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手册总结 第1篇
工作4-5年后,如果顺利,你应该成为一名放行人员了。这个时候,你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你要保障飞机安全,同时你也需要考虑到航班正点。
或许你会想,如果给你充足的时间、航材工具保障给力、人员配置充足,你能将问题处理得很好。但实际情况是,你很有可能会遇到人员不足、航材短缺、工具不合适等情况,加上特定的时间限制,就会给原本看着简单的工作增加不少难度。
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get一项新的技能——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处理飞机故障。这就需要你在熟悉TSM+IPC+AMM的基础上,熟练查询并运用最低设备清单MEL(Minimum Equipment List)和构型缺损清单CDL(Configuration Deviation List)。
当然,在这个阶段,你也同样要学会变通,学着如何将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飞机手册总结 第2篇
使用xxx(FAULT ISOLATION MANUAL)排故有两种索引,第一种故障代码(故障现象)索引,第二种维护信息索引。故障现象一般指机组或机务对异常情况的感知,比如听到异响,看到故障指示灯(旗),闻到异味,感受异常等等。而维护信息通常指通过测试系统,自检控制盒等方式读取系统记录或探测到的故障信息,包括故障代码,故障指示灯和其他维护信息。
对于每个故障代码,分别有一个故障描述(故障现象)和隔离任务。对于每条维护信息,分别有对应的部件/系统和隔离任务。如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故障现象对应的故障代码(以下称故障代号),并不是系统的故障代码,没有实际意义。而是机组用于代表故障现象的一串8位数字,主要是为了方便机组与地面之间传递故障信息。故障代号专门有一本手册叫故障报告手册(FRM),罗列了各个故障对应的代号,平时很少用。因为机组可以通过甚高频,卫星电话或填写记录本等方式传递故障信息,但最多的还是落地之后直接给地面机务反映具体故障现象。
维护信息和故障现象某种意义上说有因果关系,即故障信息解释故障现象的原因。排故时通常先获取故障现象,再根据故障隔离任务做自检获取维护信息,最后找到对应的隔离任务排故。比如后客舱区域灯亮,首先根据故障现象使用第一种索引找到隔离任务xxx21-62 TASK 844;再按隔离任务步骤自检区域温度控制盒,发现TAV故障指示灯;最后根据维护信息使用第二种索引找到隔离任务xxx21-62 TASK 835。
但以上索引顺序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故障只有维护信息,没有故障现象。比如自检EEC有经济型故障代码73-30311,不会有驾驶舱效应,排故时直接按维护信息查阅隔离任务。而有些故障只有故障现象没有维护信息,比如客舱出现烟雾,不会有维护信息,直接按故障现象查阅隔离任务。
只有维护信息
图自阮工频道
只有故障现象
飞机手册总结 第3篇
关于xxx的使用,在FM(Front Matter)讲的很详细,但对大部分排故人员来说并不实用,对新人帮助大一些。通常新人都是在老师傅的带领下排故的,所以这里主要写一些重点和经验技巧。
1,隔离任务的查找。
首先根据故障现象在FM找,如果对故障现象和对系统比较熟,也可以直接到相应的系统章找。FM有按字母和章节排列,一般按章节找方便一些,实在不确定故障属于哪个系统,就通过一些关键词搜索。比如客舱和驾驶舱有烟雾,再循环和组件关了都不好这个故,不确定属于25章、26章还是21章,可以直接用smoke搜索,当然越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结果越多,需要根据具体现象进一步筛选。
对于维护信息,一般都直接在对应系统的章节找,在FM也搜不到具体的代码。一般带数学的维护信息(PSEU,CDU自检等),前面两位数字表示第几章。比如前面举例的代码73-30311,表示73章燃油控制系统的故障,直接到73章维护信息索引或用代码反查就能找到对应的隔离任务。而对于一些字母代码和故障指示灯,由于是通过控制盒获取的,根据控制盒自检所属章节或者控制盒部件所属系统查找即可。比如后客舱TAV代码,通常在控制盒自检任务步骤已包含有代码对应的隔离步骤索引。
