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海子诗歌朗诵(实用7篇)

海子诗歌朗诵(实用7篇)

时间:2023-09-22 12:02:28 古诗文

海子诗歌朗诵篇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海子诗歌朗诵篇2

《旧时光》

旧时光不够明亮,因为

披上了过往

窗外的光照在黑色的角

不暖,不明亮

那丝丝光线,挣脱古木窗

跳在灶台上,悲伤

火苗探出头,巴望

然后伸缩的自己的罪域里

记忆的清愁,清瘦的花瓣

碾不成细尘飞散

岁月刀镌刻的雕塑,粘补不了

时代的裂痕,时光走过

旧时光里,没有带走什么

只留下记忆的沉重

海子诗歌朗诵篇3

摘 要:海子一直用自己的诗歌抒写着对理想家园的美好向往和强烈诉求,与此同时诗人又相当痛苦和极为迷茫。《重建家园》写于1987年,不少读者认为,海子在这首诗里明确地表达了对诗歌理想和精神家园的“放弃”心理,并对这种“放弃”进行了一番理性思考。然而,认真品读这首诗会发现,诗人海子对于诗歌理想和精神家园诸问题思考的结果不是“放弃”,而恰是义无反顾的“坚守”。该诗表现了诗人深刻的内省精神,堪称海子重新构建理想家园的诗化宣言。

人们在读海子的《重建家园》时,往往先入为主地受海子一贯的悲观、孤独情绪的影响,轻率断定海子这首诗表达了对诗歌理想和精神家园的放弃。这是因为人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想当然地把“重建家园”理解成了物质的家园,而把“智慧”想当然地理解成了精神的家园,这是人们习惯性的二元对立思维在作祟。其实海子要建构的家园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既是物质的家园,又是精神的家园。海子深受荷尔德林的影响,他曾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海子渴望重建的家园,是建立在关心土地、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状态之上的。该诗表达了海子深刻的内省精神,并对理想家园做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是海子重新构建理想家园的宣言。

《重建家园》{1}全诗如下(诗段编号及分节号为笔者所加):

1.在水上 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 2.生存无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3.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4.风吹炊烟/果园在我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1987

海子在《重建家园》里仍然沿用了“村庄”“土地”“麦粒”“炊烟”“果园”……这些经典乡土意象,用这些意象来营造他的理想家园。海子在这首诗的开头就写道:“在水上 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放弃”“停止”诸如此类的词汇,的确容易令人误会:海子为何要“放弃智慧”?为何要“停止仰望长空”?要正确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海子诗歌写作的特点及该诗创作的背景。

海子的家乡在安徽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直到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才离开这块生养的土地,而在海子短暂的生命旅程当中,这十五年的乡村生活无疑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海子自认为他生长的村庄是和孕育了普希金的村庄一样,他在《两座村庄》中写道:

和平与情欲的村庄/诗的村庄/村庄母亲昙花一现/村庄母亲美丽绝伦//五月的麦地上天鹅的村庄/沉默孤独的村庄/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普希金和我 诞生的地方//风吹在村庄/风吹在海子的村庄/风吹在村庄的风上/有一阵新鲜有一阵久远//北方星光照耀南国星座/村庄母亲怀抱中的普希金和我/闺女和鱼群的诗人安睡在雨滴中/是雨滴就会死亡!//夜里风大 听风吹在村庄/村庄静座 像黑漆漆的财宝/两座村庄隔河而睡/海子的村庄睡的更沉{2}

海子在这样的村庄里生活了十五年,他曾自认为,关于乡村,他可以再写十五年。所以,在他诗里是对故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读者也会被他所传达的乡村挚爱深深地感染。泰勒说:“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围绕着他,人类围绕着他,他认为环境是构成精神文化的巨大外力。”{3}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不同的人生影响。“村庄”“麦地”“农人”等乡村风景,成为海子无法抹去的文化符号。在后来的读书学习生活中,有着诗人潜质和乡土情怀的海子又受到20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的影响,这些暗合了他的乡村文化符号。并且使海子更加怀念乡村生活。这种对乡村的深厚感情,使海子感受到乡村背后生命存在的元素,他的诗歌就是以这些元素为起点,用诗化的语言传达出乡土的本源性和本真性,在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的诗歌理念引导下,将乡村、土地和诗歌深深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具有诗意的神性乡土中国。

