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苏轼《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共5篇)

苏轼《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共5篇)

时间:2024-01-04 12:27:20 古诗文

xxx《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 第1篇

诗人xxx:(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xxx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xxx。与父苏洵弟xxx,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xxx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xxx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xxx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xxx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xxx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xxx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文学成就

xxx的文学观点和xxx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xxx散文著述宏富,与xxx、xxx和xxx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xxx与xxx并称“欧苏”,是“xxx大家”之一。

xxx是继xxx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xxx、秦观、晁补之和xxx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和xxx、xxx廌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

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主xxx诗要有为,以“体用”为文之根本。在《答王庠书》中又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其诗《送xxx公恕赴xxx说自已的诗文是“杂以嘲讽究诗骚”。《宋史》也说他作诗是“以诗托讽,庶几有补于国”,这都说明他是在有意继承风、骚的讽喻传统。

他在《答毛滂书》中也说:“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xxx所能抑扬。”

xxx《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 第2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xxx,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赏析

这首词是xxx创作进入全盛时期代表作,全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咏月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熙宁九年(1076),xxx知密州已有两年。时xxx在齐州(xxx)幕府掌书记,兄弟六七年未见。中秋之夜,xxx携客人登超然台饮酒赏月(见《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小引,《xxx诗集》卷十四),xxx饮,豪兴大发。望月思亲,赋词放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位“坡仙”旷逸的情性和深邃博达的人生思考。

词前片写“欢饮达旦,大醉”的情状,后片写佳节思亲惆怅,全词充盈着奇特想象和俊逸浪漫气息。牵人神魂,沁人心脾。词的意境显然受xxx白诗的影响,但又有所新发。“明月几时有”两句从xxx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出,同时又暗用此诗“xxx飞镜临丹厥,绝烟灭尽清辉发”诗意。明月清辉逼人,美酒香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xxx?”正是《诗经》“今夕何夕,见xxx人”之意,赞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而词人倜傥潇洒之丰神亦尽在这一问之中。进而词人以谪仙自居,意欲“乘风归去”,词境较xxx白《把酒问月》更为空灵蕴藉。“又xxxxxx,高处不胜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词情一顿。“起舞弄清影,xxx在人间?”融化xxx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句,借用xxx白诗中洒脱不羁形象和清朗空明意境,舍却原诗孤独迷惘的情绪,表达了xxx飘飘欲仙却又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的精神面貌。xxxxxx,乘风奔月,月宫高寒,无一不是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被词人信手拈来表现其中秋月夜的“欢”情“醉”意,舒卷自如,既写尽了“欢”,也写活了“醉”。

下片写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流转,斯人不眠。xxx与xxx手足情笃。xxx杭州通判任满时,“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东坡集》卷二十五)。但来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遥,晤面艰难。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明月朗朗,思亲之情袭来,不能自已。“无眠”者,与客长饮之xxx也,然亦指今宵因月色而思亲普天下“无眠”之人。由己及人,月光下会有多少羁旅游子辗转反侧、忧思无眠呵!月圆而人未圆,不由xxx不怨:“不应有恨,xxx向别时圆?”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刻而常圆呢?倒像故意令人难堪似的。此一问,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反,词情再作跌宕。词人运思入理,以他特有的旷达洒脱自我排解。既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顺理成章,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结束全词。只要“人长久”,虽然相隔千里,总还能心心相印,共赏圆月;只要“人长久”,今虽不聚,总会有团圆之日。至此情绪一宽,圆月的光辉似乎也更为清朗可爱了。

xxx《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 第3篇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xxx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xxx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xxx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xxx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xxx《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xxx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xxx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xxx《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xxx《楚辞新注求确》)。xxx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xxx”(《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xxx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xxx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xxx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xxx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xxx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xxx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xxx。”把对于明月旳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旳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xxxxxx,高处不胜寒。”唐人称xxx白为“谪仙”,xxx则称xxx与xxx白为“两谪仙”,xxx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旳xxxxxx太高了,受不住那儿旳寒冷。“xxxxxx”,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xxx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xxxxxx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旳典故:八月十五日夜,xxx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旳高寒,暗示月光旳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旳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旳“归去”。也许是因为xxx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旳归宿了。从xxx旳思想看来,他受道家旳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旳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旳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旳想法。他旳《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旳感觉说:“浩浩乎如xxx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旳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旳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旳是来自对现实人间旳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旳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xxxxxx中去过逍遥自在旳神仙生活。xxx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旳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旳思想打断:“又xxxxxx,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旳“xxxxxx”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旳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旳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旳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旳美好,以及月光旳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旳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旳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旳心胸与超远旳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旳作风。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xxx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xxx。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xxx《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 第4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xxx。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xxxxxx。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降,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xxx《水调歌头》的古诗赏析 第5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xxx,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