有些代码可能会出现在几个系统章里,这是因为自检程序和排故程序可能属于不同的系统。但最终的隔离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在代码显示的章节里。比如故障代码52-71004 AFT SERV DOOR OPEN通过PSEU获取,由于PSEU属于32章,门属于52章,所以在这两个系统的索引都能看到。
2、隔离任务概述。
隔离任务包含以下信息,一般也都是按照这个编排描述。
A. Description
描述故障的一些信息,包括故障现象,工作逻辑,出现条件等,但不局限于此。
B. Possible Causes
罗列故障的可能原因,在排故前可以提前准备相关航材。对一些重复性故障排故做记录(已经隔离了哪些原因),可以从总体上了解排故进度,以免重复工作。故障的可能原因是按顺序排列的,最可能的原因排在前面。
C. Circuit Breakers
提供相关系统的一些跳开关,有具体的跳开关面板和位置,在施工前一般需要按照手册对跳开关做一些限制。在尝试复位一些故障时也可以通过这里快速找到相关的跳开关,在SSM或WDM通过搜索跳开关编号还能很快的找到对应的图。
D. Related Data
一般会提供一些相关的SSM和WDM章节号,排故时通常需要用这些图分析。有些在隔离任务的底部还有相应的部件位置图和系统原理简图。
E. Initial Evaluation
大部分隔离任务都有这个初始评估步骤,以便判断当前故障是否存在或激活,从中还能了解故障的更多相关信息。对不同的故障现象或者维护信息,隔离步骤还可能有区别,比如起动电门信号不一致代码,单通道和双通道的隔离步骤是不一样的。关于单双通道代码可以参考<737NG发动机故障代码解读>这篇文章了解。
F. Fault Isolation Procedure
排故的具体施工步骤。需要注意遵循一些规则,对提供排故效率有很大帮助。比如_If ... then_这种隔离步骤,满足if的条件,就按then的步骤执行,如不满足就不需要执行。还有选择性步骤的FOR...FOR...等等。
G. Repair Confirmation
完成隔离步骤的内容后,一般会有个排故完成确认的步骤,以判断是否已排除故障。并不是所有的隔离任务都有这个步骤,有些隔离任务内容比较短的或者简单的,直接写在相应的排故步骤里。
以73-30311代码举例(可忽略),隔离任务步骤如下。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A. Description
B. Possible Causes
C. Circuit Breakers
D. Related Data
E. Initial Evaluation
F. Fault Isolation Procedure
H. Repair Confirmation
3、xxx的使用经验技巧。
xxx能帮快速隔离故障,但并不是说排故只能完全按隔离步骤一步一步做,还可以根据系统原理知识和经验排故,包括以前的排故经验,故障出现的状态(具体现象)和故障历史。比如我们排的一个自动减速板故障,除了减速板手柄(轴承)没有更换,整个系统的部件基本都已更换了。每次故障通过译码分析都是一样现象,为同一个故障,综合分析认为手柄轴承有问题,需要结合C检更换。但是在完成更换前,故障还会偶尔出现,平均3个月出现一次。当再次遇到这架飞机减速板故障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每次都按xxx从头开始排,而是通过了解故障现象或者译码判断是不是同一个故障,在决定下一步排故方案。
xxx也没有要求一定按顺序逐个步骤完成(不包括一些限制内容,如拔跳开关)。比如自动刹车故障,需要测量1766/7的S2和S3电门,先测哪个组件哪个电门都一样,没有顺序要求。
但是如果你不打算完全按xxx步骤执行,你必须确保在开始施工前把整个xxx步骤读完,因为有些步骤会影响到到后面的步骤。比如按xxx排APU DMM故障代码时,需要隔离ECU和DMM,在更换前就需要了解不能同时两个更换,而是要求更换其中任何一个部件之后先通电测试确保数据能传输储存,以免APU相关数据丢失。又比如拔了DEU跳开关,复位时需要按顺序先复位备份的跳开关,在复位主电源跳开关,以免出现CDS Fault 指示。
飞机手册总结 第4篇
这四个阶段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的,仅供参考。虽然我把机务成长划分成了四个阶段,但是就手册查询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
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科班出身,对飞机有一些基础,你是完全有能力在工作前两年、甚至是一年的时候,去熟悉并运用上述的所有手册的。
