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总结 第1篇
一、实习目的以及要求
根据所给器件制作调频收音机,并能实现对讲功能。要求调到的台多而且音质好、对讲距离大。
二、实习器材及工具介绍
集成块、贴片集成块、高频三极管、发射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驻极体、扬声器、电感线圈若干、电阻若干、电位器(5k)、不同大小的瓷片电容若干、电解电容若干、双联电容(223p)、按钮开关、耳机插座、导线若干、印制板、频率指示牌、前后盖、塑料按钮、不干胶标牌、大小拨盘、正负极连体片、拉杆天线、小焊片、各种螺丝若干、烙铁。
三、实习原理
收音机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过电容耦合到混频电路。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检波,再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再经过两次功放电路,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对讲机原理:变化的声波被驻极体转化为变化的信号,经过阻抗均衡后由三极管进行调制放大。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会引起很大的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结电容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从而达到调频的目的。
四、实习的具体步骤
1.清查器件数目。对照清单确认是否缺少器件。
2.焊接各种器件。注意各器件焊接的顺序,应该先焊接矮小的器件,并要注意器件尽量贴近印制板。我先焊接的是瓷片电容,其次是电阻、电感等。由于24脚的芯片无插座,所以只能直接焊接。焊接时还要注意不能虚焊、短路,焊接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坏器件。
3.器件焊接完毕后检查电路。对照图纸,认真检查是否出错。
五、实习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起初通电调试时,因为在教室信号不好,我只能收到十二个台左右,但音质还算好。后来我在教室外调试时,虽然收到的台多,但还未达到要求。通过调节L4的松紧度,扩大了接收频率的范围,调到的台也变多了。在调试对讲机功能时,一开始我只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后来经过调节频率,可以实现对讲功能,但距离不太远。通过调节L2、L3的松紧度,对讲的距离也变大了。
六、实习感受或心得体会
可能是因为有了之前的动手经验,这次的对讲机实习比较成功。本次实习给我的感觉是,只要认真地根据要求焊接好各种器件,制作出来的对讲机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这还是一次焊接练习,没什么难点。其实,我焊接器件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小心将相邻点连到一起、焊接电容时长短不一等,虽然及时改正了过来,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其次,在调试时,我没有调节电感,使得收到的频率范围较小。经过老师提醒,我调节了电感大小后,果然收到的台变多了,而且音质更好了。除此以外,我在调试对讲功能时也花了不少时间,主要还是因为刚开始没有耐心。静下心来之后,终于调试好了。用着自己做出来的收音机听歌,我内心充满成就感。
七、实习中的一些问题
1. 对讲机中为什么调整线圈可以改变接收或者发送的效果,调整4个电感线圈到底可以改进哪些功能?
答:调整线圈可以改变磁通量的大小,从而改变接收或者发射效果。调整线圈L2、L3可以调节对讲距离,调节L4可以扩大接收频率范围,调节L1改变发射频率。
2. 语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答:语音的频率范围是88~108HZ。
3. 收音机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是什么信号,频率范围是多少?
4.为什么有的同学对讲机能够实现收发同一频率,有的收和发不能用同一频率?可以调整什么实现?原理是什么?
5. 收音机如何区分各个台?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吗
6. 收音机中AM和FM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他们在原理上面有什么样的区别,各自应用于什么场合?
7. 不用万用表,能够读出电容,电阻等器件的值吗,剪短了的电解电容有没有办法判断正负?
对讲机总结 第2篇
对讲机是双向通信设备。尽管这些年来它们经历了多次转变,但它们的基本组成部分保持不变。它们包括天线、扬声器、麦克风、电池、发射器和接收器。这些组件有助于实现发送和接收过程。当发送者按下 PTT(即按即说)按钮时,它会产生声波。声波经过几个过程才最终到达接收器。因此,用户可以在几英里之外(通常是短距离)进行通信。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调频技术。在使用对讲机时,需要注意保持距离、定期充电、遵守相关法规等。通过对对讲机的工作原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对讲机,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对讲机总结 第3篇
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由高频群和低频群组成,高低频群各包含4个频率。一个高频信号和一个低频信号叠加组成一个组合信号,代表一个数字。DTMF信令有16个编码。利用DTMF信令可选择呼叫相应的对讲机。
●无线电通联中常用哪些“黑话”打招呼?你能听懂多少?
●科普 | 为什么400-MHz 频谱非常适合关键通信?
●全力阻塞乌军通信!俄军帕兰庭电战系统参战,重点干扰营连电台
●女子单独隔离用对讲机呼叫老公,你用过对讲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