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22篇)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22篇)

时间:2023-12-03 11:50:24 古诗文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篇

总体鉴赏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16]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16]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17]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16]

文中成语

吴下阿蒙:

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以三吴地区为核心的一片区域。阿蒙:即吕蒙,吴人极喜加“阿”字,至今依然如此。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吕蒙原本出生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艺术风格

该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16]

该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通篇主要记录了人物的几次对白,却生动刻画出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此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道理启示

一、学习是一个人获取能力,提升素质的途径。一位伟人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学习形成的”。吕蒙等人的变化就是最好的佐证。人非生而知之,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得来的。学习包括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自古及今,有所作为者,无一不是酷爱学习之人。非学无以广才,不学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3]

二、学习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要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钉子精神就是“挤劲”和“钻劲”。孙权、曹操等人都日理万机,但他们却耽于书卷,忙中偷闲,苦学不辍。现今生活丰富多彩,诱惑很多,如果忍不住孤独,耐不住寂寞,就很难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一些知识,也就很难做到学有所成;[3]

三、学习贵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推动工作,运用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学习,并且不要以同一种眼光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文章最后还说明了在生活中应该礼貌待人,要多多结交朋友。[3]

名家点评

罗贯中:养子当如孙仲谋,吕蒙谈笑便封侯。 白衣摇撸真奇计,一举荆襄取次休。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_。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涑水记闻》、《潜虚》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_。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涑水记闻》、《潜虚》等。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篇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19 世纪60 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这种思想。1895 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中体西用”渐已成形。1898年4 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 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斯其有益而无害。”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书中写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点,西艺也”。文中还涉及游学、仿西设置学堂、改革学制、广译等。他引进西学的原则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

”也就是说,只要有益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纲常的“西学”,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学习。即以“西学”为补充,为用。

在具体实践中,“中学”与“西学”是如何结合的呢?他指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 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自十五岁始,以左方之法求之,统经史、诸子、理学、政治、地理、小学各门, 美质五年可通,中材十年可了。若有学堂专师,或以此纂成学堂专书,中材亦五年可了,而以其兼习西文。过此以往,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其有好古研精不骛功名之士愿为专门为学者,此五年以后博观深造,任自为之。”

他还强调“会通”即“中体西用”,“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謷,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枘凿,所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而已矣。”在处理“中体西用”关系时,不仅表现了他极力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考虑时局,希望通过“换个新装”达到预期教育目的,造就封建士大夫加会通外事的综合人才,最终实现保社稷之目的。

三、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

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总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在试图阻碍历史的发展中,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燕.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5:183-184.

[2]马治国.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20-23.

[3]王瑞.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j].教育时空,2009:176.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3篇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_阿_,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45、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见。

48、别:离开。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4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5篇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数日不厌 厌:讨厌、厌恶

B、军既相距 距:通“拒”,相距对峙

C、吾始与公子欢 欢:友好,交好

D、民怪之,莫敢徙 怪:感到奇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因攻其军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A、 B、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能徙者予五十金

尽破之以归秦

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 ( )

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3)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雅敏)

参考答案

1、A(厌:满足)2、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A项前一个“因”是介词,作“通过”讲;后一个“因”是副词,作“趁机”讲。C项前一个“者”是助词,起提顿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不译;后一个“以”也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3、C(①句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④句说明商鞅言而有信。)4、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刑公子虔,黥公孙贾”实是商君的权术之举,借以恐吓他人。“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

5、(1)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2)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3)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败他们后返回秦国。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氏。商鞅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做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以图重整穆公的霸业,向东收复被侵占之地,于是西去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孝公。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景监说:“您用什么道理说中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大王非常高兴。”卫鞅回答说:“我劝说大王用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三代的盛世,但大王说:‘太遥远了,我不能等待。况且一般贤能的君王,都希望自己在位时能名扬天下,怎么能愁闷不堪地等待几十上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大王,大王就非常高兴了。”委任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百姓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不检举,十家一起治罪。不告发犯法作乱的处以腰斩的刑罚,隐藏犯法作乱的与投降敌人的同样受罚。为私事争斗,各按情节轻重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从事工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收为官奴。

法令已经具备,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来新法如何方便。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新法。

卫鞅劝说孝公攻打魏国,孝公认为说得对,派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率兵迎击。两军相距对峙,卫鞅给魏将公子卬写信说:“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很好,如今你我成为敌我双方的主将,不忍相互残杀,可以与公子相见面谈,订立盟约,欢宴后各自罢兵,以安定两国的局势。”魏公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

