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背诵总结 第1篇
2003年7月首次提出
_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十八大提出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目的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位一体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
坚持统筹兼顾
一,统筹城乡发展
二,统筹区域发展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
形成了_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_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毛概背诵总结 第2篇
三大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论十大关系》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是与革命相结合,第二次结合是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确立了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内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一,必须坚持中国_的领导
二,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
二,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具有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非对抗性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的方法 。
专政的方法是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民主的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 ,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涉及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 。
初步探索的意义
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毛概背诵总结 第3篇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_》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8年《在晋绥(suí)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中国革命的对象(三座大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_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才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_的道路的原因
一,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
工农联盟 (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
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武装斗争
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党的建设
一,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二,必须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三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是中国_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