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经验总结材料(共4篇)

经验总结材料(共4篇)

时间:2024-01-20 12:29:37 总结报告

经验总结材料 第1篇

相公庄镇作为中部乡镇,镇驻地距市区仅5公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多年来,我镇突出重点、统筹全局,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镇容村貌焕然一新。20xx年,顺利通过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检查验收,被评为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主要做法是:

1、科学布局,准确定位,

高起点规划小城镇。20xx年,我镇聘请省xxx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编制了《相公庄镇总体规划》,规划把全镇的远景定格为镇区面积平方公里、镇区人口万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在实施过程中,又聘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具体功能区域和项目进行了控制性规划和指导,严格按照规划开发建设,为城镇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新机制,多元投入,

3、严格规范,提升品位,

高效能管理小城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土地、房屋、规划等方面,严把审批关、建设关、质量关,在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避免恶性循环;在物业管理和环境卫生方面,保证水电暖的正常供应,成立日常保洁队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行动态管理,落实责任制,有效的促进了城镇管理的稳步有序提升。

4、依托优势,主攻工业,

机械锻造、颜料化工、包装印刷和石料开发四大主导产业链条,为带动城镇化夯实了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今后,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放眼长远,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在现状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改造旧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建设新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

1、以路为媒,构建城镇建设新框架。以绣江路改造和东外环延伸、新北外环规划建设为契机,积极协调,加快实施,着力解决镇域内道路尽端式交通瓶颈问题。

经验总结材料 第2篇

中国人最大的优点是模拟学习,最大的错误谬误是果循守旧,所以中国最早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圣人留下的最著名的格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不是“三人行必有师我焉”。其实我们静下心来一想,就会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精神,总是步他人之后尘,就会变得落后和愚昧;同样一所学校,如果只是做一些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式的人云亦云的事情,也不会走出自己的特色,创出自己的亮点。果此我们既要抬开端来看世界,又要低下头来想自己,要学会看别人的脚,走自己的路。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热心关怀和有力指导下,把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果校制宜逐步形成了适合于自己的治校、治学之道。这里我把我校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做一介绍,欢迎大家批判指正。我校的学校工作主要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方面入手:

教学管理——踏踏实实搞教研实实在在行课改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一所没有教研、教改的学校将是一所没有出路的学校,为此我校把这两项工作做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

一、教学研究方面

我校的教研工作首先以“双线”教研为主,即教研组的集体教研和教师优质课的个人教研相结合。

通过这两项措施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把教研工作真正做到了平时,做到了实处。

其次,我校每周三下午都要进行一小时的全校教师参加的“大教研”举动。

1、倾听xxx、xxx、xxx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及时了解学习最新教育动态和先进教育理念;

2、进行校本教研知识培训;

3、组织优秀课例观摩、外出学习汇报;

经验总结材料 第3篇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夯实创建基础

规划局80%的职工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是一支知识层次水平较高的干部队伍,但由于建局时间短,思想底子薄,相比之下,我们认为焕发大家争创文明、实干争先的激情比起提高业务素质更为重要。为此,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围绕创建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和《创建规划》,明确年度计划和目标。同时健全了目标分解、检查、督察、督办制度,明确责任,坚持各科室、单位齐抓共管。二是按照创学习型机关、建学习型队伍的要求,在提高认识、指导实践上下功夫,把创建工作与规划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宣传和学习。通过三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大家齐心协力抓创建的思想,坚定了大家做好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多措并举,突出特色,狠抓创建工作

(一)抓行风,促创建

20xx年,新的局党组成立之后,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构筑一个体系,引入两种机制,开展两项活动,抓好六项工作”的工作思路,以抓行风建设为切入点,坚持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促行风,把行风建设渗透到规划业务的每个领域和环节。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规划审批、监察机制,按照“提速、提质”的要求,将行政许可和规划监察程序由“串联式”的一条龙审批转变为“并联式”的科室同步审批,大大增强了审批时效,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局的行风建设工作实现了由合格到良好再到优秀的大跨越,受到了、市政府和省建设厅的多次表彰,先后荣获“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建设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单位”、“全省建设系统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行政执法工作优秀单位”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为学习和推广我局在行风建设领域取得的经验,2006年8月28日,省建设厅在我局召开了“全省建设系统行风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对我局在行风建设中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广泛宣传。