海子的诗作中仅以“村庄”为题的就有许多,如《村庄》《北斗七星》《七座村庄》《两座村庄》等。“住着母亲的村庄”“五谷丰登的村庄”“诗的村庄”“这故乡的村庄”已成为诗人情感之弦拨动的源泉,是诗人的情感得以尽情释放的地方。燎原在《海子评传》中写道:“这位诗人来自深厚而贫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庄、村庄周围绵延的麦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这生长了谷物和生命的大地。他关于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歌唱,有着绵远而浩瀚的背景——那里闪耀着人类高贵灵魂的光芒。这位现代诗人是如此心仪于那些古典的诗魂:屈原、但丁、莎士比亚……他宣称要接续那些伟大星辰创造的史诗传统。这种宣称无疑是庄严而凝重的。”{4}海子的诗歌已被写进中国当代诗歌史,张炯在《新中国文学五十年》中这样评价海子:“他创造了仅仅属于自己的意象系列,他的诗歌语言与此前流行的新诗潮的语言全然有别,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他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一位诗人。”{5}海子通过歌咏大地乡村,追寻乡村美好本质,唤醒民族精神特质,试图在他的诗歌中建构起具有诗意的人类家园。海子之所以对乡村意象这么钟情,并执着于构建乡土特质的理想家园,与他最初的农村生活经历和后来的城市“流浪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子在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开始了他的城市流浪生活。20世纪80年代的昌平是相当荒凉的,物质生活十分的贫乏。海子自杀后,帮其整理遗物的好友西川发现海子的房间没有电视机,甚至没有收音机,并且当时昌平的交通也远没有现在这么便利,从这种闭塞的环境可以看出当时海子的孤独和压抑。海子在《在昌平的孤独》写道:

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见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6} 在这首诗里海子传达了生命的空虚孤独之感。

一位与海子认识的政法大学的老师曾提起当时海子的寂寞与无奈:海子有一次到昌平的一家饭馆,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诗歌,你能不能给我喝酒?老板说,我可以给你喝酒,但你别在这儿朗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子虽是城市身份,却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城市的喧嚣、人情的冷漠,都把海子置于一个孤寂落寞的境地。城市是华丽、浮躁的,有太多的钢筋混凝土,太多的事物没有生命的气息,这些对于纯朴、真诚的海子、对于执着于追求生命理想的海子来说是隔膜的,他也难以放下对自我的'坚持去与城市相容,更不用说去与城市妥协。于是,身处都市的海子,其心灵却执着地眷恋着故乡,执着于未被现代都市文明浸染的乡土。“我本是农家子弟”,“但为什么/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诗人借叶赛宁之口喊出了返乡的强烈愿望。在《吊半坡并给擅入城市的农民》一诗的标题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诗人对城市的放逐,对乡村的回归。

对于城市的厌倦,对于乡土的怀恋,使得海子更加执着于对生存和土地的无言的信仰,“村庄”和“土地”成为海子创作的源泉,而乡村则是他渴望的归宿和理想家园。

我们首先来看诗歌标题:《重建家园》。“重建”,意味着原来的家园毁坏、消失;“家园”,是本诗的核心词语。如果单纯地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解读,这个“家园”要么是精神家园,要么是物质家园。然而,海子的家园是以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为出发点的,这里的“家园”是个深刻的隐喻:既是人休养生息之地,也是人安妥心灵之地,二者紧密融合,不可分割。该家园是诗人一直向往和歌咏的乐土,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重建家园》由 “大地”“麦粒”“家乡”“炊烟”等一系列的乡村意象组成,这些意象的出现,恰恰证明海子并没有放弃构建精神家园的理想,反而是更坚持自己的信仰。

本诗首句写道:“在水上 放弃智慧”。“放弃”二字是最容易造成本诗误读,所以我们就要看看为什么要在“水”上放弃智慧。“水”这一意象在海子诗歌里曾经出现,诗人常常用它来代指时间和历史,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我们又常常有“逝水流年”的感叹。这样理解,诗人的思想便有了更深邃的时空感。我们追溯中国历史,可以到《诗经》,到孔子,到历代诗人的寄情山水诗,历史上的圣人先贤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但海子为什么要放弃呢?其实,诗人海子要放弃的,并非对理想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建构,而是放弃一些高蹈的咏叹和故弄玄虚的理念,而是从关注生命和生存的角度,重建理想的诗化家园。因为诗人海子曾说:“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逃避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比如说,陶渊明和卢梭同时归隐山水,但陶重趣味,而卢梭要对自己的存在和生命本身表示极大的珍惜和关注。这就是我的诗歌的理想,应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本身。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7}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海子的“放弃智慧”是诗人在观照中国文人的特质后,做出的深刻反省!

