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磁力片总结(必备12篇)

磁力片总结(必备12篇)

时间:2024-03-23 08:09:40 总结报告

磁力片总结 第1篇

利用冰箱或磁力黑板就能搭出一条轨道了,轨道有很多种搭法,这里举集中简单的。

最简单的是平面轨道,把磁力片吸在磁力板上就可以了,适合滚小的玻璃球或橡胶球,低龄孩子玩的时候一定要家长陪同。

第二种就是立体轨道,可以通行大一点、质地比较轻的球。

如果家里没有正好合适的球,还有个简单的办法是用报纸或锡纸捏一个纸球,然后外面再包一次橡皮泥/轻粘土/温感泥。

利用磁力板,还可以做这样的滚珠迷宫,锻炼孩子的精细运动与平衡力。拓展的迷宫可以设置各种路障,让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径。

磁力片总结 第2篇

和图形归类类似的玩法,让孩子把磁力片按颜色归类吧。

这样的颜色归类比全部都是正方形的磁力片更好,因为形状各有不同,就更能明确孩子是否掌握了颜色。

难度升级:孩子把全部磁力片归类完成后,问一问孩子:那你能不能把所有的黄色三角找出来呢?

当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磁力片的图形与颜色之后,就能拓展玩法了。

磁力片总结 第3篇

26个原生态系列磁力片+原生态拼装手册

原生态系列磁力片的的设计和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形状。同样采用点对点设计,并有一本原生态拼装手册(注:手册为品牌原生态系列通用造型手册,部分造型需要更多的片数完成)。

Guidecraft有很大一个系列“自然教育”的玩教具,“自然教育”也是新兴的教育热点。但好多“自然教育“玩具真的朴素得不像玩具,比如一堆“石头”,一堆“原木块”。

原生态磁力片算是挺好的一个在STEM教育中融入自然教育的产品。我们生活的地球里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直线与曲线、平面与曲面。

(以上造型出自26片原生态系列拼装手册)

原生态磁力片 将“弧形”和“曲面”融入了空间结构中去,比如弯曲的桥梁,动植物的特征轮廓,原生态系列磁力片可以用于构建各种动物,例如水母,蝎子等。

也可以作为孩子的绘画工具,进行人脸表情的构建,除此之外,如果配合其他系列磁力片,还能达到完善和装饰造型的效果,比如给长凳装上“扶手”,给大象装上“象牙”。

原生态磁力片对孩子来说不仅是还原自然中的曲线,也是思维模式的启发。

比如已故“解构主义建筑大师”xxx·哈迪德就留下了许多超现实的新颖建筑作品。她一生中留下的最后一个住宅项目——One Thousand Museum,就在美国迈阿密市中心。

弯曲的外形设计使大厦被戏称为“蝎子塔”,而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大厦看起来像电影中才有的外星建筑,更能赋予大楼良好的抗风性能,减少室内传统的柱子。

要知道xxx一度被嘲笑为“纸上谈兵”的设计师,而她一直未放弃“打破传统建筑“的目标,才能留下那么多即便再过50年也不会过时的建筑精品。

所以,小朋友们,房子一定就是横平竖直的吗?如果用曲线来构建一幢大楼,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许多摩天大楼都不是长方形的呢?这又回到STEM理念的核心——发现问题,建立假设,通过动手,验证假设,解决问题。

磁力片总结 第4篇

小朋友通过观察、思考、行动达到手眼脑并用,有效开发左右脑的协调能力,大大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幼儿阶段,小朋友的手臂手指力量比较弱,磁力片比较容易实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建构,容易获得成就感,特别适合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力。

常爸平台的宝爸宝妈们经常问询,磁力片倒是不陌生,但是怎么玩儿?又怎么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呢?常爸能否开发一套适合幼儿阶段的磁力片类课程呢?于是,常爸携手国内创客领先教育机构——青松优课拼搭课堂合作推出《益智彩窗磁力拼搭课》。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策划与准备,《益智彩窗磁力拼搭课》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小朋友在家也能体验到磁力片拼搭课程。一边观看视频课程,一边动手体验磁力片的搭建,在游戏中收获知识,锻炼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趣味搭建外,小朋友们在xxx还可以收获包括生物、物理、机械、图形、建筑在内的综合知识,认识图形,学习平面及立体图形的搭建方法,了解数量关系、力学基础知识,拓展相关科普知识。