(二)开展规划论坛,开拓规划思路

为进一步创新规划理念、开阔规划思路,达到“全员提高素质,全程理顺机制,全面拓展空间”的总要求,去年以来,我们结合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规划论坛活动,就规划现状及发展方向、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提高服务水平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xxx在出席第四期规划论坛时指出,城市规划是“城市的灵魂,管理的基准”,对规划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过论坛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业务健康发展,更让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了“规划就是生产力”的信念,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得到了空前提高。

(三)打造文化底蕴,构建和谐机关

局党组把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打造机关文化底蕴作为构建和谐机关的有力抓手,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使团结成为觉悟,和谐成为自然。还经常鼓励大家树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工作心态,在全局上下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打造了“厚德、博学、勤奋、创新”的浓厚机关文化。另外,机关办公室还把每名干部职工的生日记录在册,到期送上鲜花和蛋糕;切实关心职工身体健康,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每年一次体检,并明确了年休假制度;通过组织“争当文明个人,创建文明机关”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涌现出了诸如助人为乐的xxx新同志、“十佳文明市民标兵”xxx同志这样的优秀代表,极大地推进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三、认真履责,实干争先,服务全市发展

我们始终认为,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离不开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是载体、是平台,是检验创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建局以来,我们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实干争先,更新观念,服务发展,打造了“厚德、博学、勤奋、创新”的机关文化,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习、比干劲、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我市的规划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一)创新规划理念,完善规划体系

针对我市建市较晚,规划局建局时间短,规划基础性工作欠账多的实际情况,局党组从狠抓规划编制入手,坚持规划方法的创新,跳出衡水看衡水,跳出规划看规划,全面加强与高水平院所、高校的合作,不断汲取新的理念。先后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加强交流,极大地提高了规划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仅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而且组织编制了《市区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区近期建设规划》、《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市区人防规划》、《市区重点区域建筑包装规划》、《城市夜景观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使全市的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二)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布局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我局以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对衡水的未来城市发展空间结构进行了重新谋划,坚持“跳出衡水看衡水”,把衡水放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坐标中来审视,放到环渤海经济圈中去定位,着力构筑以衡水主城区和衡水湖为核心,以冀州、xxx、武邑三个县城为次中心,以大路北工业区、赵圈??前磨头工业走廊、清凉店工业物流基地为产业聚集区的“1+6”大城市发展框架,并力争通过对全市城乡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大交通、大产业、大物流”的大城市群组团式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湖滨休闲度假城市”,为“工业立市、农业强市、特色兴市”三大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平台。

(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规划建设了地表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新建、扩建、改建了外环路、前进街、榕花街、永兴路等30余条城市道路,修建了休闲广场、人民广场、怡水园、河东公园等一批休闲广场和绿地,实施了市区南北出入口改造、街头绿地建设、夜景亮化等一系列规划建设工程,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即将实施的滏阳河退污还清改造工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提出了“亲水”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文化中心和广电中心的建设,努力把滏阳河两岸打造成为湖滨休闲度假城市的城市客厅,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再添浓重之笔。几年来,在、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城市规划工作得到空前发展,为我市城市综合环境水平的迅速提升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城市形态和载体。

目前,新的《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我局也已更名为“衡水市城乡规划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再增措施,再鼓干劲,全面加强城乡统筹,优化城市资源,大力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为我市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验总结材料 第4篇

xx区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平方公里,辖xx个街道,常住人口145万,流动人口80万,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教育中心。近年来,我区始终以为民为主线,以服务为桥梁,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牢固树立“百姓城管服务百姓”执法理念,努力打造“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执法服务体系,城市管理水平和辖区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下面,我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标准,建规范,打造服务型行政执法队伍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区高度重视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贯彻到日常执法过程中,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抓好推进落实。结合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突出执法工作重点,明确执法责任要求,确保我区服务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常抓不懈。

(二)健全机构,明确分工。为切实抓好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培训、调查研究、经验交流、督查反馈等工作,我区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范围,细化工作措施,梳理执法依据,在组织机构上为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做好保障。