【关键词】翻译留学严复

在明前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海外交通也比较发达,因此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和境外的国家都有比较频繁的交往。为了解决交往过程中的语言问题,太常寺专门设立少卿一人,提督“四夷馆”。“四夷馆”初隶翰林院,选国子监生于此学习少数民族及外国语言,翻译文字。永乐时有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正德时增设八百馆、万历时增设暹罗馆,共为十馆。故四夷馆译字生所受的待遇较高,如参加科举考试中式,可以得到乡、会试科甲的同样出身。「1

后来,由于明朝的国际影响力逐渐下降,“四夷馆”也日趋寥落。据隆庆时大学士高拱所说:“译自字生自嘉靖十六年(1573)考收之后,迄今垂三十年,中多事故更迁,所存者仅余一二。世业无传,番译俱废。”「2可见,翻译最初的含义就是“番译”,即将少数民族和外国的语言转译成我国的汉语。和现在“翻译”的含义,即将一国的语言转译成另一个国家的语言的含义是有差别的!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国外的交往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翻译一事就无从说起了。但是到了清朝晚期,由于民族危机四伏,一些封建官僚中的开明士大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注目世界,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林则徐、魏源,他们是有名的“经世派”。“经世派”士大夫最关心的问题是了解擅长海事的西方。但是,如何了解呢?在钦差大臣林则徐看来,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翻译。1839年在广州时,曾命令翻译广州、澳门、新加坡和印度的外国报纸。后来魏源建议设立一个官办译书局。……除报纸外,西方的历史、地理、法律和政治情况的资料都在收集之列。「3这应该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翻译事业,直接为当时的现实服务。

_战争以后,来华的外国人渐多,我们也必须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就要涉及到语言的交往问题。特别是第二次_战争时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以后中外交涉的条约均用英文书写,仅在3年内可以附用汉文。这就必然要求统治者正视我国当时翻译人才奇缺的现实,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

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同治元年恭亲王奕上《奏设同文馆折》,认为:“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主张设立同文馆。并以“止学言语文字,不准传教”为条件,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教授英文,汉人徐树琳教习汉文,同文馆由此产生。「4同文馆是我国的第一个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机构,但是奕奏设同文馆的目的仅仅在于培养满族的翻译人员,人数也极为有限,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奏定的《新设同文馆斫拟章程》中规定,学生人数先定10人,最多不超过24名。「5显而易见,这些可怜的人数根本就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单单要懂得外国语言,还必须懂得一些专业的术语。为此,同治二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和广州建立外语学校,他认为:“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无不专精务实,……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相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迪晓。”「6因此,李鸿章设想中的新学校应该比京师同文馆有更广泛的目标,即在学习欧洲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自然对语言的要求是达到“精熟”的程度!

李鸿章的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上海同文馆于同治三年在上海兴办起来,录取学生50名;广州同文馆根据李鸿章的奏折,在同治三年夏以同样的方式创办。

但是,只要不跨出国门,无论你的语言达到如何“精熟”的程度,都只能是闭门造车,无法了解和掌握西方真正的技术。对于这一点,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精英们是知道的!因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留学外国学习西方的一个长远的计划必须提上议事的日程。

同治九年,曾国藩、李鸿章上《奏派遣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详细说明了派遣留学生的理由:一是办理洋务的急需。洋务学堂的学生对西方近代技术“本源无由洞彻,曲折无以自明,”因此无法学到真正的西方技术,而“造募学生出洋肄业西学”,可以弥补洋务学堂育才之不足,是为当务之急;二是条件已经成熟。同治七年签订的《葡安臣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须照所有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也照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批准的外国人居住地设立学堂,中国人也可以在美国办理学堂。”也就是说中国人可到美国游学有了法律依据;再加上我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容闳的活动,丁日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支持,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30人赴美。自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元年,清廷每年分别派遣30名,共120名幼童赴美。「7

我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后来虽然因为国内顽固派的反对以及美国制造的排华事件而被迫全部撤回,但是我国的留学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并且促成了我国留学风气的形成和清政府留学政策的逐步确立,并且留学的目的地渐由欧美转向日本。其原因,张之洞在其名著《劝学篇》讲得非常明白:“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并进一步认为:“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8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留学高潮。光绪三十二年,仅留日学生人数就达一万三四千人。「9

因此,在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被迫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以及随后的洋务运动产生的“洞彻”外国“制器之密”的愿望,促成了留学的出现。但是,正是这些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经历,进一步了解了国家的强盛不单单在于器物,还在于制度。郑观应就明确指出:“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轮、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果以足恃欤?”「10第一批留学生以及后来者反过来又把他们认为促使西方强盛的一些制度方面的书籍介绍到中国。梁启超就说过:“今日之中国欲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事”,这句话有点偏颇,但这也是当时很多有识之士的想法!

