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
痴想 隐秘 凝成 xxx 一瞬间 啜泣 纳罕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溅 伫立 伶仃 xxx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缀连 倔强 洗濯 玷污 诅咒 xxx 雏形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xxx
嬉戏 闲适 禀告 厄运 心旷神怡 险象迭生 执著 鞭策 奢望 蹂躏 猝然长逝
酝酿 xxx 抖擞 镶 水藻 贮蓄 澄清 xxx 湛蓝 唱和 玄奥 犬吠 凝神
津津乐道 丁丁 栖息 归泊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葱茏
峰峦 预兆 一霎间 狩猎 喑哑 静谧 窸窣 开膛破肚 海域 一叶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xxx汉 黯然缥缈 一切乌有 丫杈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什物 惊惶
瑟缩 傲然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攥 逮 怦怦 寒颤 嫩芽 霎时 水波粼粼
罗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至爱 炫耀 称职 妥当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缥缈 笼罩 疏星 女娲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戏 哞哞 潺潺 孪生 痒酥 踉踉跄跄
二、课文理解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2篇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锥圆锥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或整数有理数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7、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3)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cbacba乘法交换律baab乘法结合律)()(bcacab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cabcba)(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5、整式的运算: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4、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5、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6、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7、线段的性质(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8、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9、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0、平角和xxx: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xxx。11、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xxx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12、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1°=60’,1’=60”13、角的性质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3)角可以参与运算。14、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5、平行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注意:
(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
(2)当遇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16、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定义。
1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18、垂线的性质:
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19、点到直线的距离:过A点作l的垂线,垂足为B点,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
20、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1、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na10的形式,其中101a,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2、扇形统计图及其画法: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画法:
(1)计算不同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在扇形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的度数。(3)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3、各种统计图的优缺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七章可能性
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1)、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2)、不确定事件:
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3)、必然事件确定事件
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2、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3篇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把一个多项式xxx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xxx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整式的加减运算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 ;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初中生如何能轻松学好数学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初中生学习数学要会独立思考
初一初二是数学开窍的阶段,在解题上初中生一定要学会自己独立去思考。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做题来培养自己的这一能力。而在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你的这种独立解题的能力是别人无法超越的。这个培养过程很简单也很短,只要你得到一点的成就感对于初中数学你就会充满自信。
其实,学好初中数学关键在于自己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形式。很多的初中生数学笔记一大堆,最后考试的成绩也就是那样。在学习上初中数学也好,其他科目也罢,不要讲究形式感,关键是要把一个个的问题和知识学透。不反对记笔记,但是不要一味的做笔记,听初中数学课是需要过脑子的。
学好初中数学要较真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自己不会的地区和知识点初中生绝对不能模棱两可的就过去了,而是要把它弄清楚做明白。有的同学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不会只是因为不熟而已,那么怎么办?就是多练习和多思考,数学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和技巧,熟能生巧才是最好的学习技巧。另外,初中数学想要打高分,在做题方面一定要仔细和认真,不能马虎。
数学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点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整式
※1.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二.整式的加减
1.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 (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m、n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如将(-a)3化成-a3
※3.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4.要注意区别(ab)n与(a+b)n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n=an+bn(a、b均不为零).
※5.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 (n为正整数).
※6.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0,m、n都是正数,且m>n).
※2.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 ,如 ,(),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次幂(p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的次幂的倒数,即 ( a≠0,p是正整数),而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a>0时,a-p的值一定是正的;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5篇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正有理数 整数
有理数 零 有理数
负有理数 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8、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n=整数位数-1)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应写作;
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写成分数的形式,如4÷(a-4)应写作;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平方米。
2、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都是数字和字母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3.当单项式的系数为1或-1时,这个“1”应省略不写,如-ab的系数是-1,a3b的系数是1。
②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b.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4、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去括号法则
①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②根据分配律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6、添括号法则
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7、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2、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3、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4、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AM = BM =1/2AB (或AB=2AM=2BM)。
5、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6、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xxx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7、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8、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9、角的性质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角可以参与运算。
10、平角和xxx: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xxx。
