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精选20篇)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5 11:26:01 古诗文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篇

1、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2、《庚午冬至夜》

宋代:郑刚中

旋寻村酒不须浓,饮少愁多酒易供。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3、《冬至后雪夜》

宋代:朱翌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4、《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5、《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岁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砺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亲泪亦垂。

今日载驰新喻道,大都浑似去年时。

6、《冬至夜旅怀》

宋代:杨齐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7、《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刘一止

刺促惊时节,侵寻念物华。

半生多客里,今日又天涯。

晓月看眉妩,飞云乱眼花。

穷途随物感,不必是思家。

8、冬至

宋朝: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9、冬至日遇京使

唐朝: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10、冬至夜怀湘灵

唐朝: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2篇

杜甫〔唐代〕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 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每年冬至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穷困和愁苦胶滞纠缠,让人神情恍惚。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在衰老,而这万里天涯的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雪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丹壑,不禁想到宫中早朝刚散,正离开紫宸殿宫门的官员身上佩玉鸣响。

此时我的心仿佛已经折碎,不剩一寸,前路迷茫,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看见朝廷?

至日:即冬至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长为客:长久地成为远离亲人的羁旅之人。

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

泥杀 人:胶滞纠缠的样子。

形容:指神态躯体。

杖藜(lí):拐杖。

丹壑(hè):道家所在之地。

鸣玉:古时官员所骑马上要镶佩玉器作为装饰,马行走时发出碰撞之声。

紫宸(chén):唐大明宫中的紫宸殿。

心折:心碎。

三秦:原指长安附近古秦国之地,此代指朝廷。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3篇

杜甫〔唐代〕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浮灰一作: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小至:《全唐诗》于题下 注:“至前一日,即《会要》小冬日。”

天时人事: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的事情。天时,指自然变化的时序。人事,人世间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阳生:阳气初生,古人认为到冬至那天阴气极盛而新的一线阳气刚刚产生。

五纹:五色彩线。纹,一作“文”。

添弱线:据史书记载,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刺绣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线之工。

吹葭(jiā)六琯(guǎn)动浮灰:古代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乐律(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的玉管内,每月节气到来,相应律管里的灰就自动飞出。葭,初生的芦苇,诗中指代芦苇内膜烧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确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吕,故称。浮,一作“飞”。

岸容:河岸的容貌,诗中指水边景象。

待腊(là):待到腊月时分。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舒柳:指柳叶萌生,枝条柔和。舒,舒放,萌发。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阳旁边云气的色彩形状,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没有区别。乡国:即家乡。

覆杯:尽饮。覆,倾,倒。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4篇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戎昱〔唐代〕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去年夏至日来之时我人在长安,手柱拐杖的我也曾身居高位,头顶高帽。

今年长安又到冬至日,我走下台阶遥想当年寒冷的霜雪。

夜里梦见我跟随军队在苍天下前进,然而身在穷乡僻壤的我却难以完成报国之志。

身处南方断绝了来自北方的消息,我站在黄河边上涕泗横流。

长至: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策杖:拄杖。

獬豸冠: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指御史等执法官吏。

行伍:指军队。五人为伍,五伍为行。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5篇

1、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2、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3、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6、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7、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8、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9、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10、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11、铜仪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12、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13、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14、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15、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16、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17、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18、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19、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20、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6篇

1. 明朝冬至。有酒还沉醉。——谢应芳《点绛唇》

2. 冬至息心随分过,春来量力事须勤。——居遁《偈颂并序其六十六》

3. 少年挑闼思冬至,老境飘零怯岁阑。——曹伯启《壬寅日长至兀坐不出寄卢敬斋知州》

4.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白玉蟾《念奴娇 冬至与胡胎仙》

5. 永夜不能寐,耿耿书窗明。——许景衡《冬至日雪》

6. 从此日长天又暖,时时独入小园行。——李昉《冬至后作呈秘阁侍郎》

7.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8. 时光流转寻常事,世故惊心感慨多。——戴复古《冬至》

9. 尝冬至酒,红拥夜深炉。——唐庚《雪意二首 其二》

10.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陆游《辛酉冬至》

11.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程钜夫《感皇恩 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

12. 灯下一身家万里,今年恰好是三冬。——郑刚中《庚午冬至夜》

13.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陆游《冬至》

14. 走遍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范成大《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15. 风霜正急偏催老,岁月如流又过冬。——苏颂《冬至日瓦桥与李綖少卿会饮》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7篇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苏轼〔宋代〕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这时节,水底的暖气将回而未回,大地还是一片凄冷,寒雨萧萧,打湿了地上的枯草根。

还有谁,能像我苏夫子一般,不是花开时节,竟肯独来赏景?

