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
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2.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
3.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数,-分数线等
于除号,2分母等于除数,而分数值则等于商
5.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分数,小数部分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零.例:
如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例:(3循环)=3/9=1/3
如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不循环的数字有几位,9后面就有几个
0,而分子是用循环节减去不循环的部分.例:(2循环)=2-1/90=1/90
注意:最后一定要约分.
6.分类
分数一般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
或分成正分数和负分数.
正真分数的值小于1.分子比分母小,
例:1/3
假分数的值大于1,或者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假分数包括带分数)
例:5/3、7/7、
带分数的值大于1.
注意事项
①分母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7.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9+5/9=2+5/9=7/9
例2:1/8+3/8=1+3/8=4/8=1/2
例3:5/9-1/9=5-1/9=4/9
例4:3/4-1/4=3-1/4=2/4=1/2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即运用分数的基本*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改变其分数单位而大小不变,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去计算,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4+5/7=21/28+20/28=21+20/28=41/28
例2:5/24+1/8=5/24+3/24=5+3/24=8/24=1/3
例3:7/8-1/4=7/8-2/8=7-2/8=5/8
例4:8/15-1/5=8/15-3/15=8-3/15=5/15=1/3
8.分数乘除法
1、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4/5×3=4×3/5=12/5
例2:3/22×2=3×2/22=6/22=3/11
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5/6×1/3=5×1/6×3=5/18
例2:2/5×1/4=2×1/5×4=2/20=1/10
3、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最后要化成最
简分数.
例1:4/15÷2=4÷2/15=2/15
例2:42/30÷7=42÷7/30=6/30=1/5
4、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则用这个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8÷2=3/8×1/2=3×1/8×2=3/16
例2:4/5÷6=4/5×1/6=4×1/5×6=4/30=2/15
5、分数除以分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最后不是最简分数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3÷3/4=2/3×4/3=2×4/3×3=8/9
例2:2/15÷1/3=2/15×3=2×3/15=6/15=2/5
1、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质
⑴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⑵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质。
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约分和通分
⑴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⑵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⑶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⑷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⑸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8、倒数
⑴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⑵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⑶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小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
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2.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
3.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
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 分数值则等于商
5.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分数,小数部分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零.例:
如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例:(3循环)=3/9=1/3
如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不循环的数字有几位,9后面就有几个
0,而分子是用循环节减去不循环的部分.例:(2循环)=2-1/90=1/90
注意:最后一定要约分.
6.分类
分数一般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
或分成正分数和负分数.
正真分数的值小于1.分子比分母小,
例:1/3
假分数的值大于1,或者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假分数包括带分数)
例:5/3、7/7、
带分数的值大于1.
注意事项
①分母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7.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9+5/9=2+5/9=7/9
例2:1/8+3/8=1+3/8=4/8=1/2
例3:5/9-1/9=5-1/9=4/9
例4:3/4-1/4=3-1/4=2/4=1/2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即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改变其分数单位而大小不变,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去计算,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4+5/7=21/28+20/28=21+20/28=41/28
例2:5/24+1/8=5/24+3/24=5+3/24=8/24=1/3
例3:7/8-1/4=7/8-2/8=7-2/8=5/8
例4:8/15-1/5=8/15-3/15=8-3/15=5/15=1/3
8.分数乘除法
1、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4/5×3=4×3/5=12/5
例2:3/22×2=3×2/22=6/22=3/11
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5/6×1/3=5×1/6×3=5/18
例2:2/5×1/4=2×1/5×4=2/20=1/10
3、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最后要化成最
简分数.
例1:4/15÷2=4÷2/15=2/15
例2:42/30÷7=42÷7/30=6/30=1/5
4、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则用这个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8÷2=3/8×1/2=3×1/8×2=3/16
例2:4/5÷6=4/5×1/6=4×1/5×6=4/30=2/15
5、分数除以分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最后不是最简分数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3÷3/4=2/3×4/3=2×4/3×3=8/9
例2:2/15÷1/3=2/15×3=2×3/15=6/15=2/5
小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一开始我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我们班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男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现在知道“全班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生有多少人,怎样求?学生很快就知道列出乘法算式解决。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反过来,知道“女生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全班人数呢?这样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汇报时,有的学生通过关系式的变化得出“女生人数”除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等于全班人数了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把关系式看作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了问题。
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功能,引导孩子们理清解题思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有清晰的理解,为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初二数学实数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其中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就包括整数和分数。
实数的分类
知识点总结:数学上,实数直观地定义为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初中数学知识点:点的坐标的*质
下面是对数学中点的坐标的*质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哦。
点的坐标的*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希望上面对点的坐标的*质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关于数学中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内容学习,我们做下面的知识讲解。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如果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用分组分解法,最后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注意:因式分解一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该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相信上面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
初中数学知识点:因式分解
下面是对数学中因式分解内容的知识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注意;
①不准丢字母
②不准丢常数项注意查项数
③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④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顺序排列
⑤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⑥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⑦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通过上面对因式分解内容知识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内容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