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描写桂花香的诗句(共17篇)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共17篇)

时间:2023-11-29 08:58:16 古诗文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篇

今年的天气总是奇怪。雨水说来就来,从不经酝酿与铺垫,而且总是很暴烈地来。紧接着,不经过渡就是一个大晴天,气温扶摇直上,酷热难当。天气预报把这叫做“极端天气”。好像天上的雨师雷神差不多都成了奉行极端主义的了。

中午出门,还想着要不要穿双防雨的鞋和外套,不想三四点钟走到街上时,空中的阴云瞬间踪迹全无,艳阳当顶。天气预报次日是晴天,再次日,暴烈的雨水又要回来。早想趁着晴朗去看看荷花了,每每暴雨倾盆的时候,我有些忧心,妖娆的荷花如何经得住这般如鞭雨线的抽打?老天爷再极端几回,今年的荷花恐怕就看不成了。

蓉城外,桂湖边,荷香袭人

成都市区里没有大片的安静水面,到哪里去看荷花?先想到东郊的“荷塘月色”,询诸友人,我被嘲笑了:看荷花怎么不去桂湖?我这才恍然大悟,桂湖,对,桂湖!里边还有一座杨升庵祠的桂湖!

写成都物候记这么久,想找一个与成都本地出身的文人相关的场所竟不可得,却偏偏忘了这多桂花也多荷花的桂湖!今天的成都,早已不是当年围着九里三分城墙的那个成都,也不是破了城墙,用一环二环三环路绕着的成都,而是一个实验着城乡一体化的包含了若干区县的大成都!过去位于成都北郊的新都县已是成都市的新都区了!

这天,喜天朗气清,交通顺畅,不到一小时车就停在了桂湖公园门前。入得门来,围墙与香樟之类的高树遮断了市声,一股清凉之气挟着荷叶的清香扑面而来。穿过垂柳与桂花树,来到了湖边。荷叶密密地覆盖了水面。它们交叠着,错落着,被阳光照亮:鲜明,洁净,馨香。在这个日益被污染的世界,唤醒脑海中那些美丽的字眼。乐府诗和宋词中的那些句子,在心中猛然苏醒,发出声来,感到平静的喜悦满溢心间。

在水边慢慢端详美丽荷叶间的粉红的花朵,看它们被长长的绿茎高擎起来,被雨后洁净的阳光透耀。也许来得早了一些,荷叶间大多还是一枚枚饱满的花蕾:颜色与形状都如神话中的仙桃一般。而那些已然盛开的片片花瓣上,阳光与水光交映,粉嫩的颜色更加妖娆迷离。古人诗中所谓“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必描绘的就是这种情景。阳光不止是直接透耀着朵朵红花,同时还投射到如一只只巨掌的荷叶上,落在绿叶间隙间的水面上,而受光的叶与水,轻轻摇晃,微微动荡,并在摇晃与动荡中,把闪烁不定的光反射到娇艳的花朵上。

我用变焦镜头把它们一朵朵拉近到眼前,细细观赏那些闪烁不定的光线如何引起花朵颜色精妙而细微的变幻。镜头再拉近一些,可以看清楚花瓣上的那些精致纹理,有一阵微风使它们轻轻摇晃时,便有一阵香味淡淡袭来。而那些凋萎的花朵,花瓣脱落在如巨掌的荷叶上,露出了花芯里的丝丝雄蕊,和雄蕊们环绕的那只浅黄色的花托。圆形花托上有一只只小孔,雌蕊就藏在那些小孔中间。风或者昆虫把雄蕊的花粉带给藏在孔中的雌蕊,它们就在花托中受精,孕育出一粒粒莲子。当风终于吹落了所有的花瓣,花托的黄色转成绿色,一粒粒饱满的莲子就露出脸来,一朵花就这样变成了莲蓬,采下一枚来,就可以享用清甜的莲子了。只是,在这里,这些莲蓬也只供观赏,至少我自己不会有采食之想,倒是想起了古人的美丽诗词:“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莲花寓意的君子人格

荷的确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意识的植物。

“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这是李时珍说过的话。意思是说,在佛教中,荷花的生物特性变为一种象征。《华严经》中就详说了莲花――荷花的另一叫法――“四义”:“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其象征意义都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李时珍在他的药典《本草纲目》中,也避开对于植物药用价值的描述,按自己对荷的种种生物特性生发出更具体的象征:“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到了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出世,更是把荷花的特性与中国君子的人格密切联系起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算是对荷的人格寓意的最后定性。

