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汇总6篇)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汇总6篇)

时间:2023-12-21 09:43:35 古诗文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 第1篇

《蝶恋花》作品介绍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xxx所作,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境界迷离惝恍,启人遐想,曲终而味永,正是这首词的妙处。

《蝶恋花》原文

蝶恋花

越女①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②,暗露双xxx③。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④。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⑤远。离愁xxx南岸。

《蝶恋花》注释

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

②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

③钏(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④鸂鶒(xīchì):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

⑤棹:船桨。归棹:归船。

《蝶恋花》原文翻译

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轻盈的xxx,玉腕上时隐时露的xxx,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xxx的身影。她的娇xxx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_丝_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转眼天晚,风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xxx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创作背景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 第2篇

xxx(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著作丰富,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xxx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xxx”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精神。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蝶恋花》诗词翻译赏析(扩展6)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 第3篇

蝶恋花·春景

宋朝 xxx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蝶恋花·春景》注释

蝶恋花·春景:原本无题,傅本存目缺词。

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误作“小”。“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绕:元本注“一作晓。”

柳”:即柳絮。

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蝶恋花·春景》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xxx《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xxx(xxx)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xxx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 第4篇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xxx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xxx、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本词抒写春日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上片写早春三月,格调清丽,色彩明快,“细筝移玉柱”,则使读者听到了画外之音。下片伤春归去,“游丝”、“落絮”等暮春之景与上片初春景致形成反差,暗寓主人公的情绪变化,结语“好梦无寻处”,即是生活哲理,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词的上片五句写阑外xxx如丝,令人想起别离光景。幽思难遣,故弹筝以寄,谁料双燕穿帘,更显示出闺中独居的寂寞。词的下片五句由景及情,游丝落絮,春雨中杏花开,令人伤春自怜。情思绵绵,方期梦中一晌贪欢,却被莺语惊醒残梦,怅惘无限。全词词意含蓄蕴藉,抒发伤春的意绪,这首词暮春之景与上片初春景致形成反差,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蝶恋花》诗词翻译赏析(扩展7)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蝶恋花·春暮》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几xxx春复暮。xxx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头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 第5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xxx,xxx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人憔悴。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天际升起。碧绿草色,飘忽缭绕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xxx”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xxx之景,xxx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xxx。“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xxx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xxx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无聊和空虚,可见其xxx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xxx”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xxx画龙点晴地道破xxx难遣,为xxx憔悴无悔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xxx男子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精神境界,被xxx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结果却是“望极xxx,xxx天际”。“xxx”,即xxx盼归之离愁。不说“xxx”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xxx”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坚毅性格与执着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xxx已《鹊踏枝》中“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xxx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人憔悴”。这大概正是xxx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晏几道《蝶恋花》翻译赏析 第6篇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清代 xxx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xxx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译文

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xxx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

注释

霜华:此指严霜。因其每呈结晶状,故云。xxx《旅次上饶溪》诗:“秋竹静霜华。”

阳关:指《阳关三叠》曲。为古代送别的曲调。xxx《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xxx。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或“阳关”名曲。

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庄学说认为人生世事虚幻无定,故云。

耽(dān):指沉溺、迷恋;也有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

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