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推荐12篇)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推荐12篇)

时间:2023-11-22 09:17:08 古诗文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1篇

(第一首)

我望回去,

石窟庄严的坐姿,

绚然铺呈,

菩萨,

弟子和护法诸天,

安排高处的寂静,

与我执手相握。

神圣纷至沓来,

比爱情的脚步更快。

我踩死的花草,

开始复活,

箜篌排箫、

筚篥和琵琶......

(第二首)

正一佛,

*微笑。

一坐千年,

又一笑千年。

这是,

晋北高原的云冈石窟。

五万一千尊,

石雕金身,

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

以千姿百态的身姿,

抒发同一个主题。

所有的塑像,

都在微笑,

又都在思考,

哲思照亮四壁。

一种思想,

在洞窟中,

历经千年剥蚀洗礼,

要么是万钧雷霆,

要么是醒世神曲。

扩张或浓缩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尊佛,

都怀揣一个梦寐。

穿过前世今生,

端坐于,

武州山麓的云冈石窟,

于人海深处,声*不露。

1500年风雨如磐,

1500年是是非非。

佛的眸子,

一如既往地澄明,

清澈了然。

(第三首)

我本是一粒微尘,

在万佛面前无腿可立。

我应该削去,

身体尖锐的污垢,

以光滑和纯净,

贴近佛祖高贵的神坛。

风化,

水蚀,

地震,

这些自然的野兽,

不断繁殖暴虐的后代。

石头从,

历史的掌心出发,

诉说,

1500多年的荣辱兴衰。

时光的*片,

割下了,

无法抚平的残酷和伤痕。

但佛主,

依然拈花而笑,

神情一面湖水。

(第四首)

我试着站起来,

省略掉,

生活中的转弯抹角,

潜伏回一日三餐。

欢笑的瀑布,

奔跑在阳光下,

很快就跑得远远的了。

悲伤的河水,

却总是,

以逆时针方向,

重复倒流。

衣食虚无,

住行空洞,

我找到我的影子交谈。

舌头挑起是非,

我陷在,

一个词语中不能自拔。

我问归宿。

或者云顶。

只有萤火虫,

压低嗓音劝我。

黑夜再黑,

它总有撕不破的真理。

(第五首)

找回迷失的自己,

我已一身轻松。

隔岸逡巡着,

这条奔流千载的大河,

裹挟着几千年,

智慧和文明浩浩东去,

我的眼帘,

挂满一片清泪。

无数的浪花飞溅,

飞溅起朵朵金莲,

有清韵袅袅飞升。

缥缈处,

闪动着万千工匠,

忙碌的身影。

我的呼息,

因你而顺畅,

我的心脏,

因你而搏动,

我的旅途,

因你而漫长,

我的生命,

因你而重生。

就要离开了。

离去前,

整理一下凌乱的行装,

面向这条大河,

肃然而立,

深深地鞠躬。

(第六首)

一木一浮生。

挤过人群的森林,

光*又被风,

吹掉了许多叶子。

我捡起枯黄的部分,

匍匐在,

一座石窟面前,

从中汲取,

生命宏大的气魄。

莲花在心中绽放,

我翻醒一只,

蝴蝶神秘的眼角,

流水跳过,

黑夜的玻璃,

白藕推开淤泥。

一切像波纹,

移向幽深的远处。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2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詹,大家可以叫我詹导游。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现在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魄力最为雄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厚多采, 华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髓。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第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美好。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现存修建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衔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_从降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划雄伟,雕饰华丽,技法精辟,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的一个。

各位,云冈石窟的导游暂时告一段落。通过游览云冈石窟,大家或许对石窟寺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点兴趣。愿这次游玩能给各位留下深刻的回忆。谢谢大家!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3篇

我本是一粒微尘,

在万佛面前无腿可立。

我应该削去,

身体尖锐的污垢,

以光滑和纯净,

贴近佛祖高贵的神坛。

风化,

水蚀,

地震,

这些自然的野兽,

不断繁殖暴虐的后代。

石头从,

历史的掌心出发,

诉说,

1500多年的荣辱兴衰。

时光的刀片,

割下了,

无法抚平的'残酷和伤痕。

但佛主,

依然拈花而笑,

神情一面湖水。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4篇

天津市大港区大港油田中心区第三小学二年一班肖名珂2004年8月20日星期五天气*有小雨

游云冈石窟

今天,妈妈带我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玩,到了云冈石窟,远看像座山,近看都是一个个有佛像的石窟,石窟有五十三个,石窟里的人物千姿百态,有的在跑,有的在跳,有的在走。还有一座佛像,光胳膊就两吨重,下面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佛像给他撑着,不然那佛手早就断了。佛像的眼睛是用琉璃嵌上去的,非常逼真。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5篇