这不,一位老奶奶领着孙子从我背后走过,我也听到她对孙儿说出其中那个差不多人人皆知的短句。可惜,说完这句她就登上旧城墙边的凉亭,用苍老的嗓子去和一群人同唱激越的红歌了。

遥想桂湖主人杨升庵

我去了园中的杨升庵祠。

桂湖这座园子,在明代时,是出了当朝首辅又出了杨升庵这个状元的杨家的花园。看过当地的一些史料,考证说,这个园子的水面上,早在唐代时就种植荷花了。它之所以叫桂湖,不叫莲湖,是因为后来由杨升庵亲自在这荷塘堤岸上遍植了桂花。现在还不是桂花飘香的节令,只有荷塘上漾动的馨香让人身心愉怡。但怀想起这个园子当年的主人杨升庵,却不免心绪复杂。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2篇

4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2、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43、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44、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6、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47、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48、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49、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50、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51、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52、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5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54、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55、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

56、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57、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58、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59、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60、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3篇

解析释义:桂林山水堪称天下第一,罗碧带青就是指代山水。

2、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清] 袁枚《独秀峰》

解析释义: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3、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唐]?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解析释义:我想到,那时的桂林,漫山遍岭的梅花开得灿烂夺目,使岭上的积雪也黯然失色,你归来的襟袖里还沾着馥郁的桂花清香呢?

4、桂林多洞府,疑是馆群仙。——陈藻《题静江》 朝代 不详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4篇

61、奠桂酒兮椒浆。

62、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63、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64、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65、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66、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67、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68、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6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0、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71、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72、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73、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74、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75、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7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7、山云漠漠桂花湿。

78、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

79、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80、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81、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8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3、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84、行攀丛桂枝,坐息丛桂影。王孙胡不归,岁晏雪霜冷。

85、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86、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87、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5篇

【教学目标】: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姿态各异的桂花图、小诗、琦君资料等)

【教学流程】:

(课件展示一幅幅姿态各异的桂花图)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1.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琦君的童年时代,去沐浴一场奇妙——桂花雨。

2.让我们就在这缕缕幽香中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听写

桂花不与繁华争艳,可它香气真迷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朵朵完整、新鲜。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课件出示,生核对)齐读

二、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6篇

1、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释义: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

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2、宋代谢懋《霜天晓角·桂花》: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

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

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释义:桂树的绿叶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来的,青青的叶片低垂着,保护着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样的黄色花朵。它独占了花中的美誉,无论是它那优雅的气质还是幽郁的香气,两样都称得上是花中的极品,无谁能比。

桂花已达到了无法再圣洁的程度,你若不信就听我说说它非同一般的来处。你抬头望望天上那轮皎洁的月光,嫦娥轻逸地把长袖挥舞,白玉做成的台阶映射着银色的光辉,金碧辉煌的宫殿沐浴着一层甘露。那就是月宫,桂花就在那里生长。

3、唐代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释义: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4、宋代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释义: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5、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7篇

在我生活的天地,种植了许多桂花树,据说桂花栽培的历史很久远,文献中最早提到是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钳苑,获得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如今的街道花园,挂花已是常见树木,我们往往通过闻于袭来的桂花香,感受着初秋的来临。

偶尔出门活动,总喜欢亲临于此,享受着淡淡温雅的味道,比起夏日的群芳斗艳,不如清淡来的妙。我们常称桂花为“天香”,就来宋之问的《灵隐寺》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桂花大致分为四个品种:丹桂,金桂,银桂和四季桂,至于我隐约见到的是哪一种,我就不能分辨于此了。

我只是喜欢这远飘而来的清气,它总是在落叶飞旋的时候,让我感觉到了生气。月缺霜浓,鹫峰子落,晚色如水若幻梦,恋影桂花斗清妍。霏霏细雨,靡靡风起,总是惹上一阵舒畅。雨打不湿那微微的花香,卷不起朦胧的细语,在秋景中散入一片茫茫。

