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望蓟门》诗歌赏析(共7篇)

《望蓟门》诗歌赏析(共7篇)

时间:2023-12-07 12:05:33 古诗文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1篇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的曙光映照着旌旗飘动。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赏析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十陽十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十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十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还是多日以来的积雪,不止一处两处,而是连绵千万里;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处在条件如此艰苦、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十胡十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十十交十十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反而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十胡十月”是进攻的态势。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又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写“望”后之感。诗人虽在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桩奇功了。末联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_投笔从戎_: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感叹说,大丈夫应该_立功异域_,后来果然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_终军请缨_:终军向皇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祖咏用了这两个典故,意思很明白,更有豪气顿生之感。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这首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诗中多用实字,全然没有堆砌拼凑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于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此即骈文家所谓“潜气内转”,亦即古文家所谓“突接”,正是盛唐诗人的绝技。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2篇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诗鉴赏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实为一到燕台,四字倒装,既是诗律中*仄声排列的要求,同时,起笔就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传达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

客子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震天。此句借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冬季本已严寒,何况又下雪,加之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更兼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大,又积得如此之厚,且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以托出一个惊字。这是向远处望。向高处望,则是在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表现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条件如此艰苦,责任如此重大,边防**却是意气昂扬。

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何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在一起,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反而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胡月这是进攻的态势。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

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仿佛天生是来护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写望后之感。诗人虽然早年不能象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然而见到三边如此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

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这首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一个望字,描写望中所见,抒发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振奋人心。诗中多用实字,全然没有堆砌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在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

——古诗望天门山全文(望天门山注释及赏析)

望天门山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3篇

最后两句写“心惊”后的感概,也是诗人的抒怀之笔:言自己虽不是班超,但有班超的壮志;虽不是终军,但有终军的雄心。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4篇

二句写军营中笳鼓喧嚣,轰轰烈烈,表现唐军士气旺盛,斗志高昂,这是“心惊”的第一个原因。

三句写北国隆冬,万里积雪,严寒刺骨,这是“心惊”的第二个原因。

四句写晓色朦胧,旌旗飞扬,军队中,军纪严明,气氛肃穆,这是“心惊”的第三个原因。

五句写灰暗沙场,彤红峰火,苍白月轮,从地到天,浑成一片,大有席卷之势,这是“心惊”的第四个原因。

六句写浩瀚无垠的大海,奔腾如马的云山,稳如磐石的蓟城,相依相伴,气象何等壮阔!何等豪雄!这是“心惊”的第五个原因。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5篇

唐代诗人祖咏《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赏析

蓟门在今**附近,唐时是防契丹的**重镇。这里历史上曾有过_黄金台拜将_的故事,眼前又是浓浓的军事氛围,因而祖咏只一_望_便生出许多既独特又很易得人认同的情思。

全从_望_字着笔。第一二句是_望_的背景,三四句是_望_中所见,五六句却是_望_中所想象,七八句是_望_中的感慨。

_笳鼓喧喧_,是造成_惊_和_望_的源起,也是传达边区氛围少不了的一笔。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次联,积雪泛寒光,风吹旌旗动,是眼前景,但扯到_万里__三边(幽州,并州,凉州,包括从东北到西北几千里边疆)_,是必须用_思维之眼_才看得到的,显出诗人对边庭形势的了解使其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那种苍莽的气势建筑在真实的感觉上,很动人。其中_寒__曙_两字颇重要:它们传达了一种既含杀气又有点莫名兴奋的情态。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6篇

这首诗是爱国主义的洪钟巨响,直冲云霄,回荡大地。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读了仍然是心魄震撼,感奋不已!

南京文尊教育集团专家支持。

分享是一种美德,

亲爱的同学,

你感觉这篇内容有帮助,

就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望蓟门》诗歌赏析 第7篇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投笔吏,*班超,始以抄书为生,后投笔从军被封为定远侯。

请长缨,终军曾向汉武帝请求受长缨,后指自愿从军为请缨。

[析读]诗人登上燕台,被边关壮美的景色和边疆熊熊的烽火震撼,思绪也一下子回到了汉代,被古代的英雄业绩所激发,顿生投笔请缨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

全诗想象雄奇,写景壮阔,抒情豪迈,气势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