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构想总结 第1篇
(1)什么是自动氧化反应?
空气中的氧与物质中具有活泼氢的各种分子发生自动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在适当稳定下很容易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引发链反应
(2)哪些物质可以发生自动氧化?
①烷烃中的三级氢
②醛中醛基上的氢
③醚中 \alpha 位上的氢
④烯丙位上的氢
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
烷烃构想总结 第2篇
(1)加入大量的甲烷 \rightarrow 主要得到氯甲烷
(2)加入大量的氯气 \rightarrow 主要得到四氯化碳
(1)有实用意义的卤化反应只有氯化和溴化
(2)氟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破坏生成的氟甲烷
(3)碘化反应的活化能太大,难以进行
(4)氯化反应比溴化反应速度快
(1)在氯化和溴化反应中,三种氢的反应性均为3°H>2°H>1°H
(2)溴化反应比氯化反应选择性好
烷烃构想总结 第3篇
命名的整体规则建议大家看一下这个视频,这里放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
一些常见的烷基
注意一些常见基团的缩写
取代基中与主链直接相连的原子按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为优先基团。
H<D<C<N<O<F<P<S<Cl<Br<I
若取代基中与主链直接相连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把与第一个原子直接相连的其他原子进行比较,若仍相同,则继续比较,直到有差别为止。
含有双键和三键的基团,可以看作是用单键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总数称为#烷,碳原子数为1-10的用甲、乙、丙、丁、…………表示。10个以上的用中文数字表示。如:十二烷。
直链烷烃,名字前加“正”。
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而无其他支链的,名字前加 “异”
(CH3)2CH— 。
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有二个甲基而无其他支链的,名字前加“新”。
( CH3)3CCH—
(1)选主链,碳链最长,支链最多。
(2)定基位,有多个排序时遵循“最低系列原则”(最先遇到位次较低的取代基为最低系列),有多个最低系列时,按“次序规则”使较优基团位次较大。
(3)书写时,标明取代基的位次,名称,且按先简后繁。
烷烃构想总结 第4篇
由于单键的旋转,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位置不同,每一个特定的排列形式都称为构象
(1)透视式
①锯架式
②伞形式(楔形式)
(2)Newman投影式
(1)交叉式(优势构象)
(2)重叠式
(1)完全重叠式
(2)部分交叉式
(3)部分重叠式
(4)完全交叉式(优势构象)
烷烃构想总结 第5篇
无机化学中所讨论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涉及电子得失的反应;而有机化学中的定义:引入氧或者脱氢为氧化;引入氢或者脱氧为还原。
烷烃在xxx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注: 烷烃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会发生爆炸,这就是煤矿常见的瓦斯爆炸。
在催化剂存在下,烷烃在其着火点以下可以被氧气部分氧化。氧化的结果是碳链在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断裂,生成碳原子数少于原来烷烃的含氧有机物(如醇,酮,酸等)
由于原料便宜,这类反应在工业上极其重要,如工业上常用高级烷烃制备高级醇和高级脂肪酸。
烷烃在没有氧气存在下热分解反应称为裂解
裂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烷烃分子的碳原子数越多,裂解的产物越多;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但是不外乎是由烷烃分子的C-C键和C-H键的断裂而生成的产物,σ键断裂时,两个碎片各取得共价键的一个电子(均裂),生成自由基
自由基不稳定,易通过碳氢键断裂生成烯烃
或者自由基相互结合,生成稳定化合物
可见,烷烃通过热解反应可以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烷烃和烯烃的复杂混合物。
裂解反应对化学工业十分重要。
由化合物的一种异构体转变为另一种异构体的反应,称为异构化反应。在适当条件下,直链烷烃可以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变为支链烷烃。例如
利用烷烃的异构化反应,可以提高汽油的质量。
烷烃构想总结 第6篇
烷烃分子中的C-Hσ键在统称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断裂。但在适当条件下,烷烃分子的氢原子也能被其他原子和原子团取代,该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以甲烷的卤代反应为例
甲烷的氯代反应
反应特点:
反应速率: F2 > Cl2 > Br2 > I2 (不反应)
不同卤素对于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选择性不同。
其中溴代反应的选择性比氯代高。反应中,溴原子对烷烃分子中活性较大的叔氢原子有较高的选择性。
有机反应的类型
离子型反应:由共价键异裂成离子而引起的反应。
自由基反应:由自由基而引起的反应。
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叔自由基〉仲自由基〉伯自由基〉甲基自由基
烷烃上H原子的活性顺序:叔H 〉仲 H 〉伯H 〉甲基H
根据离解能解释自由基的稳定性及H的活性
自由基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C-H断键所需能量越低,该H越活泼
CH4、Cl2混合物在黑暗中长期保存,不反应。
CH4经光照后与Cl2混合,也不反应。
Cl2经光照后,迅速在黑暗中与CH4混合,反应立即发生。
实验事实告诉我们:烷烃的卤代反应是从Cl2的光照开始的。
光提供的能量:330kJ/mol,Cl-Cl 断键能量: ,C-H断键能量: 435 kJ/mol
甲烷的氯代反应机理的表达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相互接近,总是先达到一势能最高点(活化能,相应结构称为过渡态),然后再转变为产物。
例:机理步骤(2)
卤代反应中X2的相对活性:
从反应热来解释,放出的热越多越易进行
从活化能来解释,活化能越小越易进行
烷烃构想总结 第7篇
一般情况
C1~C4的烷烃为气态(gas)C5~C16的烷烃为液态(liquid)C17以上的烷烃为固态(solid)
沸点(bp)(boilingpoint)
一个化合物的沸点就是该化合物的蒸汽压与外界压力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要素: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依次升高。
要素: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熔点指的是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通常指当结晶物质加热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温度。
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熔点升高
分子的对称性越好,熔点越高
1、烷烃不溶于水,易溶解于有机溶剂;
2、熔点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溶剂,xxx是常用 的实验室溶剂。 (xxx低级烷烃的混合物)
烷烃构想总结 第8篇
(1)定义
孤电子在碳原子上的自由基
(2)结构
甲基自由基的碳为 sp^{2} 杂化
稳定性顺序:3°>2°>1°>甲基自由基
(1)自由基反应的步骤
Step1 链引发
Step2 链增长
Step3 链终止
(2)自由基反应的特点
①没有明显的溶剂效应
溶剂效应指液相反应中,溶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反应平衡和反应速度的效应
②酸、碱等催化剂对反应体系没有明显的影响
③反应体系中有氧气存在时,往往有一个诱导期
因为氧气可以与自由基结合形成稳定的自由基,几乎使反应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