雅致,清逸,不知能否来形容桂花香,但它总是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这种感染,很像一种生活氛围,浓而不艳,幽然而古色。自古就有很多描写桂花的诗词,看来桂花的爱好者,也是挨三顶五。青岩露湿,暗阁天云,一色碧水,娇池重光卉月,芬氲浮动,醉人心田。

秋,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但也同时是个令文人骚客抒情感慨的佳期。山间寄语,醴泉润情,行走在石子路,面对熙熙攘攘的路人,忽然感觉陌生与熟悉的距离,总是弥漫着桂花香,美好而值得留念。我无法预知下一个擦肩而过的是怎样的面孔,也许不重要,也许是一种相遇的浅缘,但我知道,他们的匆忙只因与我一样,都在为生活而奋斗,都在规划或者消遣着有限的生命,然而,每一次的相逢,走过的是一分一秒的时间。

花开花谢,香气溢远,触不及,寻不见,只能在它渲染的一片闲情中,在不经意间,自由的想象一种温暖。它可能不够美,但是在几米之外,你却可以知道它的存在,你不必凑近鼻翼去闻,就能感受到它的牵引。

“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清冷素娥,羁人独一隅,花心莫愁断,任思绪游畅,画扇巧出帷,遮掩滞枯荣。瑟瑟的秋风,半生轻柔,依旧伫立在微寒中,透过它,我仿佛看到了希冀。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8篇

关键词:李清照;词;意境;美

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古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准则中,女性作家更是寥寥无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出现,,给中国古典文坛带来一抹美丽的风情,我们常说“诗言志,词言情”,她更是凭借她“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的独特艺术风格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比如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提到李清照“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她的“易安体”自古受到文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一、表现手法之美

在修辞手法方面,李清照还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她在《鹧鸪天・桂花》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扬桂花“梅定妒,菊应羞”。在《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里用比喻手法夸赞梅花像人一样娇美可人“香脸半开娇旖旎”,更似一位出浴美人“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情感表达的方式含蓄委婉,曲折幽深,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声律语言之美

李清照的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她认为词是和诗完全不同的抒情文体,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词不但要像诗一样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1]李清照的词音律婉转,最有名的就是在《声声慢》中对叠字的运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平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相间,两字一拍,先扬后抑。“寻”、“清”、“凄”、“惨”、“戚”等多齿音相连也是绝无仅有的。除此之外,“寻寻觅觅”突出自己的精神世界孤苦无依,没有寄托,“冷冷清清”,烘托环境凄清悲凉,“凄凄惨惨戚戚”测中描写自己内心的凄冷寂寞。将环境和内心交织在一起,寄情于景,奠定了整首词哀婉悲凉的基调。还有比如《行香子・天与秋光》中“凄凄惶惶”,《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等,这些叠字的使用,情景交融,显得一气呵成,别开生面。

除了叠字的出现,李清照还擅长用口语化的语言精确表达复杂微妙的心理。比如《一剪梅》里“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短短八个字,写出了自己内心曲折的心理变化。又《声声慢》里“最难将息”,“将息”就是当时的口语,指休息调养。《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里面“夹衫乍著心情好”一个轻快好心情的易安居士跃然纸上,隔着近千年也令人读起来亲切不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口语化句子莫过于《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最后两句“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从以前最雀跃热闹的元宵节到和丈夫经常踏雪寻诗的浪漫,现在都是“无意思”、“没心情”,憔悴、倦怠的心情,心灰意冷的凄凉都在这平平淡淡的口语化句子里体现出来了。

三、意象经营之美

中国的文人最喜欢用花来比作女性,这种用花自比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达到了巅峰。对“花”的意象经营其实从易安居士笔下就有了。她几乎大部分的词作都提到花,其中有十一首专门的咏花词。跟大多数文人墨客一样,她喜爱的花大多色彩淡素,气味幽香,体现高贵的品格,主要有梅花、、桂花、荷花、海棠花梨花等。她夸赞红梅高洁之美:“红酥肯放琼苞碎”(《玉楼春》)、更说梅花:“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她很推崇陶渊明归隐山水的淡然,自勉道,“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黄菊的萧瑟更是让她见影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一个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女词人形象令人见之忘俗。她Φ墓鸹ǜ是爱到极致,她用了一整首词来赞美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色雅香幽的桂花正是她她抱朴守拙、淡泊明志的个人形象。

