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诗句 第1篇
王勃的诗句大全
王勃的诗句大全
1、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2、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3、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4、道观——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5、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6、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7、别薛华——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8、梵宇三觉寺——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9、平晚行——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10、主簿——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11、兵曹——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12、驿饯唐少府——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3、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4、郊外——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15、——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16、即事——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17、迹寺——王勃
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18、晚眺赠王道士——王勃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19、径——王勃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王勃的诗句 第2篇
关于王勃的诗句大全
深湾夜宿(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曜,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输翠盖不胜春,
叠树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衣昼不襞,罗帏夕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吾安宝髻,蛾眉罢花丛。狭路尘间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少妇不须嚬,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相和歌辞·江南弄(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眇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相和歌辞·采莲归(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杂曲歌辞·秋夜长(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
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
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杂曲歌辞·杂曲(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蛾眉始约,罗袖初熏。歌齐曲韵,
舞乱行分。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倬彼我系(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苦,诗书具草。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王勃的诗句 第3篇
王勃离别诗句
【送卢主簿】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别人四首〗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第一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第二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三句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第四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欣赏古代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该诗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曾使那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五言律诗为例,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王勃的诗句 第4篇
关于王勃的诗句
圣泉宴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游梵宇三觉寺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别薛华 <英华>作秋日别薛升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一作重别薛升华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麻平晚行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送卢主簿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观佛迹寺
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
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
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
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八仙径 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
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王勃的诗句 第5篇
王勃的诗句还有哪些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别诗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滕王阁诗》怀古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3、《咏风》描写风 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4、《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唐·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
5、《相和歌辞·采莲归》 唐·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6、《杂曲歌辞·杂曲》 唐·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7、《倬彼我系》 唐·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居卫仕宋,臣嬴相刘。
8、《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唐·王勃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9、《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唐·王勃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10、《山亭夜宴》 唐·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11、《咏风》 唐·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12、《怀仙》 唐·王勃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13、《忽梦游仙》 唐·王勃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14、《圣泉宴》 唐·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15、《散关晨度》 唐·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16、《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17、《重别薛华》 唐·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18、《游梵宇三觉寺》 唐·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
19、《麻平晚行》 唐·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20、《饯韦兵曹》 唐·王勃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21、《仲春郊外》 唐·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22、《郊园即事》 唐·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23、《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唐·王勃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24、《八仙径》 唐·王勃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25、《春日还郊》 唐·王勃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26、《春庄》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27、《临江二首》 唐·王勃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28、《江亭夜月送别二首》送别诗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29、《别人四首》 唐·王勃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30、《早春野望》 唐·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