只是要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要学会突破公司的组织结构,敢于“僭越”自己的工作职责,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最起码的,你得先知道上述的这些手册可以从哪里找到,以便要用的时候进行查阅。
或许,你需要一个机务路上的领路人,来帮你走过最开始迷茫的时光。(这里给自己打个广告,如需可以找我来咨询或者报名我们的训练营课程)
飞机手册总结 第5篇
PP内容很多,一般都是需要施工的时候才去查阅,有时候也用来反查件号。PP有勤务,拆装,调节测试,检查检验,清洁喷漆,修理和放行偏离指南等施工程序。
勤务主要是润滑,充气和加油等通用的操作,比如勤务起落架。拆装比较好理解,就是更换部件。调节测试就是对系统的校装和功能验证,还包括系统的自检,比如调节钢索,操作测试应急灯光。检查检验对部件检查有无缺陷,比如检查轮胎磨损情况。清洁喷漆是对部件清洁或喷漆,比如鸟击检查前需要清洁。修理是对部件得修复或者更换子部件,比如更换封圈螺杆,对管路的包扎,封胶等。DDG是保留某个系统时需要执行的M项步骤。维护实践主要包含一些杂的内容,不在以上页面的内容一般放在维护实践里,如接通地面空调。
按页码功能分布如下。
拆装,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专用工具设备和航材耗材,大部分手册都写有。
对于耗材,并不是所有都需要备齐,有些只需要任何一种。比如更换NGS系统的ASM,耗材清单需要用到D50063油脂,有时候航材库缺货。而我们发现在施工过程,D50063油脂可以用水替代,并且使用D50063油脂需要特别注意对身体和部件的危害。
检查,包括目视检查和特殊检查,有些需要专供工具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检查包含一些放行标准。比如VBV盖板有缺陷,在AMM72-23-07/601就能找到标准。还有类似防磨带损伤,燃油部件渗漏,在这个检查部分就能找到标准。
调节测试,调节测试前需要了解系统的原理,才能事半功倍。有些测试并不需要完全按手册做,可以使用替代方式或完成部分操作。
使用道具举报
试用期机务
使用道具举报
试用期机务
使用道具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飞机手册总结 第6篇
一个系统(章)一般分几个子系统(节),每个子系统基本都按以下几种编排:介绍,一般说明,部件位置,部件介绍,系统功能概述和自检程序。有些还有操作和接口。
GENERAL DESCRIPTION:一般说明,描述系统的组成,并简单介绍各部件的作用。
COMPONENT LOCATION:部件位置,描述系统主要部件的布局,一般文字不需要看,直接看图大概了解部件在飞机上的分布和位置即可。
FUNCTIONAL DESCRIPTION:功能概述,系统的重点内容。描述系统的具体功能、工作原理或工作模式,原理和逻辑性的内容较多,最好能图文结合学习。
部件的介绍,也是按系统的编排方式讲解。如水分离器,讲了其功用,部件位置,物理说明和功能概述。
操作部分和功能概述有些相似,功能描述偏向原理性的内容,而操作部分更偏向于使用的描述。
接口主要讲跟其他部件或系统的关系,如电源,信号传输。
飞机手册总结 第7篇
xxx也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xxx主要用于死故障的排故,第二是xxx排故步骤也有不足之处,第三是并不是所有故障xxx都有体现。
1,间歇性故障。
我们所说的死故障,指的是故障一直存在。而我们遇到的大多数故障,在排故时地面都是无法重现的,这或许也是死故障前的征兆。
在初始评估步骤也经常看到这这样一段话:如果初始评估当前故障没有存在,隔离手册的步骤是无法排除故障的,即隔离手册不适用。说明这是一个间歇性故障,我们有时也称偶发故障。对于偶发故障,需不需要排故,由公司决策。根据排故记录和故障分析决定下一步排故步骤。故障是否已排除需要监控后续航段。如果还出现,还是按照公司决策排故。
如果属于重要系统故障,再次出现可能会影响安全,那肯定继续隔离直到确认故障件或者确认系统正常,有时甚至多次测试或试飞验证。如果故障再次出现可能会影响运行,导致航班延误等,比如办理保留麻烦,也会要求继续排故。有时候即使对操作不影响,但是故障频繁出现,为了隔离部件故障,也会做一些简单的串件工作。
总之,所谓的故障,不单单指在地面测试发现的故障,而是要综合安全和运行,效率和成本各方面考虑。比如上文举例的一个减速板故障,开始半年出现一次,对安全对运行基本没什么影响,机组也是偶尔碰到,并不碍事。之后出现频度增加,可能三个月一次,机组也开始多次反映,那就需要继续排故直到排除。但当判断手柄轴承故障后,更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停场时间,并且需要经验或者资质才能完成,这就需要下大成本才能完成,综合考虑可以结合到C检或者淡季的时候再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间歇性故障就完全不需要按xxx,因为xxx也综合了一些排故经验。比如常见的EGT超限代码,多数是由于电插头松动或插钉接触不好引起,对此xxx建议检查电插头或者清洁相关电插头。这个步骤对间歇性故障的排除是很有帮助的。
