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报告>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合集15篇)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合集15篇)

时间:2024-02-14 09:52:03 总结报告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2篇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

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

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

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

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

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

③影响因素:

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

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

②特点:

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

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特点:

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①原因:

⒈计划经济体制;

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③方向:

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

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

③方向:

⒈内地到沿海;

⒉山区到平原;

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

①有利影响:

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

①有利影响:

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⑵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⑶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

⑷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

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环境质量下降;

⑵交通拥堵;

⑶居住条件差;

⑷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⑵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⑶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

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

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

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

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40、工业类型导向:

⑴原料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典型工业部门: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⑵市场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消费市场;

③典型工业部门:(食品厂、棉布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⑶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水电站);

③典型工业部门:(电镀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③典型工业部门:(所有加工组装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⑸技术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③典型工业部门:(生物工程、电子制造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④优势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1、几种特殊的工业类型: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油田);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4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性因素)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世界: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中国:

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43、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⑴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⑵污染程度:

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③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⑶污染类型: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44、工业联系:

⑴工序上的联系(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概念: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概念: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⑶信息上的密切联系

45、工业集聚:

⑴概念: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⑵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⑶优点: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⑷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

①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原因: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②技术专业化生产集聚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原因:

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6、工业地域:

⑴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⑵分类:

Ⅰ。【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原因: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基础: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目的:降低生产成本;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基础:有工序联系或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目的:吸引投资者建厂,降低生产成本。

Ⅱ。【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举例:食品工业):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较低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举例: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生产规模大、协作企业多、发育程度高潜力大,多为综合型,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47、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原因:

①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②原材料少,产品小;

③寻找最优区位。

⑵表现:

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结果:形成跨国公司;趋向:公司的规模为中小型,且全球化)

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⑶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条件:

①工业分散的现象,引起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必要性】

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可能性】;

⑵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重要性】

48、传统工业区:

⑴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欧洲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

⑵特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①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②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⑶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⑷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49、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⑴区位: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法国的洛林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⑵衰落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⑶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

⑷借鉴:

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的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挑战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4篇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

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xxx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仰,风俗习惯,战争,自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地形、土壤,河流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 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2转变发展模式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6篇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

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

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7篇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①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②时间上:xxx冬少,年际变化大;③空间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较少

2.南水北调的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3.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1)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是我国丰水区

(2)流量稳定:①年径流量较稳定 ②季节分配较均衡

(3)贯穿东西:①流经三大经济地带 ②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③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东线工程(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优点:水量大,可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前期投资少,工期短;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 抽水 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

优点:可自流供水;

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

3.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等西北地区)

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

缺点: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①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②缓解争水的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①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改善北方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控制地面沉降;③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调水区为例):

(1)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期,海水将会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下游水质

(2)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4)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

(5)由于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附1:西气东输

路线: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附2: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影响因素: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c.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如导致产业移入区环境污染加剧 d.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也属于产业转移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浇灌;东北春小麦,作物一熟年;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xxx斯短;有冰流量小,水混位变显。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植被界以南,绿色为常年;亚热阔叶林,热带雨林南。

以北温草原,落阔叶广泛;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北边。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xxx河来割断③;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xxx,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xxx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2)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3)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4)东北三省黑吉辽 北部边疆内蒙古两河两山连京津 两湖三江接皖沪南部琼台闽粤桂 川黔云藏加重庆西北陕甘宁青新 港澳特别行政区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9篇

第一节 认识区域

1.含义: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②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③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类型:①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自然区、农业区、方言区等

②功能区: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基地、浦东新区等

4.特征:①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②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但区域内部 “求大同,存小异”。

③开放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日本英国的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比较

(1)相似形:岛国、面积、北温带,温暖湿润

(2)差异性

2.经济发展方面

(1)相似形:工业发达,均发挥岛国优势

(2)差异性

3. 我国的区域差异

①.划分依据:地形、气候

②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

③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xxx山和昆仑山为界。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

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

③影响因素:

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

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

②特点:

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

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特点:

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①原因:

⒈计划经济体制;

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③方向:

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

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

③方向:

⒈内地到沿海;

⒉山区到平原;

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

①有利影响:

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

①有利影响:

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⑵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⑶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

⑷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

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环境质量下降;

⑵交通拥堵;

⑶居住条件差;

⑷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⑵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⑶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

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

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

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

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40、工业类型导向:

