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总结(实用3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总结(实用3篇)

时间:2024-02-18 10:44:10 总结报告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总结 第1篇

1、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2、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3、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4、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总结 第2篇

一、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包含主题图、亿以内数的读法例1例2、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例6、数的产生、xxx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的认识例1——例3、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几个部分。

二、各部分知识点以及相应练习题目

主题图:出现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习题:

1、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第()位是十万位;万位的右边一位是()位,左边一位是()位。

2、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九位数是()。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4、在数位顺序表中,万级包括()数位。

5、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万。

例2:读含两极的数。

习题:

1、208750000是()位数,读作(),数字2在()位上,表示2个();数字8在()位上,表示8个();数字7在()位上,表示7个();

2、看计数器读数。

3、读出下面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

习题:

1、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万二千()

一亿()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二十万零二()

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四百万、七十万、五万、和三千。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零;读一个零;所有的零都不读;读三个零;

组成最大的六位数。

例4:亿以内数比较大小。

习题:

85204○100260050140○6314028906○28901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习题: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750000=()23080000=()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习题:

1、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北京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

2、把1843527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千位后面的尾数、万位后面的尾数。

3、□7630≈10万;

4、有一个六位数,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是30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计数法、计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习题:

1、古时人们计数的方法有()()()。

2、判断: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xxx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xxx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的认识例1:读三级的数。题型同亿以内数读法

例2:写含三级的数。题型同亿以内数读法

例3: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习题:

1、把19843527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75630000≈10亿;

3、有一个十位数,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6亿,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习题:

1、算盘上方的一个珠子代表(),开关及清屏键是()。

2、计算385+201=需要按()次键

3、497+498+499+500+501+502+503=

4、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总结 第3篇

(一)租船问题

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租最省钱?

(1)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

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

经比较大船便宜

方案一:全租大船

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

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

5×30+24=174(元)

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做满,还空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在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是大小船刚好做满

租金为4×30+2×24=168(元)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根据船的租金和限乘人数,先计算哪种船便宜

(2)再假设所有人都租便宜的船,如果全部做满无空位并且人全部做完,那么这种租法就是最省钱的。

(3)就要调整,尽量做到两种船刚好做满,这时是最省钱的。

(二)鸡免同笼问题:

笼了里有鸡免若干只,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2只脚。问鸡和免各有多少只?

1、用列举法:

鸡只数

免只数

脚总数

2、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10×2=20只脚

(2)这样与实际相差32-20=12只脚

(3)当我们把一只鸡想成一只免就多想了4-2=2只脚

(4)说明笼了里12÷2=6只鸡被想成了

(5)那么鸡应有10-6=4只

3、抬脚法:

(1)把鸡和免都抬起两只脚,这时一共抬起了10×2=20只脚

(2)这时还剩下32-20=12只脚,这些都是免子的

(3)一只兔子还剩下4-2=2只脚,说明笼子里有12÷2=6只免子

(4)那么鸡应有10-6=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