除了爱花,性情中人的李清照也爱酒,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她兴致来了从“沉醉不知归路”到“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夕阳西下,一个活泼真性情的少女在荷花深处划船惊起鸥鹭的诗情画意,酒也给这个诗意的邂逅提供了可能。《渔家傲》里“共赏金尊沈绿蚁”,月亮、新酒、梅花一起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夜里赏梅图。

在词的发展史上,“易安体”的出现,促进了词的变革。杨慎在《词品》提到李清照“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2]。李清照的“闺阁词”,结合自己细腻的触角、雅致的审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9篇

――题记

一阵风悄悄吹来,久违的、流浪的秋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秋,来了,带来了一身的梦。

秋,是收获的季节。

柔和成熟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大地。果园里和田野里处处都奏响了丰收的赞歌,玉米高兴地蹿上了秆头,石榴乐得笑开了脸,柿子喜得满脸绯红,肥硕的鸭梨晶莹得如同十五的月盘……它们一起欢呼着:秋来了!

农民开着大车来到了田野里,唰唰唰!玉米落到大车里。

那一声声“砰砰”有力的撞击,撞击出丰收的音符,撞击出成熟的果实,撞击得人人脸上笑开颜。

秋,是花开的季节。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正值中秋时节开放,故有“八月中秋桂花香”之说。唐代的宋之问又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佳句。

九月竞怒放。如若能重九赏菊,真乃人生之雅事。黄巢更有脍炙人口的《不第后赋菊》,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意双关,耐人寻味。

十月芙蓉千般态。国庆节前后是芙蓉花开的季节,不禁又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那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还有王维的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虽风格不同,却皆是赞扬。

秋,又是感怀的季节。

探春初组“海棠诗社”是在秋日,湘云醉卧磐石也是在秋日,一场红楼梦事中的潇湘馆还好吗?是否已满是黄花堆积,枯竹留青,憔悴依旧,却不知是否依旧留有黛玉的美人斑?

关上思想的闸门,回到现实中,闻秋风瑟瑟,看梧桐叶落,望北燕南归,不禁感叹人生变故之快,喜怒哀乐之无常,耳畔依稀响起李清照的那首《声声慢》: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0篇

1、桂花香 桂林林灵灵桂林,桂花花香香满城。

遥见仙子轻起舞,落花似雪飘无声。 2、无题 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

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 3、思远 独坐小庭里,风送桂花香。

冷露如清泪,嫦娥亦何伤? 4、浣溪沙·恋翼 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恋。 犹忆当初识红颜,明年今时又怎念? 但愿此情永不阑。

5、桂花 街边桂花树,城里林中优。 不觉日相伴,幽香报中秋。

6、桂花 冰清玉洁在月宫,白衣如雪展素容。 妙手若得采一枝,香入翰墨情更浓。

7、桂花吟 天姿国色满庭芳,独领风骚自无双。 九宵之外借灵气,慧质兰心有清香。

8、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9、秋思(其二) 孤星无影去,云开月满楼。 桂花飘香夜,又是一年秋。

10、《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1、《闰中秋玩月》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12、《桂花》 丹桂迎风蓓蕾开,摘来斜插竟相偎。 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里来。

13、《桂花》 绝怜月殿好根荄,流入人间次第开。 只有君家双种好,馨香曾达九天来。

14、《岩桂花》 谁遣秋风开此花,天香来自玉皇家。 郁金裳浥蔷薇露,知是仙人萼绿华。

15、《桂·团团玉叶振天芳》 团团玉叶振天芳,清澈琼楼午夜光。 元是小山分钟去,移来西蜀作甘棠。

16、《八月二十三日三溪书房赏桂二花》 二花香更烈,不与一花同。 曾记和云折,惟愁着雨空。

旧游明月窟,古意小山丛。 十日中秋过,浑疑秋未中。

17、《桂花·一秋无雨亦无风》 一秋无雨亦无风,比似常年迥不同。 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心本来空。

18、《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郡家结得此花缘》 郡家结得此花缘,盛事龙头四十年。 书种至今香不断,馨儿俱作广寒仙。

19、《友人招赏桂花·其二》 香从云外月中裁,检点幽芳细细开。 始信主人贪佞佛,却从金粟觅如来。

20、《钱儒珍家赏桂》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 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

