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xxx。生子当如xxx。
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注释】
[1]神州:《河图括地象》“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xxx,帝王居之。”此处代指被xxx占据的中原。
[2]北固楼:即北固亭。……
[3]“不尽”句:xxx《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xxx诗有“长江滚滚空自流”句。
[4]“年少”句:“年少”,意指xxx,他十九岁继承其兄孙策的事业。兜鍪(moú),俗语称头盔,借指兵士。
[5]坐段:占据、割据的意思。
[6]“天下”两句:《三国志·蜀**传》“是时xxx从容谓**曰:‘今天下英雄惟xxx与曹耳,xxx之徒不足数也。’”
[7]“生子”句:《三国志·吴主传》注引xxx:“xxx出濡须,作渔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xxx,xxx儿子若豚犬耳。’”
【赏析】
这首词盖作于开禧**(1205),是与【永遇乐】(千古江山)背景相同的怀古咏史之作。“千古江山”词通篇用典以寄寓伤今之意,结篇更是唏嘘感慨,悲壮之至。这一阙气象和词旨稍有不同。
xxx《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篇
xxx(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xxx合称“苏辛”,与xxx并称“济南二安”。xxx生于xxx,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xxx。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xxx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_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xxx逝世,年68岁。
江城子 xxx原文
xxx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xxx潜赋
xxx《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3篇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xxx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xxx。生子当如xxx。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xxx,跟xxx怀念周瑜差不多。
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xxx。”
当年xxx在青年时代,做了xxx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_,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xxx的敌手呢?只有xxx和xxx已。这样也就难怪xxx:“生子当如xxx。”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xxx**,不但不能**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xxx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xxxxxx。他说xxx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因此,xxx的词全是讽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xxx”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xxx《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xxx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xxx。”是问答句,“生子当如xxx”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传》载,xxx曾经对xxx说:“天下英雄,惟xxx与操耳!”(xxx,指xxx。)这里xxx运用原话,再加上xxx,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xxx”,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指宋xxx、孝宗等)不如xxx。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xxx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