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盘岭》作者:xxx唐诗赏析 第1篇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xxx。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释】
①天宝十三载(754)赴北庭途中作。
②连年:整年。
③曾:乃。
④疏勒:《通鉴》卷四五:“耿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引兵据之。”xxx:“此疏勒城在车师后部,非疏勒国城也。”按:汉车师后部治唐庭州金满县(北庭节度使
治所),疏勒城即在其附近。
⑤敢:岂敢。
《早上五盘岭》作者:xxx唐诗赏析 第2篇
①居虢州时作。xxx:即《喜华阴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诗之“王少府”,名未详。华阴:唐县名。上元二年(761)改为太阴,宝应元年(762 )复故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在今陕西华阴县。
②如:奈。
③攀辕:拉住车辕,不让离去。《xxx六帖事类集》卷二一:“侯霸(《后汉书》有传)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征,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
④仙掌:xxx峰。此句谓其复归华阴。
⑤关:潼关。
⑥双鱼:指书信。
⑦“县外”句:谓有鱼,承上句“双鱼”而言。县,指华阴。
xxx(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xxx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xxxxxx。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xxx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诗题材广泛,长于七言歌行。
xxx的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xxx,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xxx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送xxx却归华阴》繁体对照
卷200_28送王錄事卻歸華陰岑參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別何。
攀轅人共惜,解印日無多。
仙掌雲重見,關門路再過。
雙魚莫不寄,縣外是黃河。
《早上五盘岭》作者:xxx唐诗赏析 第3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前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xxx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xxx: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鉴赏】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xxx的这首五言绝句,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xxx行军至凤翔,xxx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xxx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xxx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xxx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xxx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xxx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xxx)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 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