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 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

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 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21、《邻圃求桂花并收坠英》 万里西风桂树秋,蟾宫云箔夜香浮。 何当净洗红尘梦,乞取一枝遮醉眸。

22、《杂曲歌辞·桂花曲》 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23、《桂花》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

西泠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24、《谢王秘书送桂花》 病中恨不见花开,赖有仙郎折送来。 一笑相看如有得,呼儿草划具樽罍。

25、《岩桂花》 重重帘幕护金猊,小树花开逼麝脐。 寒色十分新疹粟,春心一点暗通犀。

香延棋畔仙人斧,影射灯前太乙藜。 从此再周花甲子,伴公长醉日东西。

26、《次韵张持荷桂花》 别驾风流继竹林,名园幽榭水云深。 匀铺叶底森森碧,细糁枝头粟粟金。

酒酌香浮杯面蚁,诗成霜洒月中砧。 清芬冉冉仍多韵,不比晴窗一穗沉。

27、《小墅桂花盛开与客醉树下因赋二律》 旧游曾赋小山篇,浪蕊浮葩总逊妍。 金粟同瞻黄面老,玉枝争拥碧霞仙。

化身瑞相已百亿,匝地香风更大千。 无量现前金世界,倦翁又结醉中缘。

28、《次韵张敬之桂花》 年年绿桂著花时,黄雪团枝自一奇。 林静秋风生处早,山高凉月上来迟。

亭边露湿栏犹倚,书畔香清枕屡欹。 惆怅淮南无梦到,楚骚歌罢当吟诗。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1篇

多媒体出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四、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2)然后找出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美美地朗读这些句子。

学生朗读相关自然段,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师:同学们,你们画出了哪些相关的句子。

生: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师: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摇花对“我”来说很重要。

师:你是从这句话中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生:大事。

师: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儿可以算得上是大事儿?

生:过年过节。

生:考试。

生:过生日。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2篇

1、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2、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3、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4、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5、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6、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7、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8、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9、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10、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11、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12、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13、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14、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15、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16、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17、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18、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作文大全 )

19、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20、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3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

“嗒”的一声,一滴露水落下来。

是白露之露,在曙色熹微时分,从枝叶间滴入草丛,从草尖上滴入泥土……

天地间幽然荡起一丝寒意。

9月,白露之后是秋分,很快,秋天已经过了一半。岁月难留,一滴清露仿佛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唤起远行者心中的共鸣。

北方来的鸿雁也是远行者。它略显悲凉的叫声,像露水一样打湿了赶路人的心事。

即将南飞的燕子也是远行者。它依依惜别的呢喃,露水般打湿了故园的衣襟。

同时被打湿的,还有桂花。

“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仲秋早晚寒凉、白天炽热的天气,像是一场深刻感情的发生与发展,在沉默中蕴藉,在歌声中张扬——“八月桂花遍地开”,谁能忽视这场盛大的花事呢!

看!金桂、银桂、丹桂,一簇簇,一树树,一片片……开得如金、似银、若霞,开得繁茂、浓郁、烂漫,让人怎能不歌咏赞叹。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的香气飘得很远,有“七里香”“九里香”之称。而在传说中,桂花是生长在月宫中的仙树,它配得上“天香”这一美称。

桂花四季常绿,枝茂叶繁,香气浓郁,清雅高洁,既可赏花闻香,又能入药食用,更可陶冶性情,历来深受国人喜爱。我国桂林、苏州、杭州、信阳、汉中等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或市树。桂花在河南省信阳市普遍栽植,著名的革命历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就诞生在这里;信阳“潢川金桂”是全国金桂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潢川县古称光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古就大面积种植桂花。潢川百姓喜爱在庭院里种植桂花,逢年过节有打桂花糕、做桂花糖、酿桂花酒的习俗。唐代诗人王建任光州刺史时,曾于中秋之夜写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著名诗句。如今的潢川,依旧遍植金桂,一到秋天,满城花开,处处飘香,赢得了“花木之乡”的美誉。

