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山鬼总结 第1篇
《山鬼》(《九歌》)语言优美,意味深长。从内容和形式看,其与现在的歌舞剧相似,作品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即神巫之间的彼我称谓,,xxx、子、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有学者考究楚巫神文化后提出:《九歌》是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求神,据此我们也可推测《山鬼》一诗或许就是男女对唱,借此称谓方式描写极其复杂曲折的男女情感,既奇妙又独特。
《山鬼》语言婉约曲折,如南方女子般神秘而娇柔。与《诗经》的中的言情作品相比,其确实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民族文化特征不同,《诗经》中大部分诗表现北方民歌所特有的爽直和质朴;而《九歌》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呈现出幽隐、曲折、婉丽的曲调,别具一番奇异魅力。
除此之外,《山鬼》虽是在祭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但也是屈原的文学作品,也是“骚体”诗歌。楚辞篇幅和字句较长,形式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其运用 楚 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
楚辞山鬼总结 第2篇
《山鬼》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祭歌的神秘色彩和蕴含的楚地文化。在赏析这作品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百姓围着祭坛祷告,巫师站在台上做法,茫茫苍天浮现“山鬼”驾车而过的虚影。那对于编者屈原来说又何尝不是信仰的力量呢。我不禁感叹道,这何止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代人一朝人心灵生生不息的寄托和灵魂衍生后到泯灭前的归属。
(文内容参考百度词条)
楚辞山鬼总结 第3篇
《山鬼》出自屈原作品《九歌》。《九歌》是一组祀神的乐歌,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据说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山鬼这一形象历来争议较多,但最为广泛认同的便是山中女神等待情郎而不得的说法。全诗都采用第一人称。
山鬼自诉,我身披薜荔腰束女萝,眉目含情,体态优美;驾着赤豹带着花狸,在木车上扎着花挂着彩旗,从远方来找你;身上还披着石兰腰束着xxx,折下一枝鲜花想要送给你。很抱歉我住的得远,路途艰辛来晚了,但我孤独地等待了很久却不见你。时间流逝,你怎么还不来?是没空来吗还是已经忘了我?我凄凉得等你,怨你,却依旧想你。
开头八句写山鬼的出场、装束、神态和乘车赴约的情景,中间十二句写山鬼不见情人赴约的内心活动,最后七句进一步以凄厉的背景,渲染了山鬼的痛苦。山鬼的形象既有山川景色的自然美,又有社会人世美丽多情女子之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