近代中国的翻译,当首推严复。严复的翻译,被誉为:“自中土翻译西书以来,无此宏志……自来译手,无似此高文雄笔。”「11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译书,重点在社会科学上面,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经典著作上,尤其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学,政治学等。他认为只有从这些著作中才能找到西方国家强盛的真正命脉之所在,其他的都不过是“形下之粗迹”。他把译书与寻求救国道路结合起来,翻译《国富论》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翻译《论法的精神》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倡导君主立宪制度等等。

在他的笔端下,西方资产阶级称誉的优秀著作,基本上都由他介绍到了中国。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和《名学》,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流》,甄克斯的《社会通诠》,赫胥黎的《天演论》被称为“严译名著”。

在严复的所有译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康有为曾说“《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12在书中,严复反复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向中国人民敲起了危亡的警钟,大声疾呼要顺应“天演”的规律,改革现状,变法维新,才能避免危亡之祸,否则就会被淘汰。

《天演论》的发表,不仅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而且对行将到来的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革命派所指出的那样:“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13

可见,翻译在促使社会变革方面的巨大影响力。而后来的新文化运动,、_等人介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竟然开启了我国历史一个崭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著名翻译家林纾(1852—1924)等人翻译了西方达二百部小说,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1897年我国最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成立,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智的开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一些词汇,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汉语……可见,翻译和留学对我们制度的变革、视野的拓展、学术的提升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方志远:《明代的国家权力及运行机制》14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2、孙承泽:《天府广记》卷27《四夷馆》。

「3、《剑桥中国晚清史》第145页,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4、《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8,第29-35页。

「5、《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8,?页。

「6、《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3,第11-13页。

「7、容闳:《西学东渐记》,123页。

「8、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第5-6页。

「9、?:《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第36页。

「10、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11、吴汝纶:《答严几道书》,《桐城吴先生全书》,尺牍一。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7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8篇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_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48、见事:认清事物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9篇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_吴下阿蒙__刮目相待_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_吴下阿蒙__刮目相待_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_开卷有益_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_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_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_卿言多务,孰若孤?_(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_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_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_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_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_吴下阿蒙_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_吴下阿蒙_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_刮目相待_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_刮目相待_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_现身说法_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_开卷有益_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教后记: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_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_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_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_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_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_吕蒙说:_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_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0篇

关键字:汉英互译;中西文化;冲突

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世界各国的沟通交流日渐频繁。为了使我国与世界沟通无障碍,译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好的翻译对双方的语言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翻译不好则会产生各种闹剧。

