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篇
今天下午放学,吃完饭回宿舍,看到其他人都去打水了。我也想去打水。但是,另一个想法:每次打水,就用一次,就被别人用完了。你做梦去吧。
来学校的时候不小心看到高伟在做作业,就去找他说:“高伟,晚上可以用你的水吗?”他说“没有”,我灵机一动,说“我晚上想吃药。我不能用你的一点热水吗?”他说:“嗯,我可以给你用。”在我回到座位的那一刻,我的心像犯罪一样难受。回头看高伟,真是老实人,从来不闹事。我对这样的男人撒了谎,我的愧疚感在心里停止了。
放晚了之后就回宿舍了。他真的给了我水。我后悔了,很激动。半夜睡不着。偶尔撒谎也不可怕。一辈子活在谎言里太可怕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2篇
姐姐很胖,胖胖的脸,腰比我胖两倍。她和我一样是三年级,但是我妹妹比我胖很多,因为她整天张着嘴,不停地吃东西,所以她很胖,像一个大圆球。
今天下午妹妹趁妈妈不在偷偷吃了两个冰棍和一瓶八宝粥。晚饭前,她又喝了一瓶王老吉和两个棒棒糖。晚饭后,她又喝了一瓶雪碧。结果第二天凌晨4点,姐姐吐了,8点又吐了。吐了之后,妹妹变得跟我一样瘦,胖乎乎的脸瘦了一圈,肚子也不像以前那么僵硬了。阿姨说姐姐像魔术师,一眨眼就变得很苗条了。大妈又说:“哈哈,乱吃真好!会让人吐槽。呕吐之后,胖子会变得很苗条!”
我写这篇日记是想告诉大家:“立秋之后,一定不要乱吃,不然你会像我姐姐一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3篇
教材说明:
《海滨小城》是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写景的文章主要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情感目标:从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学习本课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叙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投影、挂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并表扬认真收集的同学。
2、激趣: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海滨很美、景美……)
3、现在,大家想不想去欣赏更美的海滨小城?
(想)那老师带大家去。(板书课题)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 望,也可以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二、欣赏画面,激发探究欲 望。
1、放录相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4篇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起来。其它的花都已开始凋谢了,但是黄色的菊花、深红的鸡冠花却开得那么绚烂,那么夺目。
秋天,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就像金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厚厚的叶子落在地上,好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棉衣,此时,只有松树还是碧绿碧绿的,好像一位英勇的骑士。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红得像小孩子的脸蛋;一串串的葡萄像紫色的宝石;还有火红的柿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麦田里一棵棵金黄色的麦穗迎风摇摆,好像在祝贺农民伯伯取得了又一个大丰收!
公园里,小朋友们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做游戏,他们玩得真开心!秋天既给我们带来了凉爽,又给我们带来了收获,我喜欢秋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5篇
校园是知识的海洋,是小朋友们的天地,是童年的摇篮。在我看来,校园还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
要说校园最美的地方,那可是非花坛莫属。花坛里长着一丛丛一簇簇郁郁葱葱的小草,每天都穿着翠绿的舞裙,在微风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花坛外围是六棵高大的柏树。它那又粗又壮的树干就算在咆哮的狂风面前也保持着昂然挺立的姿态,巍然不动,像守护着花坛的士兵。
雨中的花坛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淅淅沥沥的雨珠像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落在叶片上,快乐地玩着滑梯。这时威武的“士兵”又变成了技术高超的音乐家,轻轻地挥舞着双臂,发出“唰唰”的声音,伴随着风儿的“呼呼”声和雨儿的“哗哗”声,共同奏响了轻快而动听的大自然交响曲。
花坛前方是宽阔的操场,每当下课铃响起,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就会从一间间教室里涌出来,到操场上玩耍,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有的玩捉迷藏。一个个脸上都绽开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
校园里还有许多靓丽的风景线。每天置身于美丽的校园中,我常常想:能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学习,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我们的祖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6篇
《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用富有情感的语句,描述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上学、放学的情景,就像流动的画面,生动而多彩,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清新抒情对应的语言是本文的表达特色。文章虽美,但对城市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阅历的有限,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情,在细致进行文本分析后,本节课的教学,我摒弃说教式的理性分析,在学生充分预学的基础上,以疑定教,以导促学,以训促用;给予学生充足读书的时空,引领他们亲历阅读实践,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明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7篇
我的姐姐很爱学习,总是在写完作业后预习一下下篇课文。在下课时,姐姐老是捧着一本书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的看。虽然我不是和她一个班,但是在我经过她们班时都会看到姐姐那认真的身影。
有一天下午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像往常一样都会告诉对方自己的回家作业。我向姐姐问:“姐姐,你们的回家作业是什么呀?”“让我想一想。”姐姐对我说道。我紧张的说:“你不会把回家作业忘了吧?”接着,我嘲讽般的说:“我可不像你记性那么差。”“我怎么会呢。”姐姐说,:“我们的回家作业是:把第10课预习好,把第9课的生字词语听写一次。还有把数学书上的一道思考题做起来。”
回到家里我们一同做起作业来。我把作业写完了,可是姐姐还是为这个思考题犯愁。于是,我对姐姐说:“这题我早就写完了,而且老师都较对了我给你抄不。”“不用了,我自己会做的。”姐姐对我说。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姐姐这儿,只见姐姐打开书包,拿出本子,打开本子,把自己算的几个算式写在本子上。我把自己的数学本子放在桌子上对姐姐说:“你实在写不出来就到我这里抄吧。”姐姐不吭声,然后我就走了。可是她始终没有动我的数学书。过了好长时间姐姐解开了这道思考题,她没有看我的,是姐姐自己解开了这个谜底。
