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作文的思维导图 第1篇
小鸭子嘎嘎地叫着,好像在向人们要食物,或者是小鸭子欢快的叫着,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
这样的想象更加丰富了小鸭子的形象,凸显了小鸭子的可爱。
小学生的作文主题分为四个部分:写景、写人、写物、写事。但是只要孩子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熟练的运用思维导图作文法,就能够轻松写出好作文。
这套《我的思维导图作文课》包括了这四大主题,让孩子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写作框架,解决孩子作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逐渐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提升写作水平,想让孩子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不要错过这套《我的思维导图作文课》哦。因为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让我们一起努力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吧。
一篇作文的思维导图 第2篇
之所以可选的原因是,对于很多基础很差的学生来说,这一篇文章能完成前六步已经很好了。如果还想让文章链接得更加紧密,还可以在每段之前加上转折词,比如“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然后、最后”。当然水平高的还可以用过渡句来代替转折词。
到此为止草稿就打好了!老师可以收上来检查一下内容和逻辑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发回去。如果有语法问题先不用管它,因为内容和逻辑比语法更重要,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再说。
没问题的话,接下来就是用对应的彩笔把刚才的每一段文字都用相应的颜色写出来。比如他们培训的时候,官方的颜色是:绿色(开始)、蓝色(主体第一段)、橙色(主体第二段)、紫色(主体第三段)和红色(结尾)。好像是绿色就像绿灯,代表开始,红色就像红灯,代表停止,中间的颜色代表什么我忘了。
刚开始我没太注意这种东西,所以我们班娃用的颜色也不太一样。不过每一次都用一样的颜色,可以帮助他们提醒自己:现在是文章的开始、主题和结尾。总之美国是很喜欢标准化流程的,因为可以复制。
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收上来修改语法错误了。因为内容已经没问题了,这时候再修改语法才是有意义的。修改完之后就可以誊写在漂亮的纸上并配上插图了。
用这样的方式写完文章,不会出现车轱辘话反复说、前后逻辑矛盾、跑题等问题。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写出来的是毫无生气的八股文。然而,对于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有规可循是最重要的。他们必须先要学会如何写出来,才是如何写好的问题。
文章的个人风格是放在最后的。如果一篇文章内容空洞、逻辑不清,那么词汇和句型再复杂也不是一篇好文章。我最近帮国内英文老师检查他们学生的演讲稿就是这种感觉——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充满了错综复杂的词汇和语法,跟中翻英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样,但是读下来却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把文章的内容和逻辑缕清,可以让你得80分。在此之上,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可以让你得到90分甚至100分。对于很多人来说,连60分都不到,怎么能强求他得100分呢?
不是所有人将来都能成为作家,但是大多数人将来在工作中都需要写邮件和报告。我读过太多思维混乱的人写的东西,如果追根究底,小学作文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应该能算其中一个原因。
如果大家觉得本文有帮助,欢迎关注公众号美国教育漫谈(USA_edu),更多教学干货等着你~
一篇作文的思维导图 第3篇
确定每一段的主题之后,在方块下面画三条横线,每一条横线上都写上一个细节,比如公园可以玩、xx和xx。最好让学生口述一下这三个句子,提前知道他要写什么。
三个方块,九条横线,就把文章的主体规划好了。下一步就是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一个方块和下面的横线都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一会写串行了。因为写作文最害怕的就是跑题,前一句还说着在公园玩,后一句就变成去银行取钱了。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用颜色从视觉上进行区分(color code)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