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反应热的求算
1.由xxx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
2.反应热的数值等于e(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与e(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放热反应△h的符号为“—”,吸热反应△h的符号为“+”。
特别提醒:
(1)运用xxx定律的技巧: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对原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恰当“变形”(反写、乘除某一个数),然后方程式之间进行“加减”,从而得出求算新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h的关系式。
(2)具体方法:①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也必须乘上该数;②热化学方程式“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加减”;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dh的“+”“—”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4)注意xxxlh2、o2、、p4分别含有xxxlh-h、xxxlo=o、6molp-p,xxxlh2o中含有2molo—h,xxxlnh3含有3moln-h,xxxlch4含有4molc-h。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2.结论:对于一般反应aa+bb=cc+dd来说有:
va:vb:vc:vd=△ca:△cb:△cc:△cd=△na:△nb:△nc:△nd=a:b:c:d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xxx急剧增大,v逆也逐渐增大。若减小反应物浓度,v逆急剧减小,xxx逐渐减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无关)。
(2)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时,xxx、v逆都加快;降温时,xxx、v逆都减小
(3)xxx: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缩小反应容器,增大xxx,xxx、v逆都增大;通过扩大反应容器,xxx减小,浓度变小,xxx、v逆均减小。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成百上千的同等倍数地增加了正、逆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
1.改变xxx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为原来的2~4倍。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三)
1.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用焓判据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不全面
2.反应体系熵值的增大,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用熵判据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g=△h-t△s,是最全面的判断据:①△g=△h—t△s>0,不能自发进行;
②△g=△h—t△s<0,能自发进行;
③△g=△h—t△s=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原理:试管下面橙色的部分是加入了一些硫酸的重铬酸钾溶液,上面透明的部分是乙醚,引发反应时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双氧水。接下来,体系内会发生剧烈的反应,上面的有机层变成蓝色,并产生气体。
当加入过氧化氢时,水相中会发生如下反应:K2Cr2O7+ H2SO4 + H2O2 → 2CrO5 + K2SO4 + 5H2O。这里生成的过氧化铬(CrO5,又叫五氧化铬)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它可以溶于乙醚,并带来深蓝色。而不稳定的过氧化铬还会继续发生反应,生成三价铬盐:2CrO5 + 7H2O2 + 3H2SO4 → Cr2(SO4)3+ 10H2O + 7O2,试管中冒出的气泡就是这步反应中产生的氧气[1]。
花絮:过氧化铬在水溶液中也是蓝色的,只不过通过乙醚萃取,可以让蓝色保持较长的时间,以方便观察。
危险:中高,反应剧烈,需要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把试管装得太满。
录制者:Thoisoi2 - Chemical Experiments!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3篇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反应前后,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除外)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除外,如次**分解:2hfo==2hf+o2,化合价没有变化)
另外要注意,有单质参加反应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生成臭氧
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有变化,即电子有转移。氧化数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对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还原剂,其产物叫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对方,自身被还原,因此叫氧化剂,其产物叫还原产物。即:
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比氧化剂弱,这就是所谓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与电化学的关系
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做成一个原电池。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即外电路的负极;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极,即外电路的正极。两个电极之间有电势差(电化学上通常叫电动势),因此反应可以进行,同时可以用来做功。
名称来源
氧化反应最早是指金属或非金属与氧结合形成氧化物的反应,这类反应中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总是升高。还原反应最早是指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提炼出来的反应,这类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总是降低。
总结: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有氧化*,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有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记法:氧化还原不可分,得失电子是根本。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