我的姐姐非常喜欢学习,无论谁来帮她,她都要自己把这道题再想一想如果真的不知道她就会请教别人。
从来都不会到别人那里抄过来,我多么佩服。
她呀,姐姐真是个好榜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8篇
今天,我晚上在做作业。突然,爷爷奶奶来到我家。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个惊喜。因为,奶奶答应给我买个寻宝的。不,寻宝书到了。爷爷奶奶寄给我的。
当爷爷把盒子放在地上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拿一个,它看起来很像!就在我享受的时候。突然,妈妈大声喊道:“怎么,作业做完了吗?你疯了吗?”母亲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我震惊。我抬头一看,妈妈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气得快要蹦出来。我吓得赶紧合上书解释:“我看一会儿,马上做作业。”
于是,我妈从我手里把书拿走了。“做完作业再看,好吗?”我忙点头,然后开始写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9篇
三怪寻找新的藏钱之家,接受学者的挑战。然后妖怪们转向女学生和世宗王,世宗王给了三个妖怪一道难题。他们去图书馆找书,找到答案,开始学习阅读。最后三个妖怪都爱上了读书。他们给学者钱建图书馆。
这三个怪物以前很粗鲁,满口胡言。读书使他们成为谦虚有礼的人。我觉得爱看书的人可以说的很清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很有文化的人。
读书会开阔我的眼界,让我身心愉悦,受益匪浅。所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书籍的神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0篇
我的朋友叫张子涵,脸长得像瓜子,高高的鼻子下面长着一张嘴,露出一排大板牙。他特别爱吹牛,因此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吹牛大王”。
有一次,我和他玩累了停下来休息,他就说:“我去过一个很冷的地方,至少有零下。”我听完后哈哈大笑,说:“不可能去过那地方,如果你去会把你冻死的。”张子涵说:“我的衣服很厚的,就像裹在棉被里,谁骗你谁是小狗。”那可真是让我半信半疑。
别看他那么爱吹牛,但学习很好,我可真佩服他,我要向他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1篇
《妈妈的账单》原文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
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
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3、自主学习。
4、交流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交流问题。
2、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四、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读了小彼得的账单,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了解彼得开账单的原因、目的,理解词语“如愿以偿”并指导朗读)
2、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结合自己的妈妈,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⑶计算妈妈十年来的报酬,体会母爱无价与无私。
3、图文结合,了解小彼得的转变,体会母爱的伟大:
⑴从小彼得的神态、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他的“羞愧万分”。
⑵指导朗读。
4、领会“060”的含义:
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
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作业超市: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使学生的现时感受和以往的积累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妈妈的账单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得更懂事了,让我们在心中永远铬记这份爱的账单。
2、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总结: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断地增加,理解力不断地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2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字词的自学能力较强,并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片段写作已经没有太大困难,为下一步的完整习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
三、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 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 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册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随着学生会认、会写的字的增多,学生写话的愿望日益增强。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四)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3篇
早晨,我背着书包,开心的飞快地走进学校,甬路两边的松树像一位位战士一样站着,花坛里的鲜花,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操场上新铺的草坪绚丽多彩,踩上去像草坪,用手摸上去毛茸茸的,草坪是多么美丽呀!同学们在校园里像一只只小鸟飞翔,自由、幸福!
上课了,同学们认真地读着有趣的课文。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跑步,有的聊天……
我的学校很美丽,我喜欢我的学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4篇
早晨,我背着书包,心情美美地来到学校,甬路两边的松树变得更加碧绿,花坛里的花香把很多人吸引过去,操场上新铺的草坪红红绿绿的,踩上去,感觉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轻摸上去,就像摸真的小草一样,草坪,我爱你。同学们在校园里,向老师敬礼,向校长敬礼,向我们鲜红的五星红旗敬礼。
上课了,同学们认真写字、看书、听课。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有的同学跳舞,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玩鬼捉人。
我们的教学楼新刷了黄色,又美丽又可爱,我爱我的学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作文 第15篇
我奶奶住在农村。她哪里都好,做饭也很好。就一点点,爱撒谎。
说奶奶爱撒谎,你不信,告诉你我家每次炖排骨奶奶都不吃。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一边问奶奶:“你为什么不吃?”奶奶总是笑着说:“我不喜欢排骨!”有一天,我和奶奶去参加婚礼,奶奶选了排骨吃。这时候我才知道,我奶奶不是不喜欢吃,而是舍不得吃。说谎对我来说是一种爱。
我喜欢这个撒谎的奶奶!我更想念这个撒谎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