一、汉英互译中常见的各类闹剧

1.汉译英类开水间boiledwaterroom译成openwaterroom,闲人免进staffonly译成xianpeoplenocome,洪水flood译成lotsofwater,黄河TheYellowRiver译成HuangRiver,新_ride译成newwoman夫妻肺片译成Husbandandwife’s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等。2.英译汉类(1)H.误:他身上有条黄条纹。正:他胆小。(2)Nobodywillbethewiser.误:谁也不会更聪明。正:谁也不懂。(3)T.误:这个人是家里的黑羊。正:这个人败家子。3.口译类外宾:Miss,youareverybeautiful.翻译:夫人,您真美丽。夫人:哪里?哪里?翻译:Where?Where?外宾:Everywhere,everywhere.翻译:您到处都很漂亮。夫人:不见得,不见得。翻译:Y,.直译类(1)Howareyou?你好吗?译成:怎么是你?Howoldareyou?你几岁了?译成:怎么老是你?(2)有一次有位老兄将“胡适驰骋文坛”就翻译成了“胡适骑着马儿在书桌上跑来跑去。”其实,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翻译闹剧很多,经过多年研究,笔者分析造成的原因可分为:汉英翻译错误主要在于译者的英文水平欠缺和过于信赖工具翻译,以及英汉翻译错误大部分可归于译者对中西方文化不够了解。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的分布不同,外界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差别,而是好几种差别的综合体,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文字差异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方块文字,关联性强意思好懂。另外,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汉字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各种语言的根本特点,就是汉语语法自身的特殊性即意合。汉语语法的这一特点,使结构独特、灵活多变、颇多隐含、着重意念,其意合性、灵活性和简约性是其他语言不能比拟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可以任意组合,一字之差就可以起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作用。相比而言,作为世界的普通话,英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在语法上,简单有规则,没什么随意性;在词法上,构词简单、一词多用;在拼读上,只要掌握音标,基本上看到英文单词就能正确读出来。2.生活方式差异中国人很喜欢热闹,过年过节大家族团聚吃大锅饭、结婚闹洞房,甚至平时连去餐馆吃饭说话声音都很大;劝酒、用自己的筷子给对方夹菜,或者点远超大家食量的饭菜,以此表达自己的热情。另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很重,特别是“养儿防老”。很多人退休了还帮子女带孙子,存了一辈子的存款自己舍不得花,因为都想留给子孙后代。而西方人个体观念强,喜欢安静独处,没有存钱、养儿防老观念,子女成年后就会搬出去不与父母同住。外国人跟朋友在餐厅吃饭说话声音只是让对方听到,说话很绅士,不会去劝酒或用自己的筷子给对方夹菜,点菜时也是按量去点,很少有浪费的现象。另外,自助餐的出现也是西方人强调个体的产物。3.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差异中国人的处事方式通常是“三思而后行”“话到嘴边留半句”,这让老外们觉得很费解,因为他们总是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怀旧情结重,喜欢“向后看”,所以,国产的武打片、宫廷古装剧拍得很好。从另一个侧面看,杀人不见血的宫斗剧也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特征。西方人喜欢“向前看”,所以,超凡想象的科幻片是他们超前思维的标志,也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另外,他们在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时很直接,不会让人去猜测是否“话外还有话”。4.差异中国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基本属于无神论者。因为没有信仰引导,行为处世会乱;无所畏惧就会导致很多犯罪现象产生。5.行为举止差异老外的社交动作有与人见面的吻脸礼、吻手礼、拥抱,说话时耸肩、眉毛上挑在中国传统社交礼仪里闻所未闻。与此同时,西方人很在意隐私保护,连很要好的人都很少知道他们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子女和配偶情况等。在中国,询问别人的隐私貌似是在关心别人,特别是跟不怎么熟的人说话时,被摸摸头、摸摸肩膀、勾肩搭背是一种常态。但这种常态交往会让外国人觉得很不自在。

三、对策

1.遵循翻译原则“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要求。“信”是要忠于原文,与原文大意保持一致,不能歪曲或者更改原文意思。“达”应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可添加词语以便母语的顺畅,同时应该将翻译的句子用通顺正确的译语表达出来。“雅”则是说译文应注重用词,力求文字优雅,当然这要在保证原意准确的基础上经过修饰才行。2.对中西文化加强了解每个国家、民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会有文化沉淀。因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可能会有相同也可能有差异。加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不仅有利于译者对不同国家文化、民俗等背景了解,也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不同文字去其糟粕提取精华。3.提高译者中英文水平作为中国人,大家可能更多感觉英译汉易,汉译英难。究其根源有两个:其一,译者英语水平不够高;其二,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有些译者过于依赖翻译工具,先将所需翻译的文字用翻译工具翻译一下,过后只是稍微修改,不考虑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众所周知,翻译工具没有人灵活的思维,也不会考虑不同国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故而翻译出的成品要么语法错误连连,要么语句不通顺等。因此,想要翻译得好,译者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都需加强训练,而且还得对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另外,每个国家都会有俚语和新潮语,这需要译者不断与时俱进地学习。再列举几个例子。(1)restroom不是休息室,而是厕所。(2)Ifyoudon’tleaveme,I!初级:你要不离开我,我就和你同归于尽。中级: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高级: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专家级: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误:Goodgoodstudy,daydayup.正:S.(4)_曾说过:“发展是硬道理”。误:D.(发展是硬逻辑。)正:Nodevelopment,nosurvival.(不发展就没有生路。)很明显,第(3)(4)句的上句是词对词的翻译且词不达意;而下句的翻译中,句式很美还能体现说话人的原意。

四、入乡随俗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1篇

论文摘要: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教学走进了一个怪圈。本文认为开展文言文教学应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加强字词教学,渗透文化信息;倡导多读精背,增强文言语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草重学生体验,汲取文化营养。

