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与注释(合集4篇)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与注释(合集4篇)

时间:2023-12-31 10:13:57 古诗文

xxx劝学原文及翻译与注释 第1篇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xxx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xxx

xxx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xxx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xxx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xxx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xxx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xxx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xxx劝学

2. xxx学

3. xxx赞学:_非复xxxxxx,拜蒙母,结友而别_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xxx在xxx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xxx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xxx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xxx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xxx的哪些见解让xxx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xxx的刻意劝学终使xxx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xxx惊叹,xxx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xxx在xxx劝说下“乃始就学”。xxx劝学,先向xxx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xxx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xxx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xxx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xxxxxx”,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xxx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xxx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xxx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xxx不仅地位高于xxx,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xxx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xxx对xxx赞叹的巧妙接应。从xxx的答话中可见xxx颇为自得的神态,xxx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xxx的话是认真相劝,xxx、xxx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xxx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xxx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xxx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xxxxxx!”xxx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xxx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xxx读书的功效是通过xxx的与xxx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xxx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xxxxxx”又将xxx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xxx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xxx劝学原文及翻译与注释 第2篇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xxx,字仲谋,xxx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xxx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xxx,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2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xxx:xxx,三国时xxx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xxx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如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事务。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xxx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者的官职。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如今湖北xxx南。

31、与:和。

32、论议:讨论议事。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7、非复:不再是。复:再。

38、xxxxxx:指在xxx的没有才学的xxx。xxx,指xxx,xxx苏苏州。xxx,指xxx,名字前加_xxx,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4、何:为什么。

45、见事:认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见。

49、别:离开。

50、为:成为。

51、xxx: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52、肃:指xxx。

xxx劝学原文及翻译与注释 第3篇

课本把“当涂掌事”联在一起解释为“掌权管事”,有些人认为不妥,“当涂”与下文的“寻阳”一样,是个地名,位于安徽省东沿,至于“掌事”,跟我们熟悉的“知县”“知府”“知事”一样,是个官职。

根据:三国时代的淮南袁术自立为帝的时候,理由之一就是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有四种解释。

1.是孙坚为了怂恿袁术自立为帝,解释成了公路。“涂假途也,乃‘路’之意!”涂,即途。途,即路。 这个解释用在这里显然不符。

2.涂高:本来解释是魏。《三国志》:“魏,xxx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xxx乃东xxx官吏显然不会跑到魏国谋职,所以也不符。

3.即是课文中所说的掌权谋事,粗看之下好想像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研究一下,如果袁术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字和当涂高有着牵强的联系就称帝,显然过于草率,毕竟他也是一路诸侯,不至于这么蠢。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当时袁术控制着当涂县,如果是因为此,就说得过去了。如果解释为掌权管事,显然袁术当时还没有那么高的权利。

结论:因为xxx和袁术都是南方人,而且两人所处时代相同,所以字词用法也应该相同。所以推断xxx所书的当涂高,可能是指当涂县令的意思。

xxx劝学原文及翻译与注释 第4篇

xxx劝学

初,权谓xxx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xxx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xxxxxx!”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xxx劝学文言文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xxx,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xxx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xxx,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xxx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xxx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_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xxx》,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xxx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xxx:东xxx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xxxxxx:三国时xxx国名将xxx,对xxx亲昵的称呼;在xxx的没有文学的xxx。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xxx: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45、邪(yé):通“耶”,语气词。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以:用

48、见事:认清事物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一词xxx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古义:推脱。(xxx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xxx过寻阳)

今义:以及。

古义:到。(及xxx过寻阳)

今义:经过。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古义:古时候xxx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