冬宵(xiāo)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ǎi)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tuí)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yè)。
3、冬夕(唐代-岑参)
浩汗霜(shuāng)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zé)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shòu)柏消残翠。
4、冬柳(唐代-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5、天净沙·冬(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qiáo)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6、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wéi)。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yì)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7、冬十月(魏晋-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pái)徊(huái),天气肃清,繁霜霏(fēi)霏。
鵾(kūn)鸡晨鸣,鸿雁南飞,鸷(zhì)鸟潜藏,熊罴(pí)窟(kū)栖(qī)。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冬青花(宋代-林景熙)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lóu)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shāng)底月。
蜀(shǔ)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9、成化庚子冬有南京礼部之命回视绾州符十载矣政教无成重自感愧赋此以别州之人士(明代-周瑛)
一应近十载,独向山中居。横琴弹古调,曲短意有馀。
徵声清以厉,宫声宽以纡。纷纷渔与樵,杂听满庭除。
相视而错愕,识者为踌躇。岁晏江天寒,霜落林叶墟。
下堂拜明诏,佩此南宫书。南宫路不远,此别意何如。
所恨琴声希,不能感樵渔。
10、早冬过笠泽渔隐(元代-陈方)
方塘如鉴石如峰,落叶平芜覆一重。云作晚阴低薜荔,水涵秋色乱芙蓉。
黄冠道士松间过,白雪渔翁月下逢。尚想天随无俗伴,应携茶灶与从容。
11、冬日斋居杂诗其五(元代-安熙)
圣门道大若天然,小智区区见自偏。谩抱遗编时自惜,光阴去矣又中年。
12、红林檎近其一水村冬景,次钱素庵韵(元代-邵亨贞)
云树风初劲,雾窗晴尚悭。雁落野塘暝,鹤鸣水村寒。
重来寻梅径里,渐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闲。香冷旧铜盘。
几格横素帙,屏壁淡烟峦。弓腰冷袖,多情维忆前欢。
但温存羔酒,留连兽炭,暮江欲雪年又残。
13、【越调】天净沙冬(元代-白朴)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为问东君消息。
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
14、冬日(金朝-刘仲尹)
刁骚短发镊还生,镜里形骸只自惊。睡枕食槃翻岁月,头风股痹识阴晴。
鸠栖任笑谋生拙,兔简难忘照眼清。不用暖炉公库酒,试容拥被听鸡声。
15、锦堂四咏其四冬岭秀孤松(金朝-李俊民)
凛凛苍髯晚节孤,雪中倾盖若旁无。一经元亮盘桓后,气压秦时五大夫。
16、乙未冬至(金朝-李俊民)
已应黄宫律,初生复卦阳。道随天在北,愁与日俱长。
节物惊时换,年光有底忙。浮云多变态,试与问何祥。
17、冬雷行(宋代-洪咨夔)
三月廿八雪,十月十九雷。
日官起历失气朔,深春为腊冬为梅。
衣巾暄淑糁白醭,研席昏湿凝青埃。
阶头蠢{左月右忍}上未已,阵阵送雨千峰来。
水乡种早场已筑,山乡种晚鎌方催。
漏天未信解晴否,低田芽茁高田摧。
老农一饱不自保,愁面百摺何当开。
君不见太史局申十月盂,麦成堆。
18、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宋代-洪咨夔)
仙人爱楼居,梯空炫灵赫。
下有炼丹井,光怪不容羃。
凌里酌井花,御风谢尘迹。
飘摇芙蓉旆,三十六峰碧。
欲扣读易翁,苍苔洞门閴。
19、冬日早作(宋代-裘万顷)
黄昏月姊翦云开,夜半雷车载雨来。
晨起钩帘望霄汉,风花吹堕万璚瑰。
20、冬至日代书呈诸兄(宋代-金君卿)
人人欢聚庆新阳,我独飞心恋北堂。薄宦飘流成底事,数年牢落在他乡。
徒将远意凭归雁,不及诸兄捧寿觞。何幸前春改官去,綵衣相逐戏亲傍。
21、冬日杂诗其二(宋代-吕本中)
春景晴乃映,寒江晓不波。云山明客眼,风露净林柯。