文言文是几千年大浪淘沙的文化精粹,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作为一种定型化书面语言,毋庸置疑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最经典的材料。文言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创造源泉,所以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带着学生亲近传统、亲近历史,借古典文化熏陶渲染,使学生丰富思想、发展智慧、砒砺心志、提高品位,在继承和发扬中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一、文言文教学走进怪圈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怪圈:要么是有“言”无“文”,要么是有“文”无“言”,把“言”和“文”剥离开来,变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两张皮,使文言文教学陷人了尴尬的境地,无法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1.有“言”无“文”。即教学只注重文言字词教学,串讲,句句翻译,字字落实,毫无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学生学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学讲得天花乱缀,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执教《童趣》,有的教师认为这时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把教学重点落在字词和疑难句式的翻译,过分强调“字字落实,个个对号”,这篇文章的“趣”味荡然无存,培养学生时文言文的兴趣从何谈起?

2.有“文”无“言”。即教师片面强调思想教育和文章结构分析,架空文本语言和脱离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听得如坠云里雾里。如执教《伤仲永》,有的教师不断讲述成才的关键是天资聪慧还是后天教育,上成一堂语文综合课,而文言的基础知识字词这一块全部扔掉,根本无法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突围之路

“言”,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石。没有“言”的基石,学生学习文言文便会寸步难行,汲取文言文中的文化营养便成一句空话。“文”,是文化,是文言文的灵魂。文言文的内容反映的是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只有把言和文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突围文言文教学的怪圈,走向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精神得到提升,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受到震动。突围之路有四条:

1.加强字词教学,渗透文化信息。

语文新课标规定:“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评价上,“重点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的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字词教学,特别是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我们必须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但我们不能把汉字简单地看成一种符号,一种不变的躯壳,它是具有灵性的。仓领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能“惊天地.泣鬼神”的,甩天接地”的灵性之物。但随着文字数千年的演义,它的“灵性”渐渐失落而成为死板无味的符号,它的生命的根性丧失殆尽。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方块字”全然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与生命,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面对经典名著就像面对一具千年僵尸。董桥说“文字是肉作的”,它蕴藏的大量文化信息,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它的灵性与生命意象是古人参语大化、明心思维的“心象”所指。我们教学应该让汉字的“魂会归来”,不要再让学生面对一具具僵尸,而要让学生看到书本中一个个跳跃着的精灵。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我们应力求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乐学、易记,提高字词教学的效率。如某位教师执教《孙权劝学》一课,当讲解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的“孤”字时,并不是一味让学生记住课文下面的注释(孤,古时王侯的自称),而是宕开一笔,介绍了“孤”字的来龙去脉,学生听得有味,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同时整堂课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2.倡导多读精背,增强文言语感。

文言即文章的语言,是文学经典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千百年来锤炼升华而成的优美、简洁、精确的语言。如《孙权劝学》一文,语言简炼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意和心理,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教学此文,我们不能一味地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而要引导学生多读,用有声的语言来表现孙权善于劝学的本领,再现鲁肃的惊讶之情,凸显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以及他诙谐的自嘲之态。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2篇

通假字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涂”同“途”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博士: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

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

以:用

古今异义字

更古:重新。今:更加,越发。

及等到......时候。

大很,非常。

岂难道。

就本意靠进,此为去做。

士人物的通称。

过到,经过。

但【但当涉猎】古:只。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语气词,译为“罢了”。今:耳朵

治古:研究。今:治理

博士古:当时专管传授经学的学官。今:求学的高学位。

——《孙权喻吕蒙读书》文言文及注释

《孙权喻吕蒙读书》文言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下面是《孙权喻吕蒙读书》文言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3篇

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从前发生过什么事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湖北省武穴市东北),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江苏省苏州市)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登堂拜母”,表示情义密切),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4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5篇

2.李鸿章与《马关条约》吴连海,WuLianhai

3.试析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党代表制度李春耕

4.浅析建国初期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处理张璐静,李玉伟

5.赤峰学院学报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杨艳珍

6.伊拉克战争对美国霸权的负面影响李霞,劳亚男,LiXia,LaoYanan

7.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60年的博弈——以湘西一个__案为例李龙,曹玲,刘美麟

8.论林权抵押贷款的法律内涵李良雄

9.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立法研究——以德国和法国赃物善意取得制度为视角李俊青