课程基于STEM教育理念,融合4C教学法,解决了宝爸宝妈们只会让宝贝们垒高高、缺乏系统性教学指导的难题,让宝贝们足不出户,不用花费上万元的报名费用,就可以享受到媲美线下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

磁力片总结 第5篇

Guidecraft 框架学习组40片套装

零售价:RMB 559

团价:RMB 369

Guidecraft 框架学习组100片套装

零售价:RMB 1377

团价:RMB 889

Guidecraft 原生态26片

零售价:RMB 367

团价:RMB 229

Guidecraft 蓝牙模块组

零售价:RMB 551

团价:RMB 298

磁力片总结 第6篇

这是幼儿园中经常会玩的游戏,比如给孩子一张著名建筑的照片,让孩子用磁力片尝试复原。

难度升级:带孩子观察自己住的房子是怎样的,周围地标性的建筑是怎样的,然后回家后再用磁力片尝试搭建出来。

磁力片总结 第7篇

Guidecraft所有磁力片系列都是用 点吸设计, 因制作工艺复杂至今无法被模仿, Guidecraft的磁力片因为其“点对点吸”的特性 被各大美国幼儿园作为正确认知“点-线-面”的磁力玩具引进, 和市面上其他只能“边对边”吸的磁力片不同。

这款玩具让孩子掌握的除了“形状”以外还有“线条”,更低结构的产品设计,对孩子有两个好处:

第一,对磁力片的掌握力更强, 能够通过“线条”完成市面上磁力片无法完成的造型;

第二,帮助养成正常的数学逻辑, 市面上磁力片各种魔术般的表演均是通过“平面形状”来组成“立方造型”,由于只能“边”吸“边”,孩子的注意力无法关注到“点”和“线”。

而GC的磁力片,让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如何用“点”和“线条”来创造平面和立体造型,更加符合小学阶段“点-线-面-立体”的正确数学思考方式。

磁力片总结 第8篇

这个游戏可以看作上一个游戏的升级版,让孩子们用磁力片来拼搭生活中见到的那些东西吧,下面是xxx拼的草莓。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其实也是数学启蒙中很重要的一点—— 复杂图形的拆解。

这张图你猜到是什么了吗?我原以为是一只菠萝,但xxx说是香水瓶,被她一解释,确实挺像的。

磁力片总结 第9篇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磁力片,绘本的介绍请看第二条推送。

今天要开售的磁力片,真的是大家问了好久好久的。开售的品牌来自Guidecraft。

Guidecraft隶属于北美儿童教育品牌Kaplan Early Learning。

Kaplan Early Learning不仅是北美幼教年会多年的赞助商,还为北美众多幼儿园、早教机构提供教具、家具;并且与知名藤校合作,共同研究探索玩具与儿童早期教育的课题。

拖了那么久才开团,就是因为磁力片那么贵,当然能玩越久越好,而不是只停留在低幼年龄段的简单拼装。

这次的套装叫做 “磁力片学习组”, 就是因为我去年给了品牌建议, 希望利用Kaplan强大的教研背景,可以结合国内数学大纲,搭配一些拼装手册或者学习卡片。

磁力片总结 第10篇

框架磁力片比彩窗磁力片从设计角度说更适合作为孩子的第一套磁力片。

首先框架结构更容易抓握,其次从搭建角度来说,框架的理念更加低结构,所 谓低结构体体现在有线条和X形的磁力片,帮助孩子更容易理解数学的点-线-面的基础逻辑。

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框架结构是能看到线条如何组成图形的,而彩窗磁力片是一个面。

再者,框架结构拼完造型以后因为是不封面设计,可以引起孩子更强的探究心理,很容易观察造型的里外结构,更基础的磁力片有助于孩子探究更多造型,对造型过程更强的把握能力,也有助于孩子获取更强的成就感。

xxx曾经用框架磁力片给小玩具们搭了一个高高的“大公寓”,每层住一个小玩具,但框架磁力片中间是空心的,小玩具放进去会掉到最底层。

这时候我就问她了:“那我们脚下踩的是地板,因为有地板所以我们不会掉到楼下去,你能给小动物们的房子装上地板吗?”

