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 第1篇
分类:初中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 第2篇
zuǒ qiān zhì lán guān zhí sūn xiāng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yī fēng cháo zòu jiǔ zhòng tiān, xī biǎn zhāo yáng lù bā qiān.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yù wèi shèng míng chú bì shì, kěn jiāng shuāi xiǔ xī cán nián.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yún héng qín lǐng jiā hé zài, xuě yōng lán guān mǎ bù qián.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zhī rǔ yuǎn lái yīng yǒu yì, hǎo shōu wú gǔ zhàng jiāng biān.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 第3篇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联,亦写仕途险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 第4篇
早朝时一封谏迎佛骨的奏疏,激起天子的暴怒,傍晚降下圣旨将我贬谪到遥远的潮州。想为国家革除有害的弊政竟遭此横祸,木已成舟怎敢爱惜自己的残生。终南山白云漠漠遮断家乡的去路,韶关大雪纷飞马都不肯向前。我知你远道而来自有一番情意,前途未测准备在这瘴疠之地收拾我的尸骨吧。
自咏(韩愈)赏析:
韩愈本为圣明除弊政,朝奏夕贬后的心情可想而知:“敢将衰朽惜残年”。“敢将衰朽惜残年”这句话,是说韩愈在朝奏夕贬后的悲愤之中,有了敢于将衰朽之身作为借口顾惜余生的念想,有了不再鞠躬尽瘁为皇帝效力,死而后已的念想。当然,这是韩愈朝奏夕贬后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话;表现出了韩愈朝奏夕贬后无奈的心情。
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转拓漂亮!是韩愈去往被贬之地潮阳路途中的情景。第七句“知汝远来应有意”按课本中的解读,犹如空穴来风,更不符合韩愈作为文学大亨的写作章法。
结合颈联和最后一句,我认为第七句“知汝远来应有意”应该这么解读:(路途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瘴江更是有意等待你(韩愈)从长安远来(好让我韩愈死在瘴江边)。弦外之音也就是说,皇帝有意把我韩愈贬到那么偏远和险恶的地方,是不知道我韩愈途经满是瘴气的江流时,会死在这江边上吗? 韩愈是暗借瘴江之毒,喻皇帝之毒也!
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是以颈联为基础进行了拓展,也呼应了颔联。韩愈被贬后敢将衰朽惜残年,但韩愈被贬后路途的经历,使韩愈认为皇帝明是贬,实则是不顾他韩愈死活,想变相让他韩愈死在被贬之路途;他韩愈敢将衰朽惜残年,皇帝却不给他韩愈敢将衰朽惜残年的机会(实际是皇帝恼火死了韩愈不假,并没有想叫韩愈去死之意)。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 第5篇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唐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的写下了这首名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首诗的首联是说,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的路程。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的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找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而且一贬就是八千里。
自咏·一封朝奏九重天的翻译赏析 第6篇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唐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的写下了这首名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首诗的首联是说,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的路程。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的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找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