吉祥寺即后来的广福寺,寺中牡丹最盛,在宋时,是一个名刹。此诗亦熙宁五年作。

《月令》:“冬至水泉动”,是说从冬至日起逐渐转暖。《逸周书》:“十有一月,微阳动”;阳,指暖气。

荄(音gai)。草根。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8篇

满江红·冬至

范成大〔宋代〕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寒冬季节,山谷里却早一步有了春意,蕙草初生新叶的香气就像袅袅的笛音若有若无地在山谷里弥漫开来。明早的太阳升起后就可占候新一年的年景了,肯定是丽日纤云、天气清和的好年景。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病上药里,每到节气时应赋新诗。虽是强颜欢笑,但也是为大自然的造化所陶醉,可惜我终究不能免俗。

白昼是那么长,我的休眠已足。但世俗中的事情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称心如意?还是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团聚在一起,大家一同欢歌笑语吧。我们一起精心调制云露酿,仔细检索梅花曲谱。就算不能天天醉生梦死,也不必太过拘束。

熏:通“薰”,即蕙草,又叫零陵香,一种香草。

吉云:五色云。古人以为吉祥之兆。

清穆:清和。

团栾:团聚。

休:不要。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9篇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宋代〕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说今天是冬至,不禁回忆起了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

天寒地冻,城门早已关闭,江面也冻结住,回家的行程也被延迟。

想起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景。

想到一年到头都客居他乡,一直到现在才写下这首诗真是感慨万千!

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

岁旦:一年的第一天。

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

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

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0篇

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唐代〕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心中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

怎能忍受得了这一年中最长的寒夜,更何况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

艳质:指女子艳美的资质,这里指诗人怀念的“湘灵”。

无由:没有办法。

寒衾:冰凉的被子。衾,被子。

亲:动词,亲近、接近,这里指挨着身子,接触肌肤。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1篇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宋代〕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早晨云雾散去,在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从此以后,白天渐长。也望这日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的习俗代代相传。

冬至以后,天气转暖,寒意少。影长渐短,量日影的红线也慢慢变短。从今天开始,夜间秉烛赏游时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将减少筹码。

寒影初回:从冬至日起,太阳从南回归线北移,日影渐短,故称“初回”。

长日至:指白天开始渐长。

罗袜新成:冬至日晚辈要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称“履长之贺”。

添一线:添加量日影的线长。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用来照明)。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两句,描写早晨云雾散去,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这一天是一年当中影子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传统的阴阳观以阴阳来解释冬至,冬至又称“长至节”,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此后开始逐渐变为昼长夜短的物候变化特征。“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两句主要描写冬至的习俗。“罗袜新成”,三国魏曹植有《冬至献袜履表》开头便是“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南朝宋沈约《宋书》亦记:“冬至朝贺,皆如元旦之仪,又进履袜。”后魏崔浩《女仪》载:“近古妇人,常以冬至进履于舅姑。”冬至日,从日照角度看,自是从此以后,白天渐长,光照渐多。然从实际感受言,则冬至之后进入数九寒天,这是因为大地万物皆已冷透,虽日照渐长,此时依然最冷,正如夜间凉在半夜后,午间热在正午后的道理一样。冬至对长辈进履袜,保暖祈福,是节日祝福又有实际用处。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2篇

【一】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二】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三】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3篇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

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邯郸(Hán 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下旬,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驿:驿站,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与其相伴。

夜深:犹深夜。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4篇

【一】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二】

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三】

冬至吟二首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5篇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着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6篇

1. 佳节无佳句,留连小县城。客来炉火著,人静佛灯明。——毕仲游《沈丘县遇冬至夜会夷仲明叔》

2. 舟中万里行,灯下一阳生。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范成大《冬至夜发峡州舟中作》

3. 节物惊时换,年光有底忙。——李俊民《乙未冬至》

4. 节物惊冬至,萧条使客悲。——刘摰《题贵池亭次蹈韵二首 其二》

5.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6. 冬至宵虽短,孤眠恨自长。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龙辅《冬至》

7.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姚合《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8. 小时逢冬至,夜半叩邻里。及今老无事,却呼童稚起。——赵秉文《冬至》

9. 老人畏添岁,每叹时序速。——陆游《己未冬至》

10. 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邵亨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11. 年华渐晚鬓毛苍。身外功名,休苦思量。——程垓《一剪梅 冬至》