最后她找来了很多做手工的彩纸,把它们夹在每一层磁力片的中间做为“地板”,给小玩具们安好了家。

所以没有最完美的玩具,与其一味的买买买,不如多挖掘手中玩具的价值。

说完大家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接下来介绍几个套装。

磁力片总结 第11篇

❶联系——通过动画短片或生活实例引入搭建相关的背景知识;

❷建构——学习搭建方法,知道搭建过程与搭建技巧,呈现搭建的造型;

❸ 反思——反思在xxx出现的问题,学习更多几何、物理等相关知识,将其改进、创造,发散儿童思维;

❹延续——小朋友总结分享,再总结,并对其进行拓展,激起儿童的好奇心,拥有继续探索发现、持续学习的兴趣;

在动手搭建和游戏体验中,锻炼了小朋友们规则排列、逻辑思维、图形推理及空间认知几个方面的能力,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课程通过彩窗磁力片之间的连接,激发创作欲望;

利用小球与管道的结合,明白速度、离心力、加速度、重力势能等力学原理;

感受多轨道、交叉的创作乐趣;

更有力学等科学实验,与教具完美结合,打破常规,培养儿童全方位认知。

磁力片总结 第12篇

100个框架系列磁力片+框架拼装手册+学习组拼装手册+家长指导手册+17张双面数字符号卡+45张(90面)双面学习卡+磁力片学习收纳铁板

我把40片和100片套组放在一起介绍了,这两款都包含有8种几何图形,分别用图片列给了大家套装明细。

框架系列磁力片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点,产品灵感来源于现实中的空间和几何结构美学。

产品基于“点-线-面”的设计理念设计,让造型不仅仅局限于“形状”,还能基于“线条”来构建更多样的二维和三维造型,能够帮助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几何逻辑,探究更多造型。

这次框架系列套组40片与100片都含有品牌专门为中国家长设计的学习卡。

昨天就有留言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次磁力片搭配的是拼装手册和学习卡片而不是视频课程?

这其实是回归到了,我们到底是更看重思考过程还是产品成果()。

市面上的磁力片课程我也看过部分,大多停留在低幼年龄段的拼搭,而我和品牌讨论后,更希望能帮助爸爸、妈妈们学习到陪伴孩子玩磁力片的方式方法。

给孩子以启蒙,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而不是被多少个课程教的造型所局限。

因此我并不想把学习卡称为课程,因为这套卡片设计的初衷就是 帮助父母学习怎样陪孩子玩好磁力片,并且在游戏中学习到数学知识。

在比较了国内市面上动辄几百一节的磁力片课程后,我想说,如果爸爸妈妈能吃透这套学习卡,并且进行拓展,真的不用再去报课花那个钱了。

先来看视频大致了解下学习卡片的内容。

我也把教学卡的内容整理成了图标形式。

再来分别介绍下题卡,A1~A28涵盖了角度测量、找规律、数学认识与运算、图形、钟表、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数学概念。

又要再次强调了,学习卡是帮助家长学习如何陪玩磁力片,大家千万不要局限于卡片上的示范,没有一个课程是可以把所有的题目都涵盖进去的,有了方法 举一反三、根据孩子的程度有针对性的引导。

来看几个具体例子,利用套装中的数字符号卡,让孩子学习认识等号、大于号和小于号,并明白它们如何使用。

A4是利用磁力片找规律

A24拼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拼完后可以让孩子尝试创造自己的轴对称图形。

B1~B18 演示了6种立方体的搭建与展开。

比如正方体就演示了多种搭法。

还有模拟各种生活场景和孩子们喜欢的宇宙主题的造型卡片。

除了照卡搭,更建议家长带孩子们看看家里的马桶、电视机柜、餐桌等是什么样子的,和卡上的有没有不同呢?那能不能搭得像家里真实的家具那样呢。

色彩还原卡中的示范例子没有色彩,只有形状,孩子不再收到“颜色”的提示而只能根据图形提示来拼搭。

家长指导手册归纳了学习卡片中的知识要点,相当于替爸爸妈妈们整理了一份笔记。

这次40片与100片的套组均有一块磁力板,一面是具有收纳功能的磁力板,孩子们可以按照形状归类对应的磁力片。

另外一面就是可以任意拼搭的磁力板。

当然一定不会少的是拼装手册,是40片的拼装手册。

100的套组中除了包含以上40片的拼装手册,另有一本100片的拼装手册,可以拼搭出更多造型。

是100片的拼装手册中的部分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