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切片总结 第1篇
1. 突发性聋:常为中度、重度或全聋,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但无反复发作特征,耳聋无波动。初次发作的梅尼埃病应注意鉴别。
2. 前庭神经元炎:突发眩晕,伴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无法复发作特征。
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性眩晕,伴眼震,无耳鸣、耳聋,眩晕发作往往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
4. 药物性前庭耳蜗损害:眩晕、耳鸣、耳聋多缓慢发生,眩晕逐渐减轻或完全消失,耳聋、耳鸣则进行性加重,患者常能提供使用耳毒性药物史。
5. xxx合征: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但不会反复发作,耳部带状疱疹和周围性面瘫有助于鉴别。
6. 迷路瘘管或迷路炎:眩晕、耳鸣、耳聋可突然发生,耳聋有波动性,但眩晕无反复发作特征,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中耳手术史或外伤史。
7. 耳硬化
8. 听神经瘤
9. 其他疾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慢性脑干缺血等可伴发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但无反复发作。急性心血管疾病、爆发性脑炎等病程初期可能伴有类似眩晕症状,应注意鉴别。
喉切片总结 第2篇
1.体位 术后5~7d平卧位,头部垫高,使颈部前弯,以免喉部缝线断裂。
2.引流 术后2~3d引流物每日少于10ml时可拔除引流管。
3.抗感染 应用大量抗生素5~7d。
4.鼻饲 第2天开始进行鼻饲,待创口愈合后,开始经口试进流食。如无呛咳,可拔除鼻饲管;如有呛咳,则延长鼻饲时间,或拔除鼻饲管换带气管套囊套管。
5.早期下床 第3天开始下床步行,并逐日加大活动量。
喉切片总结 第3篇
出血:对于出血而言,一般通过保守治疗例如加压或者止血药等进行缓解,如果保守治疗无法缓解出血的情况,则可通过手术止血。
感染(喉瘘):一般通过术后使用适量抗生素或者换药即可得到恢复。
误咽:手术改变了人体咽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误咽的情况。I一般随着伤口的消肿以及简单吞咽锻炼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功能。
喉腔息肉:很多做部分喉切除的患者都会出现喉腔息肉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措施,较小的息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可慢慢消退,对人体不构成影响。而对于较大的息肉,影响病人的发音或者呼吸道的通畅时,可在喉镜下取掉。
喉狭窄:大部分喉狭窄是由于采用了不适当的修复方式所导致。因此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修复方式是避免喉狭窄的关键。因此,在术中面对喉切除范围较大的患者,我们预感到术后有可能出现喉狭窄的患者,要在术中选择适当加入喉的扩张器以防止术后出现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