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费文化总结 第1篇
如果因为经济或者其他原因不想给小费,可以去吃快餐或者点外卖自取。
在快餐店(例如麦当劳、汉堡王、赛百味等等)堂食不用给小费,因为点餐之后自取食物拿到餐桌上,吃完自己收拾,过程中并没有享受到餐桌服务(table service),所以不用给小费。
自取外卖(Takeout)也可以不用给小费,但如果觉得人家打包打得好、或者因为东西太多店员帮你提到车上,也应该给$1+表示感谢。大流行期间餐厅行业不容易,有的人会多给小费来对自己喜欢的馆子表示支持。
小费文化总结 第2篇
研究显示,顾客的性别和政治党派等都是服务人员是否可获得小费的因素。
该研究还表明,妇女、民主党人、南方人士和那些用现金支付餐费的人士,平均给小费的数额为餐费的15%—16%。
不管你喜不喜欢美国的小费,它都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来到美国,入乡随俗,遵循地方规矩。久而久之,你会觉得给人小费让自己更加绅士,更知道感恩,给别人小费会成为一件非常自然自愿的事情,是一件让自己和对方都很愉悦的事情。
亲爱的读者们,请读完顺手点下右下角的“在看”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了。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小费文化总结 第3篇
现在外卖送餐上门越来越流行,Postmates、UberEats、Grubhub、Doordash等等送餐Apps覆盖地区也越来越多。那么,给外卖小哥多少小费合适?
答案是15% - 20%,或者$4+。如果外卖订单量特别大,或者天气非常恶劣,应该要适量多给。
有的小伙伴们可能会疑惑,不是已经加收了外卖费了么?问题是,那外卖费并不是全给送餐小哥的!
如果想省下小费,建议点Take Out外带而不是Delivery送餐上门。
小费文化总结 第4篇
部分餐厅可能不提供全套服务,例如要先到柜台点餐交钱,然后自己找位置,服务员只负责送餐,并要求客人餐后自己收拾桌子,这种情况小费可以酌量少给,通常你给了小费,服务员对待你也会更热情一点,会主动帮你倒水和收拾。但由于这种餐厅经营模式更类似于快餐店,不给小费也会被接受。只是如果你点餐时有特别要求、有叫服务员帮忙或吃完之后不想自己收拾桌子的话,就请留下小费吧!
不要以为吃自助餐就不用给小费了喔!虽然取餐的时候你是“自助”,但是服务员会给你送饮料、倒水、收盘子等等。当然,吃自助餐小费可以少给点,给10%或者每人给$1 - $2都算正常,满意服务的话当然应该多给。自助餐厅里如果有厨师帮忙即点即煮、在现场切烤肉之类的柜台,可能也会放上一个独立的tipping jar,但厨师有固定收入,这种情况可以不给小费,只不过如果放入$1+,厨师肯定会对你的order更用心一些。
小费文化总结 第5篇
一般情况下,在提供全套服务的餐厅内就餐(dine in),小费应给15%以上,15%是约定俗成的基础小费比例;如果你认为服务非常好,让你很满意,可以多给小费(例如20%~30%);而给少于10%就是变相表达你对服务的不满;传统上如果客人对服务极度不满意,会用一个一分硬币来表达。
但如果服务质量还可以,而你却给得太少甚至完全不给小费的话,就会引起公愤。没有理由的不给小费会被看作没素质、人品差。
小费文化总结 第6篇
如果有小伙伴喜欢去夜店、就会遇见美剧里常出现的站在洗手台旁边的服务人员,帮你递毛巾、纸巾、_水等,如享受到了这些人的服务,给个1、2刀小费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住在大城市公寓的小伙伴们,可能需要在大节日(圣诞节)给公寓的看门人节日小费,通常$50 - $100,按照你公寓的档次高低和看门人的友好程度决定,当然,有些大型公寓看门人不止一个,那么每个人少给些也很正常,主要看自己经济能力。虽然不给也没有太大关系,但如果你给了,看门人一定会记得你的好。
小费文化总结 第7篇
在美国,打的/坐出租车(Taxi/Cab)除了要付基本车费之外,还应额外给车费的15-20%作为小费。如果你要去一个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司机把你送到目的地之后可能很难在附近找到其他乘客,也应该适量再加点小费。
现在很多城市也有Uber、Lyft之类的共享乘车App/打车服务,App内也有给小费的选项,人们通常给10%-20%的小费。
小费文化总结 第8篇
小费通常应按优惠折扣前和税前的总价的百分比来计算。比如一份套餐原价$20,现在打折只要$15,加税$1,账单总价$16,给15%的小费应该是$3。
现在很多餐厅也会在账单上列出不同百分比的建议小费金额(Suggested Gratuity),但有可能是按税后总价来计算,不少小伙伴可能都遇到过账单上给出算多或者算错Suggested Gratuity的情况,个人建议还是用手机自己算一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