12. 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独夜无人堪晤语,青灯相对结寒花。——刘克庄《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13. 人人欢聚庆新阳,我独飞心恋北堂。——金君卿《冬至日代书呈诸兄》

14. 时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飞蓬。石湾江上又逢冬。且喜一阳初动。——陈德武《西江月 冬至》

15.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文天祥《胡笳曲 十一拍》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7篇

【一】

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二】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三】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8篇

杜甫〔唐代〕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

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

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

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

金谷、铜驼:邵注: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棣萼:《诗》:“棠棣之华,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

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19篇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

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

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

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扰扰知何事,人间即梦间。

试从千佛转,能见几人闲。

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碍山。

长歌和樵者,日暮枹薪还。

《冬至后招于秀才》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初冬至近村》

南国霜常晚,初冬叶始红。

旷怀牛屋下,美睡雨声中。

沮水忆浮马,幡山思射熊。

何由效唐将,八十下辽东?

冬至饮食

《冬至》

老遇阳生海上村,川云漠漠雨昏昏。

邻家祭彻初分胙,贺客泥深不到门。

万卷纵横忘岁月,百年行止村乾坤。

明朝晴霁犹堪出,南陌东阡共一樽。

《辛酉冬至》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山中冬至》

读易烧香自闭门,懒於世故苦纷纷。

晓来静处参生意,春到梅花有几分。

《冬至》

世间剥复每相乘,此理几几唤得譍。

万木冻僵梅有信,黄河冰合井如蒸。

《太学冬至日同斋朋友先以兄弟叙拜讫遍诣诸斋》

画阁东炉早,黄帘晓烛迟。

名函僮仆满,齿拜弟兄疑。

歌酒神仙舫,衣冠宰相碑。

如今穷海上,逆旅话襟期。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后,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

冬至诗词

赞美冬至的著名诗句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代: 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咏廿四气诗 冬至十一月中》

唐代: 元稹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宋代: 朱敦儒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愁见飞灰细。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珍重萧生意。

《满江红(冬至)》

宋代: 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吟》

宋代: 邵雍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宋代: 陆游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冬至诗句

《冬至夜怀湘灵》

唐代: 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 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至后》

唐代: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感怀》

宋代: 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描写冬至的著名古诗 第20篇

1、西江月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2、至日登乐游园

唐·裴度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

祥云观魏阙,瑞气映秦城。

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晷移长日至,雾敛远霄清。

景暖仙梅动,风柔御柳倾。

那堪封得意,空对物华情。

3、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4、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灯。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庆成宋范成大

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

五更贯索埋光後,万里钩陈放仗时。

留滞周南无旧事,布宣汉德有新诗。

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

5、《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6、《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7、《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8、《寒江吟》

(唐)孟郊

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

飞鸟绝高羽,行人皆晏兴。荻洲素浩渺,碕岸澌崚嶒。

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乘。何况异形体,信任为股肱。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结交非贤良,谁免生爱憎。

冻水有再浪,失飞有载腾。一言纵丑词,万响无善应。

取鉴谅不远,江水千万层。何当春风吹,利涉吾道弘。

9、《冬至日祥风应候》

(唐)穆寂

节逢清景至,占气二仪中。

独喜登台日,先知应候风。

呈祥光舜化,表庆感尧聪。

既与乘时叶,还将入律同。

微微万井遍,习习九门通。

更绕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10、春从天上来·冬至日

(元)_

兔走乌奔。竞西没东生,四序潜分。亚岁方迎,万户千门。欢笑共庆良辰。

暗推移晷运,正南檐、爱日初新。考丰凶,会银台占候,史笔书云。

玄元大哉造化,渐梅蕊飘香,槛竹偷春。坦坦幽人,百福咸臻,默默养浩全真。

体冲和妙道,自然理、斡运蒙屯。岁功成,六阴爻始尽,复建阳。

11、万年春·冬至阳生

(元)马钰

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

人惊早。香如芝草。玉碾胜磨捣。

神水烹煎,自是除阴耗。

金童报。绝品珍宝。啜罢游蓬岛。

12、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13、西江月·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

一声雷动震山川。迸出飞光闪电。

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广布无边。

此时方显太平年。遂我一生本愿。

14、点绛唇·弧矢休悬

(元)谢应芳

弧矢休悬,举杯聊适栖迟意。明朝冬至。有酒还沉醉。

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人间世。金鸟西坠。难把长绳系。

15、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此首下原附牧庵

(元)程文海

翠节下天来,通明谁侍。地有高斋要名士。相逢恨晚,老矣酒兵诗帅。

岁寒同一笑,千年事。黄鹤羁情,暮云离思。半掬心香火初炽。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