10.代位权行使效果刍议邵银花

11.劳动指示权的私权属性及法律制约吴万群

12.完善我国物权法占有制度的几点思考曹荣辉

13.掠夺性定价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张木娟,ZhangMujuan

14.动漫形象使用行为的侵权认定及法律保护杨异,王馨

15.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研究张桥,林新生

16.唯物主义的涅槃与跌落:费尔巴哈与马克思及其他李支援

17.基尔特社会主义争论的影响及启示李奕

18.现代社会中嬗变的胡广培

19.试论曹丕诗歌的生命本体意识董首一

20.也谈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崔晓耘

21.劝婚与惜时——及时行乐主题在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反映及分析陈建华

22.萨特_选择_与_介入_理论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骆志方

23.左翼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刘骥鹏关于_左翼_问题的系列论文张根柱

24.成长小说中的女权主义——《公主日记》的双重分析疏荐,程婷立

25.从紧张到和谐——析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两性关系韩成友,吴红敏

26._他者_的生存困境与自我认同——谭恩美《接骨师之女》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李琼

27.《墓畔哀歌》文体特征分析赤峰学院学报 邹素

28.破茧:_的蜕变——试析曼斯菲尔德《园会》的主题颜色董杰

29.议父权意识在哈代小说中男性人物身上的固化关桂云

30.谱写个体生命和民族精神的华彩乐章——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闫从军

31.乔伊斯的《一朵浮云》语料库检索分析赵鹏芳

32.《魔法的粉笔》中扭曲的人物形象分析荣喜朝

年国产喜剧电影掠影何英

34.民族歌剧《苍原》的舞台创作艺术探析王洁

35.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面镜子——电视剧《蜗居》的艺术特色与现实意义严红兰

36.美之光喻的本源及其流变探析李又芳,LiYoufang

37.从马远《寒江独钓图》看空白在中国画中的美学特色_

38.中国汉族民间舞蹈_打莲湘_艺术特色探析姬英涛

39.俄文报刊中的地名隐喻研究——以_切尔诺贝利_为例宋羽竹

40.英语中非生命名词作主语的用法特征杨秀红

41.汉英色彩词的认知差异与语用涵义任凤梅

42.从语境理论看最大翻译单位——语境语篇胡永近,杨慧

43.从模因的视角看翻译策略易阿利

44.移民家庭四代人语言演变浅析李德华

45.跨文化交际语境下提高翻译质量的文化制约因素及策略选择刘高高

46.赤峰汉语方言词缀简论顾会田,张万有,GuHuitian,ZhangWanyou

47.克什克腾旅游文本的英译技巧及问题翟晓慧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6篇

文学赏析

孙权劝学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艺术特色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注释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7篇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8篇

关键词:晋唐时期;河西地区;佛经;特点

公元前后的两汉之交,佛教自古印度经中亚东传至中国,河西地区在佛教传人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印度、中亚僧侣来华弘法,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大都要经过此地,由此带来该地区佛教的一度兴盛。教义的弘传,佛教的兴盛,都依赖于佛教经典的翻译。因此,译经便成为弘扬佛教的头等大事。河西佛教兴盛的表现之一,在于佛经的翻译。自西晋末年“敦煌菩萨”竺法护在敦煌、凉州等地译出《正法华经》、《修行道地经》等佛经,至吐蕃占据河西时期敦煌高僧吴法成于敦煌等地译出《萨婆多宗五事论》、《诸星母陀罗尼经》等佛经,河西籍僧侣以及河西地区的佛经翻译活动一直没有中断。晋唐时期,以竺法护、昙无谶和竺佛念“三大译经高僧”为代表的河西译经僧侣,翻译了许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佛经,形成了以竺法护为核心的中国早期佛经译场雏形,出现了前秦、北凉“两大译经王朝”。河西佛经翻译事业,为晋唐时期该地区的佛教发达和佛教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形成了河西两大译经集团,译经组织较为完备,译员分工明确。遵循由弱小到庞大的规模发展趋势。