(三)建立制度,扎实推进。结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并完善了包括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制度,行政处罚事前提示、事中指导、事后回访制度,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文明执法制度。逐步构建并完善服务型行政执法制度体系,为扎实有序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二、立支点,促平衡,完善服务型行政执法机制

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过程中,我区把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与城市管理执法实际相结合,大胆创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四室一庭、四权分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新模式,有效保证了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四室一庭”司法保障机制。为提升城管执法效能,增强城管执法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执法风险防控,树立城管执法形象,我区协调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门介入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探索出以公安警务室,公证服务室,法律援助室,行政调解室和城管巡回法庭为主要形式的“四室一庭、四权分离”司法保障机制,有效破解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强制无力、证据缺失等执法难题,全力维护城市管理执法的权威和法律尊严。“四室一庭”司法保障机制整合了执法资源,提高了执法效率,落实了执法效果,是我区创新执法方式、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的全新尝试;更是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体现,对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公信力意义重大,对重塑执法形象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我区岗杜街大汗烤羊腿店长期占道经营一案,就充分发挥“四室一庭”司法保障机制作用,通过联合法院、公安、公证等部门,借助司法强制力,对当事人强制执行罚金并追加滞纳金共4万元,对类似违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四权分离”城管执法措施。为强化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我区积极探索“四权分离”执法措施,逐步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四权分离”将执法过程划分为:督察督办权、调查取证权、处罚决定权、强制执行权四部分。以分权为出发点,实现执法权力分阶化、执法流程精细化、执法职责精确化;以服务为落脚点,践行我区“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理念,逐步形成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

(四)“服务+执法”工作理念。一是服务百姓。按照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要求,以及我区“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的执法理念。在执法工作中,要求执法人员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出发点,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落脚点,主动融入社会热点问题,切实履行公仆职责。在高考期间静噪音,保通畅,切实做好高考期间考点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作发放《致xx辖区居民的一封信》,《便民服务手册》、规范养犬宣传彩页、设置文明养犬指示牌、禁止占道指示牌等,让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不仅是维护城市良好环境秩序的勤务员,更是为民解忧服务百姓的服务员。二是联合执法。精细管理,精准执法,精心服务。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先行区建设工作中,我区以联合执法为主要形式,积极探索大联勤大联动工作机制。组建由城管执法、公安、交警、食药、工商、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针对繁华路段,重点区域等人流密集场所定期开展联合执法集中行动。先后开展了摊群乱点联合执法综合整治行动、楼顶大型广告拆除攻坚战、文化路综合整治、纬二路精品街整治、“清零行动”等一系列执法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联合执法工作模式充分整合了执法资源,优化了执法流程,提高了执法效率,实现了对街面动态管理的常态化、高效化,使城区市容环境愈发靓丽,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三、立形象,强服务,提升服务型执法水平

(一)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我区以省住建厅创建星级执法队伍为契机,组织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学习培训月”活动,以服务型行政执法相关文件规定和有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采取骨干培训、分级培训等方式,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执法培训、岗位练兵等行政执法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开展“双十佳”(十佳案件、十佳执法标兵)评优活动,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三)落实行政指导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指导,突出事前指导,根据各行政执法领域自身特点选准行政指导的突破口和相应的指导方式。

(四)创新服务型执法方式方法。一是坚持执法巡查方式创新。“错时执法、徒步执法、延伸执法”是我区在执法巡查工作上的主要方式,较好解决了“城管下班、商贩上班”和“三不管”、“两头窜”现象。二是停止“撕票式”罚款。xx年11月1日,我区率先停止使用了“xx罚没收入统一票据”,告别执法现场简单撕票罚款的时代。这一举措既是执法手段上的进步,更是执法理念上的进步。三是开展“城管执法面对面”活动。通过对城管执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与社会各界人士坐到一起集思广益、交流心得,突破城市管理瓶颈。四是强化外宣,重视内宣。创办《xx执法》《城管大家谈》等刊物,制作宣传画册及视频专题片,强化对执法工作及典型事迹的正面宣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摆正城市管理执法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如何正确理解城市管理执法应该承担的核心任务,是建设服务型行政执法的重要课题。xx区将在城市管理执法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上持续探索,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努力塑造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行政执法形象,努力实现行政执法与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为美丽xx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