诗人接下来写道:“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停止仰望长空”仍然是“放弃智慧”的延续。在中国历史上,最善于仰望长空的莫过于屈原了,他仰天长问时的慷慨陈词和热烈奔放的情感给人激情,在海子看来,理性思考即智慧,须要“放弃”;而奔放热烈的情感,则要使之平静。接下来的“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更体现诗人的深刻认识:生存不仅仅幸福和快乐,也意味着屈辱和泪水。

本诗第二节写道:

生存无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生存是非常简单的,大地也是非常坦诚的,不需要动用智慧去思考、去“洞察”,人只须面向生存本身,回到大地,感受大地,与之同生死共患难。诗人在这里没有写“重建家园”,而是用“重建家乡的屋顶”来代替“重建家园”,重点是突出“顶”字,以此来强调生存是需要承受的,既要承受阳光雨露,更要承受狂风暴雨,“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诗人深入思考后的冷静与平和。

本诗第三节诗人写道:

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诗人再次强调了“放弃沉思和智慧”,以此表明沉思和智慧并不能解决生活和生存中的所有问题,生活需要躬身而行,生存需要面对诚实的大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麦粒”是海子诗歌中的核心意象,诗人用麦粒来象征人类生存之本——粮食,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此为根基。诗人海子再次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的家园是建构在生命和生存之上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保持缄默”是对大地的诚恳和信仰,因为有时候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语言是无力的,唯有以诚实回报大地。

对于本节中“幽暗的本性”,有人认为是海子在反省自己性格中阴郁的一面。笔者认为,这句话整体是和前面的“缄默”并列的,是要“保持”的,也就是说这种本性是海子赞同的。结合前面的“放弃沉思和智慧”,这个“幽暗”理解为天地鸿蒙之初的状态,即人未开化、未发蒙的状态更为合适。就是说,人应该保持最初的单纯、朴素和真诚,这样和前面的“放弃沉思和智慧”就相互照应了。保持最初的单纯、朴素和真诚,这是海子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在此基础上重建的家园,既有物质又有精神——正是海子心中的理想家园。

在接下来的第四节里,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人间温情的乡村美景:

风吹炊烟/果园就在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

“炊烟”是家园和故乡的表征,是离乡游子心灵深处的遥远记忆,是对母亲最温情的怀念。接下来的“果园”与“家园”相对应,给人一种丰收的场景和喜悦,并且赋予了果园以人性。“静静叫喊”四个字,传神地表达出人和家园的相互依存、彼此尊重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需要用心去体悟、去感受。“双手劳动/慰藉心灵”提示我们,要在劳动中完成这种体悟。回顾全诗,这两句诗给了很好的解题:沉思和智慧未必能揭示生命和生存的全貌,也未必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类家园,而这一切要靠劳动,用身心与大地真诚面对,方能体悟生存之道。诗人在结尾处描摹的这一祥和而欢乐的田园劳作景象,遂定格成为一幅理想家园的经典画面。

通过对《重建家园》的解读我们发现,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放弃精神家园的结论是过于简单的;而将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显然有悖于海子的本意。在这首诗中,海子不但对生命和生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而且对大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把对家园的坚守上升到信仰层面。诗人海子对于诗歌理想和精神家园诸问题思考的结果不是“放弃”,而恰是义无反顾的“坚守”。该诗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内省精神,堪称海子重新构建理想家园的诗化宣言。

{1} 选自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415页.

{2} 选自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1页.

{3}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9页.

{4} 参见燎原:《海子评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 张炯:《新中国现代文学五十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268页.

{6} 选自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7} 海子:《诗学:一份提纲》,见西川主编:《海子诗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7页.

拓展资料:

作品原文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存

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园

生存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藉心灵”

海子诗歌朗诵篇4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诗歌朗诵篇5

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

光未然

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独唱:杨鸿基)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海子诗歌朗诵篇6

流水线

在时间的流水线里

夜晚和夜晚紧紧相挨

我们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

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来

在我们头顶

星星的流水线拉过天穹

在我们身旁

小树在流水线上发呆

星星一定疲倦了

几千年过去

它们的旅行从不更改

小树都病了

烟尘和单调使它们

失去了线条和色彩

一切我都感觉到了

凭着一种共同的节拍

但是奇怪

我惟独不能感觉到

我自己的存在

仿佛丛树与星群

或者由于习惯

对自己已成的定局

再没有力量关怀

海子诗歌朗诵篇7

《祈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