⑴原料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典型工业部门: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⑵市场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消费市场;

③典型工业部门:(食品厂、棉布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⑶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水电站);

③典型工业部门:(电镀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③典型工业部门:(所有加工组装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⑸技术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③典型工业部门:(生物工程、电子制造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④优势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1、几种特殊的工业类型: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油田);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4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性因素)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世界: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中国:

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43、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⑴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⑵污染程度:

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③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⑶污染类型: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44、工业联系:

⑴工序上的联系(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概念: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概念: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⑶信息上的密切联系

45、工业集聚:

⑴概念: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⑵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⑶优点: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⑷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

①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原因: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②技术专业化生产集聚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原因:

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6、工业地域:

⑴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⑵分类:

Ⅰ.【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原因: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基础: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目的:降低生产成本;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基础:有工序联系或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目的:吸引投资者建厂,降低生产成本。

Ⅱ.【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举例:食品工业):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较低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举例: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生产规模大、协作企业多、发育程度高潜力大,多为综合型,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47、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原因:

①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②原材料少,产品小;

③寻找最优区位。

⑵表现:

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结果:形成跨国公司;趋向:公司的规模为中小型,且全球化)

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⑶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条件:

①工业分散的现象,引起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必要性】

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可能性】;

⑵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重要性】

48、传统工业区:

⑴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欧洲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

⑵特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①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②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⑶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⑷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49、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⑴区位: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法国的洛林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⑵衰落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⑶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

⑷借鉴:

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的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挑战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第一、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xxx,玉门在非季风区,xxx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xxx立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差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四、中学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方法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涉及到时区时差,多画图,多理解,多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的。另外也可以记忆一些顺口溜等,比如记忆亚欧分界线时可以这样来记—“两乌里大黑土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第五、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地理的学习脱离图来说话那是很难走远的,多看大、小地图,注意不同类别的图,河流、山脉、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脑中有图存在的。特别是初中地理离开了图,那知识点基本也就没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图,比如描下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然后根据图填写发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内主要地形区等。

第六、我做题实战,是骡子是马,到题目上见。题目浩如烟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环节所设计的题目,做题当中一定要独立完成,切忌翻书抄袭等,自欺欺人害得还是自己啊!老师讲解完题目后要学会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呢?是粗心大意还是真有知识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荆州,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级的错误!真有漏洞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总结整理,比如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那就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类,自然条件又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国家政策、劳动力等,如果答题丢了某一点,要在笔记本上有所体现,后不再犯。

第七、自己要经常我做阶段性总结,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试结束后,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总结,分析一下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从而进行调节和完善。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发展条件

(1)地理区位条件: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①地形:面积广大,平原广阔 ②气候: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③水源:河流交错纵横

(3)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①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②历史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早,历史经济基础好

③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 ④主要的侨乡分布地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3、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4、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城市化发展

2.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a:问题: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

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问题:人地矛盾加剧;

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问题:重复建设突出;

措施:加强城镇和区域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 自然环境(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东北地区气候条件:(1)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南北温差大

南部为暖温带可种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等;中部属中温带可种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亚麻等;北部属寒温带以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主。

3.土地资源丰富:(1)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

(2)宜农荒地多

(3)土壤肥沃,有黑土、黑钙土分布,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小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土地资源丰富,平原广阔,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 ②土地肥沃: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利于农业发展 ③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④气候温和湿润 ⑤山地多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⑥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广,利于发展畜牧业 ⑦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多淡水湖,利于渔业发展 ⑧林地面积广,既保护生态又可发展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少,人均耕地多 ②农业机械化程度高;③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④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现代化农业奠定基础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1)农业结构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2)地位:①全国重要的商品粮 ②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③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大林区

2.农业布局:A: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B:具体表现:①东北地区农业自东向西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 xxx为主的林农交错地

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②东北地区农业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的地域性是: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地带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开发

A.存在问题:①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②荒地开垦后植被破坏,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使农作物单产和品质逐年下降

B.①改良耕作制度,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②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秸秆还田;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的发展:

A.存在问题: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②森林火灾③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比较严重

B.措施:①坚持以营林为主,发展以落叶松和xxx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②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以促进珍稀树种的更新,特别是红松的更新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环境恶化

3.湿地的保护

A.存在问题:①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 ②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③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B.措施: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15篇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城市土地租金高。

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

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

②城市化水平低,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堵塞,

③住房紧张,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