紫塞传烽急,黄池带剑多。苍生好苏息,天意定如何。
22、谢无逸秦处度诸人皆许省试后见访冬夜有怀作此诗寄之(宋代-吕本中)
八年去东都,触事无一好。沈绵淹岁时,忧虞满怀抱。
欲归故里闾,稀复旧耆老。悠悠岁欲尽,忽忽身向老。
小堂佳有馀,所恨来不早。饥虫语夜霜,疏星乱衰草。
支撑坏壁高,侧转寒木小。诗书久弃置,词林迹如扫。
佳人何时来,路远音信少。庭前冬开花,扶杖起千绕。
春风回马首,清尊待君倒。先期留酒钱,仍须具梨枣。
23、冬日访朱深明博士二首其二(宋代-吕本中)
见公便是倚松老,念我不忘担板心。万里江山一尊酒,主人无古亦无今。
24、装冬后不速之客来(宋代-释居简)
绽裘纫絮办冬和,羽化其如独冷何。藕荡欲搴霜后叶,晓来零落更无多。
25、跋四时景画冬(宋代-李錞)
剪水飞花细舞风,断芦洲外水连空。剡溪几曲知名处,何似今朝眼界中。
26、冬夜闻蛩(宋代-顾逢)
尚有一蛩在,悲吟废草边。
想于深夜里,自忆早秋前。
胜负皆成梦,孤寒似可怜。
晚年飘泊老,此况亦同然。
27、大观庚寅冬游资州北岩(宋代-宋京)
资州城郭云山里,北岩正在云山底。翠壁嵌空抱日明,飞阁横斜矗天起。
游人祇解爱城郭,不知山底幽人乐。六月全无暑气生,三冬亦有林花落。
苍楠卧月影如轮,乳泉溅瀑波生鳞。利名付与百忙者,早晚自由无事身。
红莲幕下青城客,五斗留人归未得。衙回不用展山图,直到岩边看秋色。
28、景定壬戌冬得数椽于城南慈感渡侧询之故老云(宋代-韦居安)
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閒。
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29、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吴芾)
年去惊人老,坐来忘夜深。
未能成一事,何敢废发阴。
灯尽添残烛,山寒拥败衾。
幸无尘俗虑,聊遂读书心。
30、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吴芾)
自笑谋生拙,空惊岁月除。
年衰惟藉药,发少不禁梳。
尽日扃蓬户,无人过草庐。
晚来闲策杖,缓步当柴车。
31、答李侍郎嘉定庚辰冬之官成都至城外驿侍郎亦赴镇常得相遇于道惠诗答之(宋代-崔与之)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邂逅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熊。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32、海外自去冬不雨至今农圃俱病郡侯率僚友为民祈祷二月十八日祭社致斋是日雨作喜而成诗呈逢时使君(宋代-李光)
随车甘雨应精祈,乐岁礼年喜有期。草色青青连粟垄,竹声细细想荷池。
欣逢山路花开日,正值田家酒熟时。准拟明朝风日好,野桃应有未开枝。
33、冬至日(宋代-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34、冬日游屿南登龟石赋诗贻同志(宋代-陈亮)
畴昔过兹乡,驻马望龟石。蹉跎两鬓华,始作登临客。
是时冬向深,气候未萧瑟。追随得良友,周览访奇迹。
浮云散轻阴,日霁见海色。千岩含暮景,湖影浸空碧。
郊原纷绮错,左右罗第宅。向来多贤豪,声誉何籍籍。
良辰作佳游,此地几登历。我来一感慨,俯仰视今昔。
落日松风生,迟回景将夕。
35、初冬书怀(宋代-朱淑真)
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36、上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宋代-范成大)
北砦教回挝鼓远,东禅饭熟打钟频。
小童三唤先生起,日满东窗暖似春。
37、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三(宋代-张元干)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群凶未菹醢,吾合_波。
38、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
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39、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葅醢,吾合_波。
40、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
国步何多难,天骄据孟津。
焦劳唯圣主,游说尽奸臣。
再造今谁力,重围忌太频。
风吹迁客泪,为洒属车尘。
41、冬至夜發峽州舟中作(宋代-范成大)
舟中萬里行,燈下一陽生。
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
霜干風愈勁,雲淡月微明。
况有詩兼酒,樽前莫問更。
42、上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自晨至午,起居饮食皆(宋代-范成大)
巷南敲板报残更,街北弹丝行诵经。
已被两人惊梦断,谁家风鸽斗鸣铃?
