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歌唱者诗歌(共4篇)

歌唱者诗歌(共4篇)

时间:2023-12-01 10:56:25 古诗文

歌唱者诗歌 第1篇

歌唱者诗歌

这一位坚定的歌者

目光有力 歌声刚劲豪迈

他的左腿膝盖以下的部分都没有了

拄着拐杖在两侧商城场中间的广场上高歌

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

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我有些感动

这是另外的一个歌者

他先唱了一首光辉岁月

有一种喷薄而出的激情

然后又唱了一首带着柔情的歌曲

虽和同伴偶尔的言语中会透露出一些市井和调侃

但是却也阳光,怡然自得

他坐在轮椅上

两条腿萎缩的好像小孩般的大小而已

是软骨病么

我不知道

大家纷纷驻足

又陆续的把钱放入他们面前的纸箱中

拿着麦克风的人会间或的表示感谢

声音轻轻的,不卑不亢却很真诚

有人只是经过

有人在倾听

有人在轻轻的交流

但是都没有去打扰到他们的歌唱

或者安静的放入纸箱

或者在一旁观看

有老有少

有学生有职员

大家尊重和理解

我有些感动

这个姑娘

之前都在帮忙摆弄着设备

我看到她的脸上一块一块的

估计是被烧伤了

后面当她上去唱歌的时候

我发现她的双手都是没有了的

她是如何把麦克风握住的呢

平时又是如何拿东西的.呢

我不知道

她是个腼腆的姑娘

言语和行动中都带着一丝的羞怯

唱起歌来却也显得自在了许多

歌声不算很动听

但是投入和坚定

这个腼腆的姑娘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呢

生活该是给了她怎样的磨砺

而她又是如何的洗去满身的铅华

变得如此的宁静、坚定和恬然

她唱着小城故事的时候

我在旁轻轻的和着

很想哭

眼泪都湿润了眼眶了

这是三个在商场之间的空地上的歌唱者

歌唱者诗歌 第2篇

《孤雁》诗歌鉴赏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①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②万重云:指天高路远,云海弥漫。

③ 望尽 二句:望尽天际,仿佛看见了失去的同伴;哀唤声声,似乎同伴的叫鸣在耳边响。

④意绪:心绪,念头。

⑤自:一作 亦 。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

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

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写作背景

《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 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孤雁》诗, 表达的就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依常规方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的事物是不宜直接说破的。杜甫则不是这样,他开篇即唤出 孤雁 ,而这只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 孤雁 。清人浦起龙评价说: 飞鸣声念群 ,一诗之骨 (《读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领的。

第二联境界忽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 一片影 ,它与雁群相失在 万重云 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这一联以 谁怜 二字设问,这一问,将诗人胸中的情感滚滚流出: 孤雁儿啊,我不正和你一样凄惶么?天壤茫茫,又有谁来怜惜我呢? 诗人与雁, 物我交融 ,浑然一体了。清人朱鹤龄评注这首诗说: 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 ,而且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第三联紧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不停地唤,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析说: 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 (《读杜心解》)

结尾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无意绪 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 王风 黍离》),诗人与这些 不知我者 自然无话可谈。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读者以 立体感 .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庆初杜甫晚年旅居虁(kui)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家人离开成都。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

歌唱者诗歌 第3篇

我是一只小鸟

我又飞回了魂牵梦绕的海西

见到了曾经熟悉的美丽

这里绿树成荫

这里青山碧水

这里百蝶群舞

这里花香涌动

不曾忘记

苦难的海西

青葱的山岗

闪烁着镰刀的挥舞

清澈的`晋江

喑哑着洗衣谣的调子

泥泞的滋味

裹挟着贫穷的呐喊

裹挟着我悲伤的歌声

怎能忘记

激进的海西

机器的轰鸣

吞噬着蝉鸣的啾啭

高楼的呻吟

充斥着翻腾的热浪

裸露的河床

暴晒着污浊的欲望

暴晒着我流浪的歌声

如今呀,怎不欣喜

和谐的海西

护我水土的春风

吹绿了山冈

吹皱了碧波

蓝天白云

荡漾着都市的繁华

柳条繁花

绽放着惬意的幸福

绽放着我心中的赞歌

我回来了

回到了海西的怀抱

我要与绿树共舞

我要与碧水同歌

歌唱者诗歌 第4篇

歌唱诗歌

今天,我注定要对这个女孩歌唱

歌唱她的长发

歌唱她的眼睛

歌唱她的吻

在红叶穿行的田间小路上

蝴蝶缀满天空

像我一样的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仿佛凭借这点点的踪影

我就不会迷失在月亮的梦中

有一些故事

我已经跟女孩的同学说了

但现在又渗透到我的内心

柔软得像桂林的'溶湖

甚至一看到平静的湖水

我就能闻到桂花的淡香

爸爸我能否借用你的喉头发音

向一个像我母亲一样善良的女孩歌唱

歌唱她的长发

歌唱她的眼睛

期待她的吻

在短亭经过长亭的古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