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沁园春诗词用韵(热门11篇)

沁园春诗词用韵(热门11篇)

时间:2023-11-22 12:10:57 古诗文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1篇

沁园春·孤鹤归飞 (南宋)陆游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 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 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2篇

天上,残月一点一点收起洁如丝帛的清辉,落了下去;地上,晨霜铺地,映现着微弱的光芒。随着早行人的脚步,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像锦锈般铺展开来;近处,树叶上、草丛间到处凝结滚动着晶莹清洌的露珠。

这四句写早行途中所见。“月华”、“晨霜”、“云山”、“朝露”均由“渐”字统领,具有明显的时间流动感,构成一幅完整的深秋晓行图。“月华”,指月光。“练”,白色的丝帛。“耿耿”,微光。“摛”,铺开,舒展。“漙漙”,露水很多的样子。

undefined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3篇

首先,宋词是一篇一篇的,每一篇,有个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格式,都是不一样的,是固定的

比如虞美人的格式,就是: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其次,曲(或者说元曲中的小令),也有类似的格式。

最后提点建议:要写这种东西,最好能押韵。

比如“征夫去,望江山。”,如果改成“征夫去,江山望”,会不会更顺口一些?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要写的话,首先必须确定一个韵脚,当然抛开唐诗不谈,在整个篇幅中是允许转韵的,但是一般不提倡隔一句两句就转韵,不然就没有韵味了……

来自: 古月斋uu8066js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诗词格律(H)

特别提示:上下阕平仄格式同。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词牌说明.本词牌《河传》亦作《河转》,所例举六十一字格式比较常用,双调上阕六句五仄韵,下阕六句四仄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秋风老师讲填词(一)

我们来看一下,词的句子,大多都是 律句,某个具体的字的平仄,和正体不一样但,这首词也已经流传很久了,于是,就有了 可平可仄 了,因此,在词谱上,有 可平可仄 的字,就是这么来的,但,有一点需要...

子夜星·诗词格律〔四〕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词牌典故】一七令

第十二句、十三句“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烟字、弦字俱平声,早字仄声。临池句似玉韵⊙○◎●裛露静句和烟绿韵●◎◎...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4篇

沁园春 雪上阕的韵脚是:飘、滔、高、娆,下阕的韵脚是:娇、腰、骚、雕、朝。压的是ao韵(平声,包括阴平声和阳平声,即第一声和第二声)。

诗词曲赋等韵文句末或联末押韵的字,通称为韵脚。

按照词谱,沁园春词114字,双调,即分为上阕、下阕(或称上片、下片)。押平声韵,上阕四平声韵,下阕五平声韵。

沁园春词的格律如下(“○”表示平声,“●”表示仄声,“◎”表示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上阕:◎●○○,●●○○,◎●◎△。 ●◎○◎●,◎○◎●,◎○◎●,◎●○△。 ◎●○○,◎○◎●,◎●○○◎●△。○○●,◎○○●●,●●○△。

下阕:○○●●○△。●◎●○○◎●△。●◎○◎●,◎○◎●, ◎○◎●,◎●○△。◎●○○,◎○◎●,◎●○○◎●△。○○●,◎○○●●,●●○△。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5篇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6篇

过片“亲”字是暗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7篇

沁园春的词调简介与词调格律

词调简介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此调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常用对仗句。 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千春词、大圣乐。

词调格律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8篇

荐读:

【收藏】经典古诗词链接汇总(一)

【收藏】王力《诗词格律》

【收藏】 王蟄堪|半夢廬詞話完整版

【收藏】叶嘉莹先生讲座合集

【温馨家园读诗词】之十五

【收藏】安全东推选历代诗1200首集合帖

【收藏】古诗词常用典故

【大有诗说】集合帖

【诗词中国诗友3群选刊】砚石谈诗的用韵

【常用繁体字异体字用法表】

【写诗必备 】各种花卉的雅称,太美了!

钱穆:如何读古诗?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收藏】从0岁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居然这么美!

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超级实用)!

叶嘉莹||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

听讲丨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

叶嘉莹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叶嘉莹论诗词:诗显而词隐

浅谈词的流畅

浅谈诗的语言特点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9篇

沁园春词调简介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一韵到底,前半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半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此调的'作法是:起首三句均四字,上两句句法相同,俱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韵,重在第三字,必须用仄,是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为四字对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与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与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协韵,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为四字对句,与﹝过秦楼﹞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务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应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实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两句四字对偶尔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后阕起首二字协韵,俱平声。次句四字,同前阕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盖即前阕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与前阕同。前阕后九句与后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此调常用对仗句。 又名念离群、东仙、洞庭春色、寿星明、千春词、大圣乐。

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1]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10篇

念奴娇 【念奴娇、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

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

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

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

另有平韵一格,附著于后。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变格一】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变格二(平韵格)】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清平乐【清平乐、忆萝月、醉东风】 又名《忆萝月》、《醉东风》。

《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不可信。

兹以李煜词为准。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如梦令 ⊙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仄(叠) ⊙仄⊙平平仄(韵) 【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

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格一】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格二(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菩萨蛮、子夜歌、重叠金】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

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

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

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 【渔家傲】 北宋流行歌曲。

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韵。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沁园春(平仄格式) 平/可平可仄/平/平 平/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可平可仄 可平可仄/仄/可平可仄/平 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平/可平可仄/仄 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 仄/可平可仄/平/平 平/可平可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 仄/可平可仄/可平可仄/平/平/仄/可平可仄/平 可平可仄/平/平/仄/可平可仄 可平可仄/平/可平可仄/仄 平/平/仄/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可平可仄/仄/平/平 平/平/平/可平可仄 仄/可平可仄/平/平/可平可仄/仄/平 可平可仄/仄/可平可仄 仄/平/平/平/仄 可平可仄/仄/平/平 【虞美人】 唐教坊曲。

《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

又称:“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兹取两格,一。

沁园春诗词用韵 第11篇

【沁园春】

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处增一暗韵者。

【定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指平仄不限,加『』处须注意断句)

【注】前片第四句与后片第三句皆以一字领下四言四句,前后片结尾并以一字领下四言二句,宜用去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