我试着站起来,

省略掉,

生活中的转弯抹角,

潜伏回一日三餐。

欢笑的瀑布,

奔跑在阳光下,

很快就跑得远远的了。

悲伤的河水,

却总是,

以逆时针方向,

重复倒流。

衣食虚无,

住行空洞,

我找到我的影子交谈。

舌头挑起是非,

我陷在,

一个词语中不能自拔。

我问归宿。

或者云顶。

只有萤火虫,

压低嗓音劝我。

黑夜再黑,

它总有撕不破的真理。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6篇

一木一浮生。

挤过人群的森林,

光阴又被风,

吹掉了许多叶子。

我捡起枯黄的部分,

匍匐在,

一座石窟面前,

从中汲取,

生命宏大的气魄。

莲花在心中绽放,

我翻醒一只,

蝴蝶神秘的眼角,

流水跳过,

黑夜的玻璃,

白藕推开淤泥。

一切像波纹,

移向幽深的远处。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7篇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见称。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与*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

云冈第五、六窟在云冈石窟群中部,为孝文帝迁洛前约465494年开凿的一组双窟。庙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间四层木楼*,朱红柱栏,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五窟开作椭圆形草庐形式,分前后室。后室北壁本尊为_坐像,高17米,为云冈最大的佛像,外部经唐代泥塑重装。窟内满雕佛龛造像。窟西侧刻有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6窟平面近方形,*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二层方形塔往,高约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窟四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令人目不暇接。环绕塔柱四面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写_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内容连贯,构图精巧。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内容丰富,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有代表*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艺术汇集的大检阅。

云冈第七、八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部,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开凿较早的石窟。七窟前现存的木构建筑,是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为长方形,窟内布局上下分层,左右分段。七窟后室北壁上层天幕龛的*,雕一交脚弥勒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备一倚坐佛像,边为二胁侍菩萨。内容仍为三世佛,且出现了造像组合。下龛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东西两壁对称开凿,壁与顶部相接处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层雕有八个不同的佛龛。南壁凿有一门一窗,左右两侧各雕四个佛龛。门窗间有六个供养人和伎乐天人像。明窗内雕菩萨和禅定比丘。内拱内雕力上、护法天王和飞天。顶部分格雕平棋,中为团莲,周雕飞天,把整个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第七、八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从中折*出北魏社会变革的洪流。

第16窟本尊释迦立像高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第17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

云冈西部窟群包括云冈石窟西部第21至45窟,以及一些未编号的小窟小龛。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年(494)以后的作品。其特点是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文雅秀丽,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与龙门期雕刻十分接近。其中第38窟北壁幢倒乐神浮雕,是研究北魏杂伎的形象资料。

第39窟中心五层塔柱,塔身每面作五间,六柱,柱头上斗拱承托出檐,天平座,每层间阔高度皆小于下层,稳重隽秀,是研究早期造塔的重要资料。第40窟整体布局巧妙地运用装饰艺术,使洞窟格式、构图既有规律,又有变化,提高了石窟艺术的格调。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8篇

今年的寒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位于山西大同市的云冈石窟。这个充满佛教**的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

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依山开凿,东西大约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5万1千多尊的石雕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佛像立于石窟中,有的经过*绘工艺十分美丽。大佛最高17米,最小仅几厘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石窟的石料是黄砂岩,这种石头非常软,利于雕刻,古人因此利用这种石料修筑了著名的云冈石窟。这当中最吸引我的是第28窟,三尊佛像保存完整,它们像*一样顶天立地的站着,气势宏伟雕刻精细。眼睛由黑*的琉璃做的,目光严肃、明亮,象是在告诉人们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9篇

正一佛,

静坐微笑。

一坐千年,

又一笑千年。

这是,

晋北高原的云冈石窟。

五万一千尊,

石雕金身,

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

以千姿百态的身姿,

抒发同一个主题。

所有的塑像,

都在微笑,

又都在思考,

哲思照亮四壁。

一种思想,

在洞窟中,

历经千年剥蚀洗礼,

要么是万钧雷霆,

要么是醒世神曲。

扩张或浓缩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尊佛,

都怀揣一个梦寐。

穿过前世今生,

端坐于,

武州山麓的云冈石窟,

于人海深处,声色不露。

1500年风雨如磐,

1500年是是非非。

佛的眸子,

一如既往地澄明,

清澈了然。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10篇

(第一首)

找回迷失的自己,

我已一身轻松。

隔岸逡巡着,

这条奔流千载的大河,

裹挟着几千年,

智慧和文明浩浩东去,

我的眼帘,

挂满一片清泪。

无数的浪花飞溅,

飞溅起朵朵金莲,

有清韵袅袅飞升。

缥缈处,

闪动着万千工匠,

忙碌的身影。

我的呼息,

因你而顺畅,

我的心脏,

因你而搏动,

我的旅途,

因你而漫长,

我的生命,

因你而重生。

就要离开了。

离去前,

整理一下凌乱的行装,

面向这条大河,

肃然而立,

深深地鞠躬。

(第二首)

一木一浮生。

挤过人群的森林,

光*又被风,

吹掉了许多叶子。

我捡起枯黄的部分,

匍匐在,

一座石窟面前,

从中汲取,

生命宏大的气魄。

莲花在心中绽放,

我翻醒一只,

蝴蝶神秘的眼角,

流水跳过,

黑夜的玻璃,

白藕推开淤泥。

一切像波纹,

移向幽深的远处。

(第三首)

