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翻译赏析(汇总4篇)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翻译赏析(汇总4篇)

时间:2023-12-29 10:47:36 古诗文

xxx《月夜·今夜鄜州月》翻译赏析 第1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妻子一人在鄜州闺中独看。开篇写得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不写长安的月夜,却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虽违常规,但细细玩味,它已包含自己在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想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只独看”,虽是描写想象中妻子孤独望月的形象,但使人感到她望月时感情是那样的真挚和凝重。妻子如此,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种寓主观于客观,以客观写主观的手法,新颖而别致。“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上一联写怀念妻子,这一联写思念儿女,抒发无言的悬念之苦。诗人在远方怜爱着小儿幼女们,想着他(她)们还不懂得想念远在长安的父亲,还不理解母亲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儿女幼小,不懂世事,诗人自是无限怜爱。同时,也进一步显出妻子之“独”。她携儿带女,独处荒村,自是苦不堪言。“遥怜”一词,道出诗人无限的忧思和怜爱,同时也反衬出妻子的遥念和伤悲。清代仇兆鳌《xxx详注》说:“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之不能思,又进一层。须溪(xxx翁)云:‘愈缓愈悲’是也。”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散发着芳香的头发已为雾气所湿。月光如水,你xxx的臂膀,应该感到凄寒。这两句描绘出清幽的夜景,更勾勒出妻子笼罩在清光夜雾中的倩影,真切地描绘了一个似乎近在身旁却又远在天边的幻象,诗人神思恍惚的情态也可以想见。明末xxx]《杜臆》云:“语丽而情更悲”。“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香雾”,夜雾本无香,香是从云鬟中散出。“云鬟”,妇女如云一样的鬓发。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何时能团聚,双双依偎在薄帷前,共赏和今天一样的月光?让月光照干我俩两地相思的泪痕!

妻子担心丈夫的安危,不免黯然泪下。诗人想到妻子忧心不寐,自己也忍不住伤心落泪。这是补足前面未曾说出的忧思之泪。两地“独看”,xxx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双照”,指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与“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诗以结尾为难,既要收得住,又要宕开去,给人以遐思。此诗结句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xxx《月夜·今夜鄜州月》翻译赏析 第2篇

《江畔独步寻花》是诗人xxx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写的都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

这首诗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xxx家的春天景象,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没声没色,但是却生动自如,别有一番风味。

xxx《月夜·今夜鄜州月》翻译赏析 第3篇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在全诗中xxx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简析:本诗首联化用《诗经》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另创新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xxx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xxx早已从xxx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自然让人从阒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家之情。

参***: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xxx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2、xxx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暮年济世渺茫的人生悲凉之感。

xxx《月夜·今夜鄜州月》翻译赏析 第4篇

这首诗作于至德**(756)。是年八月,xxx携家逃难鄜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xxx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xxx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xxx奔蜀,xxx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xxx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xxx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