43、辛巳冬闻德音其二(宋代-张孝祥)
鞑靼奚家款附多,王师直到白沟河。守江诸将遥分阃,绝漠残胡竞倒戈。
翠跸春行天动色,牙樯宵济海无波。小儒不得参戎事,赋赋新诗续雅歌。
44、冬至二首(宋代-刘克庄)
病逢佳节径投床,卧听群儿笑老苍。
仅可六藏数龟息,安能三黜入鹓行。
脉微药焙常储火,足冷茅檐定有霜。
多谢天公相暖热,起披败絮负朝阳。
45、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宋代-刘克庄)
南朝有脂粉气,李唐夸锦绣堆。
接休文声响去,梦太白脚板来。
46、菩萨蛮(初冬)(宋代-赵长卿)
败荷倒尽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销魂。笛飞何处村。
云寒天借碧。树瘦烟笼直。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47、秋冬之间鄂渚绝市无蟹今日偶得数枚吐沫相濡(宋代-黄庭坚)
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姜橙。
东归却为鲈鱼鱠,未敢知言许季鹰。
48、长安冬夜书事(唐代-任翻)
忧来长不寐,往事重思量。清渭几年客,故衣今夜霜。
春风谁识面,水国但牵肠。十二门车马,昏明各自忙。
49、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唐代-李郢)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脁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渌,
几家梅绽海波清。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50、冬日病中即事(唐代-吕温)
墙下长安道,嚣尘咫尺间。久牵身外役,暂得病中闲。
背喜朝阳满,心怜暮鸟还。吾庐在何处,南有白云山。
51、和袭美初冬偶作(唐代-陆龟蒙)
桐下空阶叠绿钱,貂裘初绽拥高眠。
小炉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
52、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唐代-孟浩然)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草堂时偃曝,兰枻日_。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53、初冬杂咏(宋代-陆游)
微风蹙水靴文浪,薄日烘云卵色天。
但恨世间闲客少,江湖底处欠渔船?
54、初冬有感(宋代-陆游)
衰发萧萧满镜丝,情怀非复似平时。
风霜十月流年感,碪杵三更游子悲。
闽峤故人消息恶,蜀江遗老素书迟。
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
55、初冬杂咏(宋代-陆游)
俗缘已断宁容续,幽事虽多不厌增。
折简迎医看病鹿,舂粳炊饭供游僧。
56、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宋代-陆游)
汉祸始外戚,唐乱基宦寺。
小人计已私,颇复指他事。
公卿恬骇机,关河入危涕。
草茅岂无人,死抱经世志?
57、冬日斋中即事(宋代-陆游)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
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
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
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
58、冬夜读书(宋代-陆游)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归来稽山下,烂漫恣探讨。
六经万世眼,守此可以老。
多闻竟何用,绮语期一扫。
幽居出户稀,衰病拥炉早。
青灯照黄卷,作意勿草草。
59、立冬日作(宋代-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60、立冬日作(宋代-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61、冬日观渔猎者(宋代-陆游)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7篇
小寒之一年温度最低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们知道,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太阳光直射时,地面上接受的.光热多,斜射时,地面接受的光热就要少,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斜射时,光线通过空气层的路程要比直射时长得多,沿途中消耗的光热就要多,地面上接受的光热也就少了。冬天,对于北半球,太阳光是斜射的,所以各地天气都比较冷。
太阳斜射最严重的一天是冬至,这样说来,冬至应该最冷?其实不然,最低气温却是出现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间。这是因为,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大全 第8篇
烛影摇红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
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
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
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
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
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
憔悴狂胡计短。定相将、来朝悔晚。
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