11、多边形: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画(n-3)条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12、圆: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的长称为半径的长(通常简称为半径)。
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读作“圆弧AB”或“弧AB”;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普查与抽样调查
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各个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
3、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4、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6篇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整数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7篇
代数式中的一种有理式:不含除法运算或分数,以及虽有除法运算及分数,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变数者,则称为整式。(分母中含有字母有除法运算的,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1、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如5n),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及性质符号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数字因数,系数是它本身,次数是0)。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非零常数的次数为0)。
2、多项式
(1)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xxx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xxx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在做多项式的排列的题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还是升幂排列。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3/a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
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
xxx: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xxx。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xxx。
③一个正数有2个xxx/0的xxx为0/负数没有xxx。
④求一个数A的xxx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xxx: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xxx。
②正数的xxx是正数、0的xxx是0、负数的xxx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xxx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初中提高数学成绩诀窍
数学不能只依靠上课听得懂
很多初中生认为自己只要上数学课听得懂就够了,但是一做到综合题就蒙了,基础题会做,但是会马虎。这类问题都是学生在课堂上都以为自己听得懂就够了。
初中同学要首先对数学做一个认知,听得懂≠会做,会做≠拿的到分。听得懂只占你数学成绩的20%,仅仅听得懂只说明你理解能力还可以,不说明你能拿到很高的数学成绩。
只有听的懂理解了加上练,再加上多练,达到最后又快又准的做出来,这时候的数学成绩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三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1、方程的思想。数学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初中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等量关系,其次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方程。
2、数形结合的思想。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边,就应该根据题意中的草图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
3、对应的思想。
初中生数学成绩的提高,需要靠自己勤加练习和脚踏实地的去接受数学。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_我_用am, _你_用are, is用于_他、她、它_;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seventy,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one hundred and one。
五、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一般疑问句句尾读升调。
2、特殊疑问句: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特殊疑问句句尾读降调。
六、可数名词变复数
可数名词变复数时,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1、规则变化:
(1)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_-s _,如:cake-cakes, bag-bags, day-days, face-faces, orange-oranges等;
(2)以s, x, sh, ch结尾的词,要在词尾加_-es _,如: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等;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_-es _,如:baby-babies, country-countries, family-families等;
(4)部分以f (e)结尾的词,变f (e)为_ves _,如:knife-knives, half-halves等;
(5)以o结尾的词,加_-s _或_-es _,如:zoo-zoos, photo-photos,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等。记忆口诀:除了_英雄_hero外,凡是能吃的,加_-es _,不能吃的加_-s _。
2、不规则变化:
(1)改变单数名词中的元音字母: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tooth-teeth等;
(2)单、复同形:sheep-sheep,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等;
(3)其他形式:mouse-mice, child-children等。
七、简单句的成分及主谓一致原则
基本构成:主语+谓语+宾语,其中谓语由动词来充当。
主谓一致原则,就是句子的谓语要始终与主语保持数量上的一致性。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简称_三单_)时,谓语动词也要相应变成单数形式;当主语非_三单_时,谓语动词就用原形。实意动词变_三单_的规则如下:
(1)一般动词在词尾加_-s _,如:like-likes, tell-tells, play-plays等;
(2)以字母s, x,ch, sh结尾的动词加_-es _,如:guess-guesses, teach-teaches, watch-watches等;
(3)以o结尾的动词一般加_-es _,如:do-does, go-goes等;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先变y为i,再加_-而是_,如:fly-flies, carry-carries等;
(5)have的三单形式是has。
八、冠词的用法(名词前面必须要有冠词)
冠词分为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 an)两种。
1、定冠词the表示_特指_,可译为_这个_、_那个_、_这些_、_那些_。
2、不定冠词a, an用来表明(可数)名词的数量是_一个_。an用于以元音开头(注意不是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a则英语非元音开头的单词前。
3、不定冠词a, an与基数词one的区别是:不定冠词不是刻意强调_数量_,而基数词则强调_数量_。
九、助动词(do, does )的用法
只有实意动词作谓语时才涉及使用助动词。以like为例:
(1)当句子为肯定句时不涉及使用助动词,只涉及_主谓一致_原则。
eg : I like English a lot.
Michael likes Chinese food very much.
(2)当句子为否定句时,要根据主语的人称来决定使用相应的助动词:当主语为_三单_时,要使用does;当主语为_非三单_时,用助动词原形do。例如把下列句子变否定句:
Kangkang likes doesn't like math.
They like don't like sports.
(3)当句子变疑问句时,同样要根据句子的主语来决定在句首使用Do或Does.例如下列句子变问句:
Michael likes Chinese Michael like Chinese food? Yes, he does./ No, he doesn't.
Jane and Helen like Jand and Helen like music? Yes, they do./ No, they don't.
十、名词所有格
1、Kangkang's books;Tom and Helen's desk; Ann's and Maria's bikes;
2、用of表示_......的_,但要从of后往of前翻译:a book of mine(我的一本书)
3、have与of的区别:
have一般表示_主动拥有_,往往用于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无生命的物体一般不能_主动拥有_,表示所属关系时要用of。例如:
I have a new bike. She has two big eyes.
a door of the house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9篇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约公元前2070年,xxx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_,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xxx、xxx、晋文公、xxx、楚庄王。“战国xxx”:齐、楚、秦、燕、xxx、魏、韩。xxx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xxx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xxx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xxx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xxx提倡“为政以德”。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注意“因材施教”。)xxx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8.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xxx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9.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xxx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10.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为了xxx一,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规定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度量衡;修长城、御匈奴;修驰道,凿灵渠;焚书坑儒。
11.公元前209年,xxx、xxx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xxx、xxx发动的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着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xxx塑的杰出代表作是xxx陵兵马俑,这是世界艺术的一颗明珠。
12.公元前202年,xxx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xxx就是汉高祖。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学者xxx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3.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14.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东汉时候,宦官xxx(龙亭候)改进了造纸术。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整数 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