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雕实训总结(合集3篇)

雕实训总结(合集3篇)

时间:2024-03-27 10:52:05 总结报告

雕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牙体雕刻技能

当今时代正处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时期,因此教学改革的任务显得异常紧迫与繁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这一特点不仅决定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决定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医学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成功地培养出口腔医学技术型人才,笔者认为必须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牙体雕刻技能课进行教学改革。

1 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根据相关实验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测试。每次进行两颗牙体雕刻测试测试,每颗牙体1道题,共2道题。例如:雕刻上、下颌第一磨牙。时间是60 min。其中,上、下颌第一磨牙雕刻的题目各占50%,每颗牙齿的雕刻分别有20个给分点。

方法 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2006级98名学生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课内容为“牙齿的雕刻”。在实验课上,对照组老师进行示教演示雕刻牙齿的步骤,课后无作业,学生课余时间不进行雕牙的练习;实验组老师进行示教演示雕刻牙齿的步骤,课后有作业,进行当堂课牙齿的课后雕牙练习,每天雕刻一颗牙齿。全部雕牙实验课结束后,进行实践雕牙测试。2组学生均未提前告如要测试。测试时间60 min,不记名。理论课教材选用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口腔医学技术专业_规划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由同一教师进行实验课雕牙的讲授。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软件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统计两组实践雕牙试卷后,选择两两比较的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的统计结果见表(表l、2组学生的实践雕牙试卷的成绩)。

应用EXCEL软件及SPSS(使用)统计分析软件,以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

由表看出,两组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实验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实践=),实验组的实践雕牙成绩较高,平均成绩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本院从2003年开始推行口腔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意在打破以前的课程框架,围绕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学生创新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实施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新型的口腔基础医学实验体系。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具有扎实和较强的口腔医学技术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进入口腔义齿加工企业实习,能较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岗位实际工作需要,并很快成为企业生产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后被实习单位录用。

已往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育形式,限制了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难以为市场经济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2]。因此必须加以如下改革:①教学内容应由过去的以单纯传授具体知识为主,改变为以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等)的培养为主;②教学方式应由过去的以传授具体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改变为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启发式;③学习过程应由过去的阶段式学习改变为终生学习 。

课程设置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设置应紧随时代脚步,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为目标。只有打破原学科型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高等职业医学技术教育才能真正迈上新的台阶。对高等职业技术医学生,应贯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教学要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深奥的纯理论不必过于深究,而应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强化临床能力培养的主导思想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3],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加强医院见习、实习以及实训的训练,并切实保证实践带教的质量。口腔解剖生理学改革不仅要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的“教”,更要让教师适应学生的“学”。通过讨论、交流、实践和探索最新的医学技术前沿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让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4],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理解事物、建构自我知识、去超越现有知识发现新问题、以开发的、富有浓厚探索气息的环境来培育自我发展创新能力的人才[5]。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综合医疗、器械、技工、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养成是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针对国内学生动手能力差、机会少的现状,我院在教学安排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增大了见习、实训课的比例,并强化学生的口腔工艺技术基本功的训练。在第一学年开设《牙体形态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工艺概论》等课程,通过200余颗蜡牙及石膏牙的雕刻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了牙齿的基本形态和相关的雕刻技术;在第二学年开设了《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活动牙齿技术学》、《固定牙齿技术学》以及《全口牙齿技术学》等课程,从弯制卡环、取模、制备蜡型等基本训练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系列训练,学生进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学习时,就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对专业课的学有益处。

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在所难免。对高等职业技术学生,我们要强调“以能力为中心”,着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处理患者能力以及临床操作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大技能考核的分量,以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

总之,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性改革,没有科学的理念,就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没有开放的教学理念,也不会有实用的教学方法。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我们而应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自己特色之路,这才是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戴红兵,刘玉村,xxx.关于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医学教育,2000,(2):26.

[2] xxx 津.注重培养成人学生的创造能力.成人教学刊,2002,(1):46-47.

[3] xxx.浅谈诊断学教学改革的设想.西北医学教育,1995,13(4):194.

雕实训总结 第2篇

[关键词]素描 形体 结构

1、素描正确的观察方法同样适合于雕塑创作

2、素描为雕塑在表现对象的形体和内在结构的正确理解上提供了多种可能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认真观察和对形体结构的敏锐反映能力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雕塑学习中同等重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客观物象的形体是由它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组成,其形状和体积表现千姿百态,学习者需要善于把它归纳和组成近似的形体,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其形体特征。例如,在素描训练中如果我们能很好的解决抓住物象中的大的基本形,那么我们在雕塑学习中对基本形的把握就可以摆脱许多细节产生的干扰,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形体大的倾向上,通过客观对象的整体性给人产生以更肯定、清晰和印象深刻的形体。因为形体不仅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掌握造型能力的最基本的因素,而且它是代表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的主要成分。我们只有通过对素描的训练,才能把握了形体和理解客观对象的内在结构(结构是客观物象内部的构成与排列,没有结构就是没有形体,内部结构注定了外部特征的形象)。而结构又分为两种,即解剖结构和几何结构,解剖结构是指客观对象的内在构造特点,比如人体中的组织结构等等都是人体的解剖结构,而几何结构却是从解剖结构中体现出来的形象的大块面的基本形状,人们习惯用相似的几何形状来概括和进行认识,我们就称之为几何结构,也就是“形体”,它是指形象结构的外形概括和几何形化,它带有艺术家更多的个人意识和创造性。在立体空间中,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形体,我们都可以概括到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去进行剖析、简化。因此,在雕塑学习中对造型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抓住“体积观念”这根主线并用相似的几何形状来观察三维空间中存在的物象,只有使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归纳到最简单的几何形体之中,才能使我们掌握雕塑创作的基本语言,加强作品的空间感和体量感。由此可见,利用素描绘画中几何结构的 “体积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克服孤立观察形体的弊端,提高对形体的思考、认识和把握。

