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列总结的特点(汇总4篇)

列总结的特点(汇总4篇)

时间:2024-03-30 11:19:28 总结报告

列总结的特点 第1篇

(1)自身性。总结都是以第一人称,从自身出发。它是单位或个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映,其内容行文来自自身实践,其结论也为指导今后自身实践。

(2)指导性。总结以回顾思考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认识,找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取得经验,避免失误,以指导未来工作。

(3)理论性。总结是理论的升华,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4)客观性。总结是对实际工作再认识的过程,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

列总结的特点 第2篇

工作情况不同,总结的内容也就不同,总的来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情况包括工作的有关条件,工作经过情况和一些数据等等。

2、成绩,缺点这是工作总结的中心重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3、经验教训在写总结时,须注意发掘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指导将来的工作。

工作总结的格式和构成

(一)工作总结的格式 总结的格式,也就是总结的结构,是组织和安排材料的表现形式。其格式不固定,一般有以下几种:

1、条文式 条文式也称条款式,是用序数词给每一自然段编号的文章格式。通过给每个自然段编号,总结被分为几个问题,按问题谈情况和体会。这种格式有灵活,方便的特点。

2、两段式 总结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总,主要写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后一部分是结,主要讲经验,教训。这种总结格式具有结构简单,中心明确的特点。

3、贯通式 贯通式是围绕主题对工作发展的全过程逐步进行总结,要以各个主要阶段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法以及结果进行较为具体的叙述。常按时间顺序叙述情况,谈经验。这种格式具有结构紧凑,内容连贯的特点。

4、标题式 把总结的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提炼出一个小标题,分别阐述。这种格式具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

一篇总结,采用何种格式来组织和安排材料,是由内容决定的。所选结论应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服从全文中心。

(二)工作总结的构成 总结一般是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几个部分构成的。

列总结的特点 第3篇

写作分为标题、正文、落款。标题又分公文式的,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组成;文章标题式的、双标题;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结尾又分自然收尾和总结全文;落款由单位名称和时间组成。

(相关内容见《应用写作》杂志1998年第5期《“总结”写作中常见毛病例析》、2004年第1期《总结写作中的经验提炼》、2008年第4期《撰写总结的`要诀之一》等文章。)

总结写作要求

突出重点、突出个性、实事求是

总结标题

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 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20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 年来的谈判及前途》《_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等。

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 ,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 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总结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 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 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 、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3.结尾

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 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

列总结的特点 第4篇

1.总结的含义。总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规定时限内的某项工作或任务加以回顾、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今后实践的方向,把这些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文字的文书。总结是对实践的认识,总结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总结应对实践进行全面、深刻的概括。

常用的小结、体会实际上也是总结,只是它所反映的内容较简单和经验不够成熟,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而已。

2.总结的特点。总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性。总结首先要回顾实践或工作的全过程。自身实践的事实,尤其是典型事例和确凿数据是一篇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

(2)经验性。总结旨在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归纳出来,把教训分解出来,从而对工作做出正确估计,得出科学结论,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总结所反映的对象一般又只限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特定时限内的工作实践,由本单位撰写,并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因而得出的经验亦会带有较强的个性特色。

(3)说理性。总结不仅要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能否进行理性分析,能否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衡量一篇总结写得好坏的重要标准。

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这就是总结的实质。

(4)简明性。总结往往作概括叙述,而不必具体描写;作简要说明,而不必旁征博引;作直接议论,而不必多方论证。

3.总结的作用。总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作用是:(1)总结经验,发扬成绩。(2)反思过去,展望未来。(3)互通信息,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