河西译经活动中形成的两大译经集团,是西晋竺法护译经集团与北凉译经集团。这两大河西译经集团,是中国早期译经组织的雏形。虽然它们与后来国家译场制度有所区别,没有固定的译经场所以及明确的译经制度,但它译经之主体已经是确定了的。竺法护译经集团以竺法护一人为主译,助译有聂承远、聂道真、竺法乘、竺法首、帛法炬、康殊、孙伯虎、张仕明、支法宝、安文忠等30余人,其中既有河西僧人,又有西域僧人。北凉译经集团有9人为主译,除昙无谶外,还有道龚、法众、僧伽陀、沮渠京声、浮陀跋摩、智猛,道泰、法盛等8人,助译有道养、道朗、慧嵩等上百人,也是中外僧人兼容。相对于竺法护译经集团,北凉译经集团有多人可担任主译。虽然昙无谶在北凉译经活动中表现突出,但他不足以成为北凉译经集团之核心人物,只能算一个重要人物而已。这两个译经集团的“主译”是比较确定的,“助译”可应时召集。译经之成员有“主译”、“助译”之分。“主译”为“执胡本者”或梵汉两语共通者。“助译”有传语、笔受、参校、润文等职分。译经之前,还得有“劝请”这个必要环节。因为译经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檀越(施主)的随喜资助难以开展译经活动。劝请译经之人多为_统治者或官宦贵族。从整体上,河西译经大部分是在_强有力保障的前提下完成的。助译者多为河西本土僧人,这就保证了佛经翻译的准确性。可以说,这是佛教中国化的肇端。因为只有佛经中国化,才能实现佛教中国化。助译者多为中国人。他们懂得采取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方式迎合中国人的口味。助译者少则一二人,多则上百人。竺法护译经集团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竺法护这个核心人物为中心,助译之人也不算太多。《出三藏记集》记载,竺法护译经人数最多的一次是晋武帝太始二年(266)译《须真天子经》,参译者只有安文惠、帛元信、聂承远、张玄伯、孙休达等5人。而北凉译经集团则有规模庞大之势。每次译经活动,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如译《大般涅檠经》参与译经者有“道俗数百人”,译《优婆塞戒经》时有500人之多,译《大毗婆娑论》时有沙门慧嵩、道朗等300余人“考文证义”。如此庞大的译经规模,可以说是空前的。这种规模发展趋势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译经已由东晋以前的民间资助逐步过渡到了国家资助,所以,西晋之前,竺法护译经为什么多为卷帙较少的小本,而从十六国时期开始为什么屡有卷帙甚巨的大本译经的出现,我们是可以清楚了解的。

二、河西译经之“主译”,遵循由外来僧为主体至中外僧人共译,再到河西僧人为主体的角色转换趋势。

佛教初传时期,来自天竺、西域的僧人在中国信仰佛教的知识分子的协助下于民间译经。到4世纪前秦时期才有国家支持译经事业的开始。西晋末期开始,河西译经基本上以外来僧人为主体、河西僧众为辅助从事译经活动。如竺法护译经集团中,竺法护长期担任主译,偶有聂承远、聂道真父子自译佛经,也只不过是一种译经尝试而已。聂氏父子译经虽不多,但开辟了河西僧人自译佛经的新路子。这是应该肯定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外来僧人为主译的地位在河西译经活动中开始动摇。随着大批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加上河西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交通孔道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许多河西僧人也遍游西域、天竺诸国,也慢慢地掌握了梵语以及胡语,如竺佛念、智严等。这时期,虽然仍有不少天竺、西域僧人来华译经弘法,但河西僧人自译佛经数目大为增加,逐步改变了以外僧为主体的主译状况。前、后秦时期,凉州沙门竺佛念首先总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配合外来僧人佛陀耶舍、僧伽跋澄、昙摩持、鸠摩罗佛提、昙摩难提等人译经,承担助译之职责。随着梵语水平的提高以及翻译经验的积累,竺佛念也与昙摩持等共译佛经,甚至还单独译出《长阿含经》、《出曜经》、《中阴经》、《菩萨璎珞经》等多部佛经。如果说敦煌聂承远父子之译经为“初试牛刀”,那么竺佛念译经已是锋芒毕露了。北凉时期,河西本土译经僧占了译经主译之三分之二。这充分说明河西僧人自译佛经的渐趋成熟。十六国时期,河西译经是以中外僧人共译为主译特征的。南北朝时期,河西译经僧主要活跃于刘宋王朝。我们发现,活跃于建康的中土译经僧多为北凉旧时高僧。几十年佛学修为的积淀以及多年翻译经验的积累,使河西僧人为刘宋王朝所倚重,已是能担任佛经翻译之重任了,所以,南北朝时期,河西僧人自译佛经已经是河西译经之纯粹主流了。但这种状况没能延续多长时间,中唐之后,河西僧人为主译的译经活动基本上是看不到了。