3、在人体透视关系和雕塑纵深感的处理上

4、素描为雕塑创作的带来的草稿作用

5、结论

总之,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础。雕塑上取得很大成就的雕塑家无一不是素描大师,无论是_还是xxx,他们把素描看成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都认为“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它用最朴素的形式,揭开了人类视觉艺术的篇章,并在二维的平面墙壁上借助点、线、面和简单的色彩试图记录了有一定三维立体的“造型”活动,它要求我们在雕塑的学习中要充分认识到素描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xxx、xxx、xxx《素描:形体 解剖 明暗》.[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陈淑霞.《绘画基础》[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雕实训总结 第3篇

1.项目教学法的优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训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发挥了教师的创造性,推动了教学的改革。

缺点:教材中项目的有效性欠缺,难易程度不当,有些项目不切实际;有些设备配套性不够;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制约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它的实施有时会受到时间、精力和资源等方面的制约,与语言教学的规律性方面有冲突的地方。

2.双分互动教学法的优点: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能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顺利地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缺点:把学生分层,对后进生有一定的打击性,后进生的主动性不够。同时,必须根据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项目,相对麻烦。

二、两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

如何使两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有效结合?我通过一个典型的教学方案来解读。

项目:《花卉的食品雕刻》

一、课题分析

(一)教学引导:通过情景描述、教学展示和作品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本次学习的任务,使学生对本课题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启发学生对下阶段的学习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分小组独立组织制定。教师提供本次学习任务。教师在本阶段引导、巡视、交流、质疑。分组讨论,充分论证,理解和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教学实效:采用多种评价: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价总结成效。

(四)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双分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激励法、短片实操示范训练。

(五)教学地点:烹饪加工工场。

二、职业实践

(一)现实意义:在酒店中,食品花卉雕刻在菜肴的装饰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很强的普遍性。通过几种不同的花卉的雕刻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技能,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能力。

(二)将来意义:有利于为以后学习更难的鸟类的食品雕刻打下基础。也为以后参加工作培养了能力。

三、初始情景

所授班级系高二烹饪(1)班,学生36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31人。8个学生在前期雕刻中表现很好,16个人较好,12个人不够好。班风总体是好的,上进、想学、有主动性。但是,十来个人经过几次雕刻后不能很好完成项目,情绪有些低落。

四、决策目标

(一)专业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较差组完成三瓣花、四瓣花、xxx的雕刻;较好组完成月季花、荷花、牡丹花的雕刻。

(二)目标实施:以多媒体、教学短片、教师示范等方法分组实施项目教学,师生讨论实施评估方案。

(三)所达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几种不同刀法的花卉雕刻方法,较好组掌握所有花卉雕刻方法。正确掌握操作规程,培养适应酒店需求的有一定雕花水平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质量

1.知识目标:首先,教师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从生产、生活中举例和总结,启发学生对该项目教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短片的演示、教学示范演示,形象地雕刻出不同种类的花卉的刀法。最后,分组组织学习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要求、文明生产的相关规定等。

2.能力目标:首先,由教师操作示范,学生直观获取不同花卉雕刻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操作注意事项,为提高操作能力奠定基础。其次,由学生分组直接进行操作练习,使学生基本具备各种刀法的操作方法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注重理论和技能的融会贯通,进而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构建独立工作、决策以及团队意识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安排

1.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描述、教学短片、多媒体展示加工工场的情景酒店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提出学生本次学习的任务,积极思考并举例,使学生对本课题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启发学生对下阶段的学习和思考。

2.项目计划书。学生分组组织制定。教师提供一些本次学习所需的相关资料、信息和与项目相关的硬件等,分不同组由小组成员查找相关信息、知识及能力需求。充分讨论、理解项目任务,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书。教师在本阶段引导、巡视、交流、答疑、分组论证、充分讨论,理解和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项目实施,小组独立操作

①教师示范不同花卉的刻法。

②分不同项目不同小组操作。

③教师巡视、观察、记录。

④做好过程信息的收集和记录。

⑤强化安全操作、文明生产、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⑥构建独立工作、决策以及团队意识。

(2)评估

①学生小组评价。

②教师点评各组训练情况,个别展示。

③学生代表对本次项目实训进行评价。

④教师对项目实训进行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