我本是一粒微尘,

在万佛面前无腿可立。

我应该削去,

身体尖锐的污垢,

以光滑和纯净,

贴近佛祖高贵的神坛。

风化,

水蚀,

地震,

这些自然的野兽,

不断繁殖暴虐的后代。

石头从,

历史的掌心出发,

诉说,

1500多年的荣辱兴衰。

时光的*片,

割下了,

无法抚平的残酷和伤痕。

但佛主,

依然拈花而笑,

神情一面湖水。

(第四首)

我试着站起来,

省略掉,

生活中的转弯抹角,

潜伏回一日三餐。

欢笑的瀑布,

奔跑在阳光下,

很快就跑得远远的了。

悲伤的河水,

却总是,

以逆时针方向,

重复倒流。

衣食虚无,

住行空洞,

我找到我的影子交谈。

舌头挑起是非,

我陷在,

一个词语中不能自拔。

我问归宿。

或者云顶。

只有萤火虫,

压低嗓音劝我。

黑夜再黑,

它总有撕不破的真理。

(第五首)

我望回去,

石窟庄严的坐姿,

绚然铺呈,

菩萨,

弟子和护法诸天,

安排高处的寂静,

与我执手相握。

神圣纷至沓来,

比爱情的脚步更快。

我踩死的花草,

开始复活,

箜篌排箫、

筚篥和琵琶......

(第六首)

正一佛,

*微笑。

一坐千年,

又一笑千年。

这是,

晋北高原的云冈石窟。

五万一千尊,

石雕金身,

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

以千姿百态的身姿,

抒发同一个主题。

所有的塑像,

都在微笑,

又都在思考,

哲思照亮四壁。

一种思想,

在洞窟中,

历经千年剥蚀洗礼,

要么是万钧雷霆,

要么是醒世神曲。

扩张或浓缩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每尊佛,

都怀揣一个梦寐。

穿过前世今生,

端坐于,

武州山麓的云冈石窟,

于人海深处,声*不露。

1500年风雨如磐,

1500年是是非非。

佛的眸子,

一如既往地澄明,

清澈了然。

(第七首)

河的源头伸向远古,

远古得不见尽头,

于渺然处,

渺渺又悠悠。

河岸始建于,

那个北魏朝代里,

盘据在,

武州山*矮的岩壁下。

100多年的钎锤,

碰撞之声,

敲响了,

无数次暮鼓晨钟,

砸飞了,

无数个春夏秋冬。

时至今日,

响声不落,

敲击不止。

我已失聪,

在那个阳光呼啸的中午,

在那穴1500年前,

香火鼎盛的灵岩石窟。

其实,

我早已迷失了自己。

刚刚,

踏入河道的一瞬间,

疲惫的身影,

尚未投映到北魏的皇墙上,

甚至来不及感受一丝,

王者的霸气和佛祖的悲悯,

就被一股神奇的力量,

扯成缕缕游丝,

悄悄地遁去,

遁去……

悄悄地,

溶进一朵浪花,

嵌进一纹岩隙,

化入一星儿**,

游弋南北,

不辨东西。

这个时候,

彷徨于迷津渡口,

久久等待,

迟到的指点迷津之人。

这等待,

漫长难熬。

等待,

其实为了完成,

一个夙夜不息的约定。

终于来了——

法果,

一位在坚岩之间,

撞开千佛窟门的高僧。

满面尘风,

缓缓走来,

把西天灵鹫山,

轻轻移至北魏的疆土,

移进,

百姓空茫的心中。

昙曜,

一位遭遇法难,

又虔心复法的沙门统。

衣着鲜亮,

昂首阔步,

将帝王的功勋,

与佛门的慧光揉成一团,

垒砌出一条,

承载时空与历史的不朽堤岸。

已足够了。

足够我走出迷津,

任意逍遥于翻卷着,

历史尘埃的万顷碧波之中。

在这个,

日渐寒冷的季节,

在这个,

日益萧条的正午,

走向前去,

牵住那,

一袭旧*衣襟,

轻抚着,

结满厚茧的巨手。

辗转三世后的今日,

重温,

那一记轻抚,

只为了,

千年后的再一次邂逅。

描写和赞美云冈石窟的诗句欣赏 第11篇

找回迷失的自己,

我已一身轻松。

隔岸逡巡着,

这条奔流千载的大河,

裹挟着几千年,

智慧和文明浩浩东去,

我的眼帘,

挂满一片清泪。

无数的浪花飞溅,

飞溅起朵朵金莲,

有清韵袅袅飞升。

缥缈处,

闪动着万千工匠,

忙碌的身影。

我的呼息,

因你而顺畅,

我的心脏,

因你而搏动,

我的旅途,

因你而漫长,

我的生命,

因你而重生。

就要离开了。

离去前,

整理一下凌乱的行装,

面向这条大河,

肃然而立,

深深地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