2、xxx隔离任务内容不全。
对于一些线路故障,xxx虽然要求测量通断性,但有些故障可能是接触不良引起,导致电阻偏高。xxx就没有列出具体的排故步骤,也无法预测接触不良会引起的故障。根据经验,我们通常遇到一些线路磨损,导致故障时有时无的情况,而在排除线路的时候,xxx也没能提供一些接近线路的方法。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工作去接近线路,遇到无法接近的就想办法通过孔探,跳线的方式隔离。
另外xxx罗列的可能故障源也不全,排故步骤也写的不全。比如LPTACC位置信号不一致故障,很明显线路也会引起该故障,但是无论在故障可能原因列表还是故障隔离步骤,都没有提到线束J9 和 J10。因为之前遇到两三起故障是由于线束问题故障引起的,而手册没提到,就发RE问了波音(附后有xxx文)。波音的答复大概说xxx手册只是基于特定的故障指导客户排故,提供最可能和常见的原因而已,并不是一个精准和严格的依据,客户应该结合经验灵活的使用xxx。所以排故还是得灵活,想得全一些,这就需要结合原理和经验分析判断。
3、xxx没有的故障。
就像xxx说的,不是所有可能的故障都会编到xxx手册里。举个简单的例子,驾驶舱系统故障指示灯里包含两个灯泡,其中一个灯泡不亮了,直接更换就行,xxx肯定是不会有的。不仅如此,对一些疑难故障xxx也不可能没包含。一是飞机涉及的系统太多,各种各样现象的故障都有,波音不可能都写到xxx里。第二是资源有限,虽然有些客户发现一些疑难故障xxx手册里没有,但并不都反映到波音,波音也没办法获取这些资源,再去更新手册。
xxx手册没有的一些典型故障我们也遇到几起,比如关飞机断电瓶后飞机部分电没有断开,主警告牌某个指示灯亮,但是系统没有故障灯灯。针对这种没有遇到过而且xxx手册也没有隔离任务的故障,只能按系统原理分析排故。有兴趣的可以查阅<巧用线路图排故,没有xxx的故障也能排>了解。
飞机手册总结 第8篇
作为飞机上最值钱的大部件——发动机,你是不是应该知道下发动机手册ESM(Engine Shop Manual)?
飞机上拆下来的那些故障的部件,它们究竟哪里坏了,你是否好奇它们的详细内部构造,那你是不是应该知道下部件修理手册CMM( Component Maintenance Manual)?
飞机上的结构部件也会损坏,之前某航司的襟翼被梯子撞坏,那你有没有想过,被撞坏的襟翼要怎么修理。那你是不是应该知道一下结构修理手册(Structural Repair Manual )?
经历的事情多了,你会发现飞机上有很多问题是在手册里面查不到的,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过通过TR等方式与厂家取得联系,寻求解决方案。或者说,你是否可以在自己理论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
......
其实,解锁更多的技术资料,会让你在某一方面很专的情况下变得更全面。亦或许,你会打开另一种看待工作、看待世界的方式!
飞机手册总结 第9篇
说个很现实的事情,公司是培养你来干活的,并不是培养你成为大神的。所以你想成大神,很大程度上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当然,如果你的公司、你的领导有一套体系,能在工作中用心去培养你,那你是真的很幸运啦!)
而在你努力付出、不断上进的路上,可能你的收入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改观。那这个时候怎么办?
我个人的建议是, 如果你想在民航发展,或者暂时没有更好的出路,那就给自己设置一个2-3年的时限,在这段时间内快速学习和提升关于机务、关于民航的相关知识,埋头耕耘,莫问前程!
以我的经历来看,年轻的时候是需要有一股“傻劲”的。默默付出的那段路上终究有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而埋头耕耘的时光将会是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回忆!
当然,也不能永远做一个“傻子”。学着让你的优秀转换成企业的生产力,也学着给自己的优秀找一个被尊重的舞台!
-- THE END --
望您读后可以顺手点亮_赞_在看_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