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的总结 第1篇
1.乙炔的结构
分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电子式为。乙炔是直线型分子,键角为,属非极*分子。
2.乙炔的物理*质
纯的乙炔是无*、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乙炔的化学*质
(1)氧化反应:,还可使**溶液褪*。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
(2)原理:
(3)装置:固+液气(有别于制*气的装置)
(4)收集:排水集气法
5.炔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叁键的一类链烃,其通式为()。
(2)物理*质:炔烃的物理*质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呈现规律*的变化,如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3)化学*质:与乙炔相似。能发生:①氧化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
(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烃、烯烃、炔烃含碳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变化规律
*烃烯烃炔烃
分子通式
含碳质量
分数算式
变化???不变??
7.甲*、乙烯、乙炔燃烧的对比
(1)化学方程式(完全燃烧)
(2)燃烧现象
甲*、乙烯、乙炔的燃烧现象
甲*乙烯乙炔
含碳质
量分数75%
火焰亮度淡蓝*火
焰,不明亮明亮更明亮
火焰伴烟量无烟有黑烟有浓烈
的黑烟
8.乙*、乙烯、乙炔分子结构和化学*质的比较
乙*乙烯乙炔
分子式
结构式
电子式
特点(单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达“饱和”(双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叁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
含碳质量分数
化学活动*稳定活泼活泼
反应卤代
乙*乙烯乙炔
加成反应—溴水或溴的四*化碳溶液褪*等溴水或溴的四*
化碳溶液褪*等
加聚反应不能发生能发生能发生
氧化反应溶液不褪*溶液褪*溶液褪*
燃烧火焰
较明亮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火焰很明亮,
带浓烈的黑烟
鉴别溴水不褪*或**溶液不褪*溴水褪*或**溶液褪*溴水褪*或**溶液褪*
乙炔的总结 第2篇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毒性:属微毒类。
急性毒性:LC900000ppm×2小时(小鼠吸入);500000ppm(大约浓度)(人吸入);人吸入10%,轻度中毒反应。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乙炔的总结 第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学*质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质;
教学重点
乙炔的结构和主要*质。
教学难点
乙炔分子的三键结构与化学*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制作乙炔的球棍模型认识乙炔分子的碳碳叁键结构;
2、实验验证乙炔的化学*质;
3、类比、分析得出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质。
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将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中去掉两个*原子小球,在碳碳原子之间又连了一根小棍,得到了乙烯的含双键的共平面结构,现在如果通过反应使C2H4分子中再失去两个*原子,得到的这种C2H2分子的球棍模型。碳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两个碳原子和两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分子就是乙炔分子。在该分子里两个碳原子之间有3个共用电子对,即以叁键形式结合,据此,请大家写出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按要求书写乙炔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并由一名学生上前板演:
一、乙炔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C2H2H—C≡C—H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2H2O→C2H2↑+Ca(OH)2
(1)乙炔可以通过电石和水反应得到。实验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投影显示]实验室制乙炔的几点说明:
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只有气密*合格才能使用;
②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
③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电石;
④作为反应容器的烧瓶在使用前要进行干燥处理;
⑤向烧瓶里加入电石时,要使电石沿烧瓶内壁慢慢滑下,严防让电石打破烧瓶;
⑥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向烧瓶里加水时要使水逐滴慢慢地滴下,当乙炔气流达到所需要求时,要及时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水;
电石是固体,水是液体,且二者很易发生反应生成C2H2气体。很显然C2H2的生成符合固、液,且不加热制气体型的特点,那是不是说就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的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呢?
⑦实验室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实验装置作制备乙炔气体的实验装置。主要原因是:
a、反应剧烈,难以控制。
b、当关闭启普发生器导气管上的活塞使液态水和电石固体分离后,电石与水蒸气的反应还在进行,不能达到_关之即停_的目的。
c、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仪器,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d、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与球形漏斗。
(2)该如何收集乙炔气呢?
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与空气比较接近,还是用排水法合适。
熟悉和体会有关乙炔气体制备的注意事项及收集方法,并由两名学生上前按教材图5—14乙炔的制取装置图组装仪器,检查气密*,将电石用镊子小心地夹取沿平底烧瓶内壁缓慢滑下,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下,排空气后,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气于一大试管中。
由几个学生代表嗅闻所制乙炔气的气味。
(3)请大家根据乙炔分子的结构和所收集的乙炔气来总结乙炔具有哪些物理*质?
三、乙炔的*质
1、物理*质
无*、无味、ρ=1。16g/L、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实际上纯的乙炔气是没有气味的,大家之所以闻到特殊难闻的臭味是由于一般所制备得到的乙炔气中常含有PH3、H2S等杂质造成的。
根据乙炔、乙烯和乙*的分子结构特点,预测乙炔该有哪些化学*质?
[小组讨论]乙*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的价键达到饱和,所以其化学*质稳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被打开,所以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以叁键形式结合,碳原子也不饱和,因此也应该不稳定,也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等。
大家所推测的究竟合理不合理,下边我们来予以验证。
[演示实验5—7](由两名学生*作)将原反应装置中导气管换成带玻璃尖嘴的导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排空气,先用试管收集一些乙炔气验纯,之后用火柴将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乙炔气体按教材图5—14所示的方法点燃。观察现象:点燃条件下,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而伴有浓烈的黑烟。
乙炔可以燃烧,产物为H2O和CO2,在相同条件下与乙烯相比,乙炔燃烧的更不充分,因为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乙炔比乙烯更高,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而致。
(补充说明)乙炔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如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因此可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
2、乙炔的化学*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
2CH≡CH+5O24CO2+2H2O
检验其能否被**KMnO4溶液所氧化。
[演示实验5—8](另外两名学生*作)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通入**KMnO4溶液中观察现象:片刻后,**KMnO4溶液的紫*逐渐褪去。
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乙炔气体易被**KMnO4溶液氧化。
前边的学习中提到由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往往会含有硫化*、*化*等杂质,这些杂质也易被**KMnO4溶液氧化,实验中如何避免杂质气体的干扰?
可以将乙炔气先通过装有NaOH溶液(或CuSO4溶液)的洗气瓶而将杂质除去。
b。易被**KMnO4溶液氧化
[演示实验5—9]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将生成的乙炔气体通入溴的四*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溴的四*化碳中溴的颜*逐渐褪去。
溴的四*化碳溶液褪*,说明二者可以反应且生成无*物质,那么它们之间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从时间上来看是乙烯与溴的四*化碳溶液褪*迅速还是乙炔与之褪*迅速?
(回答)乙烯褪*比乙炔的迅速。
这说明了什么事实?乙炔的叁键比乙烯的双键稳定。
应注意乙炔和溴的加成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可表示如下:
(2)加成反应
乙炔除了和xxx发生加成反应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气、*化*等发生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