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篇
该诗大抵以叙事为线索,感情大起大落,放纵不羁,由惊喜而忧愁,由旷达而狂放,犹如万里大江,时而弯曲迂折,低洄冲荡;时而波翻浪涌,滚滚滔滔,莽莽苍苍,一路奔泻而来,愈流势愈强大,终至**飞激——“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诗句不仅是诗人怀才不遇之情的表达,更是诗人对险恶的**争斗和莫测的皇家**的鞭挞,是自己历经苦难却仍然保持人格**与尊严的宣言,是火山爆发急湍奔流之情的宣泄。而“且须歌舞宽离愁”,似大江入海,其洪大奔泻之势,被深广的大海涵纳尽净,诗人又陷入了新一轮的颓势,被更深更广的忧愁怨恨所包围。
悲哉,李白,浊酒千万杯,千古一诗仙;报国终生志,遗恨满诗篇!
品读
赠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篇
骄横的`胡人纵马来犯,一路沙惊尘飞。
年幼的胡人饮马于洛阳西南的天津桥下。
那时,君在张掖做官,靠近酒泉;
我被流放九千里,已行至险要蜀门。
国运好转,法令渐宽;
被流放夜郎的我呀,披霜冒寒,艰难辗转。
忆及***故人,却遥不可见;
即便是东风入我梦,梦里也只到长安。
哪里料到我们会在此不期而遇?
重逢时,我们又惊又喜,茫然突袭时又坠入雾嶂云烟。
尽管玉箫金管,歌吹喧天,
我却愁怀不开,思绪阻滞,以致苦吟诗难成。
昨日,曾参与节度使幕僚们的饮宴,
积郁太深,犹桃李无言,竟不知该说什么?
想当年,待诏翰林,驭天马,扬玉鞭,何等气派!
看而今,落魄之人,骑瘦马,寄侯门,透人心寒!
幸亏遇到南*太守,心情顿觉开朗;
今天再听到你的宏论,
真好似拨开云雾见青天,胸中郁闷早驱散。
人闷心更闷,苦辛连苦辛。
愁来饮酒两千石,心中寒灰重生暖,三春艳阳复现。
晋人山简,醉后犹能驭飞骏;
主人你哪,真是别样风流心自贤。
头陀寺的云月,带着僧人的气息,
那儿的山水,何曾让人称心如意?
不然,吹起笳,擂响鼓,戏水中流;
唤来江南儿女,击棹而歌任去留。
我为君捶碎黄鹤楼,
你也要为我倒却鹦鹉洲!
想那三国群英,争雄赤壁的烽烟犹如梦里云雨,
只须尽情地歌来,纵情地舞,以宽解这浓重的离别之苦!
赠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3篇
张祜 生卒年不详,字承吉,唐代人,清河(今邢台清河)人。约(公元782年)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中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
张祜早年寓居苏州,常往来于扬州、杭州等都市,并模山范水,题咏名寺。他的《题润州金山寺》诗,空前绝后。他作的《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流行一时。后来这首词传入宫禁,唐武宗病重时,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满子,竟气亟肠断而死。这种至精至诚的共鸣,恰恰说明祜诗的魅力。
很欣赏张祜的《观猎诗》,认为与的观猎诗相比难分优劣。然而,祜性情狷介,不肯趋炎附势,终生没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禄。 张祜晚年,在丹阳曲阿筑室种植,寓居下来。尝与村邻乡老聊天,赏竹,品铭,饮酒,仿着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一生坎坷不达而以布衣终。
张祜一生虽官场不利,史书也没记载他的事迹,但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少,《全》中亦有349首,**图书馆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张承吉文集》共收诗469首,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而在仕途上却坎坷不达。他的为人和他的著作一样,有其独具的风格特点,纵情声色,流连诗酒的同时,还任侠尚义,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步入政坛,效力朝廷,一展抱负。在人际交往中,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有心报国,陈力无门,使他只好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千年狂走酒,一生癖缘诗。
张祜谢世后,太常博士送挽诗: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篇在史臣。
张祜诗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吟咏的题材相当丰富(这里面包括众多寺庙的题作和有关各种乐器及鸟禽的诗咏等等)。**作有《题金陵渡》、《雁门太守行》、《送苏绍之归岭南》、《旅次石头岸》、《隋宫怀古》、《从军行》、《爱妾换马》、《宫词二首》、《夜宿湓浦逢崔升》、《听筝》、《散花楼》、《悲纳铁》、《樱桃》等,其中《题金陵渡》和《宫词二首》流传颇广。集十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
——张祜题金陵渡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张祜题金陵渡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张祜题金陵渡全诗翻译注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赠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4篇
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 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不言而喻,陆凯折花遥赠之地是江南,江南的梅花是驰名于世的。隐居西湖的林逋有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江南梅花神韵的写照。江南是文物之邦,物丰文萃,但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感,所以说江南没有什么可贵的东西堪以相赠,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最适当的,因而遥遥千里,以寄思慕之情,而梅花也象征他们之间的崇高友谊。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 想象是多么丰富。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後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鹉鹦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赠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5篇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