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文>孙权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推荐6篇)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推荐6篇)

时间:2024-01-02 11:41:28 古诗文

xxx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 第1篇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xxx怎样的感情?

明确: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xxx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2.“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xxx怎样的心境?

明确:“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xxx不满,而是表现出xxx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xxx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3.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明确:xxx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xxx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4.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b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xxx的惊叹,从侧面写xxx学业的长进。

c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xxx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 第2篇

1.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xxx。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https://www.uzhongyuwen/qixia/

2. 从“不学”到“学”,使xxx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编者编入《xxx劝学》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谈谈。

xxx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 第3篇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xxx劝学,先一语破的,向xxx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xxx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xxx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xxx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xxx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xxx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xxx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xxx不仅地位高于xxx,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xxx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xxx对xxx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xxx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xxx的话是认真相劝,xxx、xxx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xxx、xxx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xxx劝说下xxx“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xxx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xxx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 第4篇

1、xxx 北宋 《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xxx。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xxx结友,说明xxx对xxx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

8、(1)年少而学,就xxx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9、年纪大 事务多

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xxx: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xxx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 第5篇

xxx(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xxx赵顼元丰八年(1085)卒,xxxxxx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xxx入京主政,为相8个月后于次年病逝。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

《资治通鉴》是xxx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xxxxxx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历时19年完成。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xxx劝学的文言文的翻译 第6篇

文言文的朗读至关重要,尤其是以对话描写为主的文章,更要加强对人物语气、情感的把握。这和现代文朗读相比难度更大,学生通过认真训练,也能够很好的进入角色。通过朗读对人物角色和文章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达到“书读百遍,xxx自见”的目的。

同时,在教学的第个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和发动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精神。如在角色的分配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组织演示阶段,可以让每个学生或者每组代表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新课程理念。