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时态总结表 第1篇
对于「た」的发现用法,我个人有这样一个解释:我们意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存在时间差,现实世界是实时变化的,意识中的世界则需要我们打更新补丁,正如你只有看过新闻才能知道大洋彼岸发生了什么;你意识的世界刚刚更新,现实的世界它早已存在!
几番折腾下来我们可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日语的时体式似乎互相影响难分彼此,这个感性认识实在是不错,日语语法形象地给这样的现象起了个好名字叫“ATM”(aspect、tense、mood),所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词形态,要从时体式综合考虑,这才能更好地搞懂日语。
日语时态总结表 第2篇
一般体:未动(する);完了(した)
过程体:
(此外还有表示趋向体的ていく和てくる、表示变化的ていく,一说可归入起始体,为了避免和持续体混淆,未列入上述过程体中)
首先是名词解释,按照大部分人一外英语的语法习惯(加粗斜体)稍加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英日的”体“范围不是完全重合的,日语的每个词代表的”体“也是不唯一的,后面会有所体现,这里就先大致分以下,仅供参考理解:
日语大部分的时体标记没有歧义(一一对应),而且使用频率较低(常用的就那几个组合),直接形成记忆即可;但是日语最常用的四个标记「ル(る)」、「タ(た)」、「テイル(ている)」、「テイタ(ていた)」,各自的含义是不唯一的!而且不同类型的动词都只会选取其中的部分含义!更要命的是「タ(た)」这个过去时的时态标记有其他用法(语气、式、mood、ムート),也就是说「タ(た)」除了表示过去的时间,还能表示和时间完全无关的”发现“、”确认“、”命令“等,如「見つけた」表示”找到了_(现在时)、「よし、買った」表示,“好,买了”(现在时,或者说将来时也行)。
然后我们能整理成如下的二维表:
其中列5是不属于时态的特别用法。然后我们将动词分为如下两类三种 (2+1):
日语时态总结表 第3篇
动词的将来时具体有多”将来“由时间修饰部分决定,比如「今から食べる」、「家に帰った後ご飯を食べる」。另外还有「食べよう」、「食べようとする」等过程体中的”即将“也可以表达将来,这两个表达同时还带有”劝诱、决定“等语气;更进一步,表示状态的动词有将来时吗?「ある」的将来时是什么?存在的将来、将来的存在是什么?
答案是「ありそう」,你会神奇的发现,我们用推测表示将来,有人肯定会觉得推测怎么和将来一样呢,问题就在于将来的一切都是推测的,“明天会有面包吃吗?”,“面包会有的。”,“明天吃面包!”。我们对将来的描述就像天气预报一样,曾经是不准确的_占卜“、现在是较准确的”预报“,未来可能是准确的”预言“。
上升到哲学高度吧朋友们,时间难道不是只有过去和将来吗?现在又在哪里呢?
Q6:「タ(た)」表示发现(B5、D5)要怎么理解?
A6:发现用法属于语气(式、mood、ムート)的范畴,当你觉得一句话的动词用发生在过去来理解比较别扭的时候 ,它往往就表示跟时态无关,而是和语态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