还是在信阳,此时,满山的茶叶也正等人来采,那就是白露茶。白露茶采在白露前,多为一叶一尖,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色重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颇受懂茶人青睐。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是赏桂和赏月的最佳时期。桂花、月饼和中秋明月,在中国人心中是相伴共生的诗意存在。月圆之夜,在院中摆上刚刚采摘的瓜果,摆上香甜的月饼,执一杯白露清茶,对月,望月,满心欢喜。清风徐来,桂香扑鼻,此情此景,我们只能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深深沉入陶醉之中……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4篇

唐代李白的《咏桂》,是赞美桂花香的诗句。

【出处】《咏桂》——唐代:李白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译文】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在桂花的树荫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扩展资料1、《咏桂》创作背景《咏桂》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一首干谒诗,源自《全唐诗》。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5篇

宋代朱熹《咏岩桂》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宋代朱淑真《木犀》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赠元素 宋 苏 轼 月缺霜浓细蕊干,些花元属玉堂仙。

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 破诫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遗孤芳老涧边。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宋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 宋 周文璞 偶向花边立,悬知病已瘳。 小山今夜月,团树满庭秋。

清露沾丛底,斜河在上头。 须臾香更好,还与碧云浮。

咏桂 唐 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6篇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桂花的故乡。桂花赋予诗人以灵性,诗人为桂花添光彩。屈原在《楚辞・九歌》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浆”之吟唱。桂花,亦名“岩花”,如唐代李勃《留别南溪》所云:“欲知别后留情处,各种岩花次第开。”而宋代范成大的《岩桂》诗则称桂花为“木樨”,诗云:“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樨开。”桂花有丹桂、银桂、四季桂之分。金桂花色橙黄、娇艳绚丽,诗人赞之曰:“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银桂清姿雅质,香味最浓,宋代杨万里的“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描绘的就是银桂。宋代吕之声认为,在秋天,惟桂花最美,正如他在《桂花》诗中所云:“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北宋谢逸在《咏岩桂》诗中写道:“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四,正是天花更着香。”诗人视桂花是由雪花着香后幻化而成的,独见新妍。

历代许多诗人神思遐想,把地上的桂花同传说中月宫吴刚伐桂联系起来,赋予桂花美丽的神话色彩。难怪他们写的咏桂诗,不少同月亮相关连。唐代白居易面对不凡桂花,不禁吟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唐代宋之问认为桂花不是凡物,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人杨万里笔下的桂花出神入化,诗云:“不是人间种,疑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代韩驹在咏桂花的诗中也写道:“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这种月桂相连、充满诗情的意境,令人陶醉。

香为花之魂。但在百花王国中,惟桂花之香“清可涤尘,浓能透远”,无怪乎诗人赋咏桂花,都着力在花香上花费笔墨。辛弃疾直言桂花:“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在他的眼里,恐怕是桂花经秋风夕露,把世界熏染得馥郁芬芳。朱淑真的“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道出了桂花凛然傲霜的气魄和沁人心脾的芳香,可谓人恋秋色,桂香醉人,物我相融,令人神往。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兴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对桂花的赞美可谓高唱入云,大有压倒众芳之势。

描写桂花香的诗句 第17篇

1.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宋)《鹧鸪天·桂花》

解释: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2.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谢懋(宋)《霜天晓角·桂花》

解释:桂树的绿叶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来的,青青的叶片低垂着,保护着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样的黄色花朵。它独占了花中的美誉,无论是它那优雅的气质还是幽郁的香气,两样都称得上是花中的极品,无谁能比。

3.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谢懋(宋)《霜天晓角·桂花》

解释:桂花已达到了无法再圣洁的程度,你若不信就听我说说它非同一般的来处。你抬头望望天上那轮皎洁的月光,嫦娥轻逸地把长袖挥舞,白玉做成的台阶映射着银色的光辉,金碧辉煌的宫殿沐浴着一层甘露。那就是月宫,桂花就在那里生长。

4.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唐)《鸟鸣涧》

解释: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5.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解释:枝头的桂花像垂着的块块白玉,圆月映照了整个苍穹,夜空好似被洗净了一般。

6.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高适(唐)《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解释:山中俯仰自如无意不可至,石间泉水淙淙恰如风吹雨,桂花松子极多常常落满地。

7.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宋)《中秋月》

解释: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9.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清)《上元竹枝词》

解释: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10.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邻(唐)《长安古意》

解释:只有凄静的南山一些桂花在纷飞,点点打在人的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