三、河西译经风格,以直译为主要特征,力求保持经义原貌。

早期佛经翻译风格,有直译、意译之分。直译是在不懂华梵双语(梵人不懂华文,华人不懂梵文),没有透彻了解佛教义理的基础上的一种翻译方式,主要特点是“因循本旨,不加文饰”。意译是在谙熟华梵语言,对佛典的认识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翻译方式,其特点是“勿存论旨”、“出质入文”,注重文采的雕琢。河西译经,基本上是直译风格的。其译经忠实于佛经梵本,但“事不加饰”,表现过于直白,所以读来有些艰涩难懂。但我们要肯定的是,它保证了佛经翻译的一定的可信度。佛教初传之译经,由于主译者多为外来僧人,他们会以不太地道的华语对梵文经典进行内在化处理,再加上中土助译之人对之进行了切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应性变更,这就造成了早期译经梵华双语共存文本的特点。东汉安世高译经,“贵本不饰,天竺古文,文通尚质,仓卒寻之,时有不达。”竺法护译经风格明显地受到了前人的影响,具有尚质的直译特点。“《放光》、《光讃》,同本异译耳……《光讃》,于阗沙门祗多罗以建康七年赍来,护公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之……《光讃》,护公执胡本,聂承远笔受,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每至事首,辄多不便,诸反覆相明,又不显灼也。考其所出,事事周密耳。”竺法护实为河西“直译梵文经典之第一人”。前凉时期译经也为“直译”。据《出三藏记集》卷七《首楞严经后记》记载,“咸安三年,岁在癸酉,凉州刺史张天锡在州出此《首楞严经》。于时有月支优婆塞支施仑手持胡本……凉州(张天锡)自属辞。辞旨如本,不加文饰,饰近俗,质近道,文质兼唯圣有之耳。”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9篇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劝学篇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中体西用”自“师夷”之风渐露端倪。先进地主阶级发展这一风气,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促进了学西历史潮流的形成。19 世纪60 年代以后,西学日盛,中学之根本无法撼及,两者间结合提上议程。1861年,冯桂芬在《校?庐抗议》中说:“以中学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最早揭示这种思想。1895 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次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此,“中体西用”渐已成形。1898年4 月,张之洞作《劝学篇》,系统地论述“中体西用”思想。

二、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其《劝学篇》得到系统论述,为践行这一教育思想提供理论支持。面对当时新旧冲突、西学渐盛、顽固势力抵制西学的局面,他作《劝学篇》“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张之洞将“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归结为“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他特别重视教育,在此表现特别突出。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 西政之可以起吾族者取之。斯其有益而无害。”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书中写道“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点,西艺也”。文中还涉及游学、仿西设置学堂、改革学制、广译等。他引进西学的原则是:“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

”也就是说,只要有益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和维护封建纲常的“西学”,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学习。即以“西学”为补充,为用。

在具体实践中,“中学”与“西学”是如何结合的呢?他指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 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自十五岁始,以左方之法求之,统经史、诸子、理学、政治、地理、小学各门, 美质五年可通,中材十年可了。若有学堂专师,或以此纂成学堂专书,中材亦五年可了,而以其兼习西文。过此以往,专力讲求时政,广究西法。其有好古研精不骛功名之士愿为专门为学者,此五年以后博观深造,任自为之。”

他还强调“会通”即“中体西用”,“今日新学、旧学互相訾?,若不通其意,则旧学恶新学,姑以为不得已而用之,新学轻旧学,姑以为猝不能尽废而存之,终古枘凿,所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而已矣。”在处理“中体西用”关系时,不仅表现了他极力维护封建传统文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他考虑时局,希望通过“换个新装”达到预期教育目的,造就封建士大夫加会通外事的综合人才,最终实现保社稷之目的。

三、对“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

[1] [2]

极意义的:()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0篇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主持)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识,识别)

就:蒙乃始就学(就:趋向)

持就火炀之(靠近)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乃: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当立着乃公子扶苏(是,表判断)

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更换;替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是日更定矣(旧时夜间计时单位,这里指晚上八点左右)——清·张岱《湖心亭看雪》

焉得更有此人(还)

若:孰若孤(比得上)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

过:及鲁肃过寻阳(到)

人恒过,然后能改(犯过错)——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士: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读书人)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古今异义

1、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2、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3、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4、博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5、及:(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6、过:(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

今义:经过。

7、更:(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8、但:(但当涉猎)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9、涉猎:(但当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10、往事:(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11、大:(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12、就:(蒙乃始就学)

古义:从事。

今义:就。

13、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2、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1篇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

孙权劝学的翻译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2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