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浣溪沙》的诗意 第1篇
浣溪沙:xxx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xxx: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xxx称为淮北第一山。
媚:美好。此处是使动用法。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洛:即洛涧,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
漫漫:水势浩大。
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蓼(liǎo)茸:蓼菜嫩芽。一作“蓼芽”。
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xxx《浣溪沙》的诗意 第2篇
xxx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xxx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其实,在xxx游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当然,评价一个作家的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数量而不看质量,有的作家存世虽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撼动的。尽管如此,要历史而客观地评价xxx游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如果只论其词,而不论其诗其文,尤其是不论其策论,不仅有失偏颇,而且也评不出一个完整的xxx游。
xxx《浣溪沙》的诗意 第3篇
蕲水清泉寺:在今湖北浠水县。元丰五年(1082)三月,xxx曾游此寺。“蕲”,音qí。
兰芽:兰草的嫩芽。
萧萧:形容雨声。
暮雨:傍晚下雨。
子规:杜鹃的别名。
休将:不要。
白发:指老年。
休将白发唱xxx:反用白居易的诗句,意为不要叹息年华易逝。白居易在《醉歌示妓人商玲珑》一诗中,称“xxx催晓”,“白日催年”,人就是在xxx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xxx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xxx”。“白发”,指年老,“xxx”,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全句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老还童。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xxx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xxx《浣溪沙》的诗意 第4篇
xxx在未仕期间,大多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然而亦时常游历于江淮xxx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在这段期间xxx的主要出游地有二:一为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xxx同xxx、参寥子游访漳南老人于历阳惠济院,浴汤泉,游龙洞山。又往乌江拜谒项羽墓,极尽山水名胜。此次出游共赋得诗词三十余首,并作《汤泉赋》一篇,以记途踪。二为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xxx前往越州省亲,适逢xxx自徐州徙往湖州,于是便乘xxx官船一同南下。途经无锡,与xxx同游xxx,又经xxx,泊西观音院,同访诸寺。端午过后,遂别xxx赴越,中秋时,与参寥子、xxx法师同游龙井,其后又与郡守程公辟游玩鉴湖、拜谒禹庙,相得甚欢。直至岁末年关家书催归,xxx始依依不舍的乘船北上。写下著名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来描述离别情意,透露出对此段漫游岁月美好的缱绻不舍。
“学而优则仕”是天下读书人的梦想,xxx亦不例外,然而xxx的科举征途却屡遭挫折。神宗元丰**(1078年)xxx第一次参加科举应试,却是抱着满满的期望换来落第的命运,于是他便马上“杜门却扫,日以诗书自娱” ,可见这一失败,对他而言,是精神上的打击。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xxx再次应试,却依旧名落xxx。科举的接连失利,使得xxx心境更加忧愁悲郁,认清了“风俗莫荣於儒,材能咸耻乎未仕” 的社会现实。因此只好改变态度,学习时文并向时人投献诗文,望获举荐。“功夫终不负有心人”,xxx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终于成功考取进士,踏上其同样屡遭挫折的十年仕宦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